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1 中国矿业报
——记中国地质调查局哈尔滨中心分析测试实验室副主任赵文志
◎ 王宏利 张勐
初识赵文志,是在实验室的加工间里,那时他刚从学校毕业。与他聊天,每每聊到学习和生活方面的问题,他总是显得有些局促和紧张,可一谈到有关专业技术的话题时,他就像换了一个人,侃侃而谈……时光如白驹过隙,如今,当年那个山东胶州小伙子已经成长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哈尔滨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分析测试实验室副主任、技术负责人。
翻阅赵文志的工作日记,扉页上郑重写着:“作为军人,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作为党员,要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要爱岗敬业、业务精湛。”这三句话是赵文志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也正是在赵文志的引领示范下,哈尔滨中心实验室全体成员信心满满、干劲十足,各项工作走在了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系统内实验室的前列。
野外检测
牢记初心 做精小事
从普通一兵到技术负责人,赵文志始终坚守一颗初心。2015年6月,赵文志从东北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毕业后,慕名加入原武警黄金部队,成为当时单位里唯一一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技术警官。部队里来了一位博士,一时间在军营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虽是干部身份,但在日常工作中,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地质事业。年轻气盛的他经常说:“我是单身,哪里有样品哪里就是我的家。”他还主动要求到野外一线实地锻炼,跟随调查队员现场取样、现场研究,从样品源头加强工作指导。同时,针对部队时期人员流动性大的实际,赵文志提出培训日常化、制度化,他和同事们一道研究流程、研究规范、研究提升精准度,牵头修订完善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明确了70余种元素的技术要求和方法步骤,为技术人员开展测试工作提供了规范性依据,使各元素报出率、内检合格率均高质量达到规范要求。
勇挑重担
赵文志走上技术负责的岗位时,正值单位转型改革过渡期。实验室转型发展面临诸多挑战。面对哈尔滨中心任务重、骨干人才缺的实际困难,赵文志和团队成员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有序推动实验室能力提升和业务创新。赵文志深知,只有不断苦练内功,加大创新力度,才能在转制改革的征途上开辟新路。2019年,他带领团队开始推进实验室扩项工作,从原来的检验参数297项扩项至1453项,涉及固体废弃物、水资源及其产品、国土资源调查样品、岩石矿物鉴定、地质环境、放射性环境监测等18个大类共98个产品。经过努力和几轮的对接,实验室顺利通过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扩项认证,并在指挥中心系统内率先承担了生态地质项目中土壤理化、养分及重金属有效态的测试工作。
2022年,赵文志开始转向有机实验领域建设,先后完成了有机测试装备的安装、调试及人员培训,目前实验室已形成有机污染物测试能力,有效支撑了野外项目的任务需求。2023年,哈尔滨中心积极投身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部署开展三道湾子矿产调查项目。该地区矿脉成因复杂,钻孔迟迟难以布设,技术团队只能去采取更多样品,收集更加详细的数据。加工分析工作时不我待,争分夺秒,赵文志和团队成员连续一周昼夜奋战,压缩了一半实验周期,为钻孔布设提供了重要依据,为钻探作业赢得了宝贵时间。
勇于创新
从学生成长为导师,他始终秉承军魂匠心。在完成日常业务工作的同时,赵文志大力推动实验室创新发展,主动谋划中心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大胆探索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在全国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首次开展、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他和团队利用国家一级有证标准物质对样品的测试指标进行方法检出限、准确度和精密度验证工作,各项数据指标全部合格,为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项目提供了数据支撑。
任职以来,赵文志先后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SCI检索3篇,核心论文5篇。2022年,他代表哈尔滨中心参加指挥中心第一届学术交流,获得一等奖;被西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聘请为校外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核心期刊《地质与资源》《冶金分析》青年编委。他积极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相关科研项目,其中自然资源要素耦合过程与效应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玉米根系分泌有机酸对黑土磷形态转化及有效性的影响”等3项基金项目获批。2022年,在《华东地质》第一届青年编委会成立暨环太平洋战略性矿产资源联合研究中心青年学术报告会上,赵文志以“绿色分析技术——深共晶溶剂在地质样品分析中的应用”为题作学术报告,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这是哈尔滨中心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缩影,也是他通过个人努力获得行业认可的有力证明。2024年初,赵文志又在指挥中心系统组织的劳动和技能竞赛中获得专项第一的骄人成绩。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赵文志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哈尔滨中心实验室已经成为单位转制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赵文志和他的技术团队,将秉承军魂匠心精神,在加快推进地质调查工作现代化中贡献力量。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