重庆首台智能重选摇床诞生记

2024.06.27 中国矿业报   

  ◎  本报记者 刘晓慧

  记者近日从重庆市地质矿产测试中心获悉,该中心研发团队自主研发出全市首台数字化智能重选摇床(以下简称智能重选摇床),可通过人工智能视觉识别,配合数字化远程操作,自动完成选矿。目前该设备已完成试验。

  智能重选摇床什么样

  据介绍,2023年,重庆市地质矿产测试中心立项自主科研项目“研究中心数字化选冶实验室构建与智能化设备研发”,借鉴人工智能图形识别技术,通过技术攻关,先后攻克了设备进水、进浆、矿浆回收、床面控制、图形智能分型识别、人工智能控制导矿分矿等系列技术难题,最终完成了数字化智能重选摇床的研发,并申请2项发明专利。

  智能重选摇床由机柜、斜面摇床、数控水龙头、导矿板构成,在斜面摇床正上方,还有一个黑色高清的摄像头,但其工作系统主要由智能摇床和AI智能识别远程控制两部分组成。智能摇床精准的电控系统通过电控阀门控制进水量和矿浆量,通过步进电机控制床面角度和3个智能充电导矿板位置。系统实现了对水(浆)量、床面角度、矿物分选的自动化控制,确保了选矿实验过程的精细化管控。AI智能识别远程控制模块通过图像感知单元实时动态捕获床面图像后进行AI图像分析,动态自动调整进水(浆)量、床面角度、导矿板、废矿板等选矿参数,大幅提高了选矿效率与精矿回收率。这也标志着实验室选冶设备迎来了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控制时代,这在重庆尚属首台。

  为何要开发智能重选摇床

  “‘重选’的意思是用重力选矿,重选试验主要负责黑色金属矿石、有色和稀有金属矿石的选别,以及非金属矿石的提纯除杂。”选冶高级工程师周春吉介绍。

  “重选摇床作为矿产资源选冶提纯工艺中矿物重力分选的主要设备,长期依赖人工经验操作,效率低下、准确率差、数据无法实时记录保存,试验复现性差。”项目负责人李珂介绍,过去一次重选耗时15—20分钟,需要两名工作人员,稍有不慎就会把杂质和矿物混在一起,导致后续试验结果不准确。而每一次试验的水量、摇床倾斜度等都得靠工作人员的“手感”,如果换人操作,数据重现性不好,还有可能影响试验结果。“使用智能重选摇床,所有参数都可以记录在后台,从而形成筛选矿物时的水量、倾斜度‘配方’,有了这个‘配方’,无论谁操作都可以保证选矿质量。”

  “开采矿石必然考虑到开矿成本,选矿越准确,就越有可能‘沙里淘金’。”李珂表示,过去,对于低品位矿、共生矿,考虑到利用价值不大,就直接被定性为“呆矿”“废矿”弃之不用。通过科技创新精准选矿,低品位矿和共生矿中有价值的矿物或元素就能被筛选出来,转化为经济效益。“目前,人工智能的选矿准确度在80%左右,我们希望能将准确度提升到95%。”“这是选矿业从粗放利用到绿色发展的一种转变。”李珂表示。

  智能重选摇床的应用前景如何

  据了解,目前,智能重选摇床已在实验室和矿山等场景进行测试,表现良好、性能稳定,正申请发明专利。

  “设备运行以来效果良好,可显著提高处理速度,降低人力成本;确保选矿稳定性和重复性,提高矿石分选精度,提高经济效益;集成数据记录系统,为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实时、准确的数据支持,有利于持续优化选矿工艺流程。”李珂介绍,智能重选摇床不仅“聪明”,还不“娇气”,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在复杂多变的矿山现场或实验室条件下都能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在噪声、粉尘等条件下的矿山生产一线正常应用,而且还能远程控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生产情况,随时调整选矿的“配方”,而不必一直守在旁边。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这台设备不仅解决了传统选矿技术的诸多痛点,增强了国内选矿装备的自主创新能力,使以前难以实现经济开发的低品位矿、共生矿有望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助力矿业企业降本增效。该成果的不断成熟与普及,将对矿产资源选冶设备行业产生深远影响。”李珂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对设备进行优化,争取早日将设备推向市场。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