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地质文化研究主要观点浅析

2024.08.05 中国矿业报   

  ◎  王嘉琪

  20世纪以来,国际地球科学界关于地质文化的关注逐渐增加。虽然仍未建立起完善的理论框架,但国际学界对于一些议题有了较为成熟的讨论。这些讨论对我国地质文化建设亦有交流借鉴意义。

  在步入正题之前,有必要对“文化”做一个辨析。“文化”具有多重意义。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的包括物质、精神等在内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科学;狭义的文化则特指精神文化,如语言、文学、艺术、意识形态等。

  地质学内外的文化

  国际学界对地质学与文化有不同理解。意大利学者西尔维娅·佩波洛尼(Silvia Peppoloni)和朱塞佩·迪·卡普亚(Giuseppe Di Capua)认为,地质学是文化,其文化功能体现在为人类提供观照自然的工具性行为准则,而且具有精神与文化意义。地质学的奠基人之一、著名地理学家赫顿根据地质学研究,首先提出“深时”概念,将地球历史扩展到百万年以上,而不是《圣经》叙述中的6000年。地理学家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则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本土”观念。地质学科的存在可以更正人们对自然现象、灾害、资源、土地管理等方面的思考方式和文化成见,以全新的理论假说影响文化观念与认知。

  另一种理解是,地质学作为科学,与人文艺术互相独立。地质文化是从文化视角反思地质学,研究自然科学本体论及它与社会文化的关系问题,如科学哲学、科学知识社会学等交叉学科。学者强调,自然科学竖起的边界可被社会文化打破。美国科学史学家史蒂夫·夏平(Steven Shapin)和西蒙·谢弗(Simon Schaffer)在《利维坦与空气泵》中提出,自然科学不绝缘于文化。相反,自然科学学说权威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得到当时社会文化环境的助力。美国学者吉尔·伊亚尔(Gil Eyal)认为,无论科学作何种努力,社会机制都在其中发挥作用,而且该作用在短时段内尤为显著。这些讨论拓展了对科学及其生产机制的理解。德国学者西蒙娜·罗德尔(Simone Rödder)等人认为,这些思考有助于促进科学自我反思,加深对地球科学的文化社会意义的理解。

  七彩丹霞具有独特的艺术文化价值

  地球伦理学

  从“文化”本身走出,国际地质文化研究有两个方向较为成熟:一个是地球伦理学,另一个是地质公园和自然遗产。

  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埃尔德里奇·莫尔斯(Eldridge Moores)等英美学者开始尝试思考自然科学与道德哲学的关系,以此反思地球科学,埋下了地球伦理学研究的种子。它最显著的特点是对于公平、人权问题的关注,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它反思现状,期望在社会中做出实质性改变。地球伦理学也是科技伦理讨论的一部分。

  在数次技术革命之后,能源与矿产资源成为大多数国家财富的组成部分,对现代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外交和国防政策都至关重要。资源分布和使用不公平现象变得尤为瞩目。地质伦理学中最早被讨论的就是地球资源使用和环境保护问题。2007年,法国学者雅克·瓦雷(Jacques Varet)总结了当时地球伦理学界的10个重要问题中,资源问题就占了一半。

  朱塞佩·迪·卡普亚、西尔维娅·佩波洛尼等意大利学者认为,地球伦理学不应止于对现实隐忧的讨论,要从定义入手进行概念辨析,并设立一套可行的标准。他们认为,地球伦理学不仅要反思人对地球环境的操作性行为,而且要批判分析地质学家研究行为的伦理。

  在2016年第35届国际地质大会上,由西尔维娅·佩波洛尼、朱塞佩·迪·卡普亚和彼得·博布罗斯基(Peter Bobrowsky)组成的国际地球伦理学促进学会(IAPG)起草委员会编写了《开普敦地球伦理声明》,旨在将讨论集中在制定共同的政策、指导方针、战略和工具上,其长期目标是促进地球科学界采用伦理实践。2021年,该起草委员会编写了《地质伦理学:现状和展望》。该书被认为地球伦理学面向成熟的重要作品。它将地球伦理学引出地球科学专业,进入广义上的地矿行业,其中涵盖伦理标准与执法和矿产行业、地下水管理、风险管理、气候变化等领域的伦理学讨论。

  地质遗产与地质公园

  20世纪中叶,国际学界开始关注地质遗产。直至21世纪第二个十年,地质遗产研究迎来小高潮,论文发表量直线上升,从新兴领域变为主要领域,研究区域也从欧洲转向世界其他国家。

  保护始终是自然遗产和地质公园设立的首要目的。据厄瓜多尔学者赫雷拉-弗朗哥(Gricelda Herrera-Franco)的统计,地质遗产、地质遗迹、地质保护、地质公园、地质多样性和地质文旅是地质遗产讨论的高频关键词,而地质教育、地质伦理和可持续性是近期研究的新趋势。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的吴佳雨认为,直至2000年,地质遗产的研究集中在传统的地质遗迹调查和保护。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地质公园”概念的提出与推广,研究转向保护理念和方法。2011年开始,地质遗产的社会功能和经济效益才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地质公园”“地质文旅”概念的提出,埋下了地质遗产与文化结合的种子。随着国际学界对地质遗产研究视角的打开,文化因素也被关注与提及。地质遗迹景观是地质文化的一部分,其自然奇观具备极高的艺术欣赏和文化价值。通过“景观”概念,地质遗产与文化可以结合为一个整体。瑞士学者埃曼努埃尔·雷纳德(Emmanuel Reynard)和法国学者克里斯蒂安·古斯蒂(Christian Giusti)剖析了地质遗产景观,认为它不仅是物理、生物元素的组合,而且是社会文化互动的结果;既包含地质和地貌元素,也包含人类文化社会活动的再创作。在地质公园中,地质遗迹已从单纯的地质学概念转变为具备知识背景与艺术价值的新景观,以这种面孔出现在参观者面前。

  文化与地质遗产相互作用。文化性也能促进对地质遗产的保护和关注。英国学者约翰·戈登(John Gordon)以苏格兰地质遗产公园为例,指出景观、文学、艺术等新体验能够让人重新“发现”地质遗产,让地质保护社区与更广泛的受众接触,并发展更广泛的兴趣和支持群体。埃曼努埃尔·雷纳德和克里斯蒂安·古斯蒂的研究也表达了相似观点。他们认为,文化会影响公众对地质遗产的认知,进而影响公众保护地质遗产的意愿。

  当地质遗迹变成地质公园,它不仅自身成为“景观”,还与其所在地的生物文化交织在一起。马来西亚学者李静(Lee Jing)等以马来西亚兰卡威地质公园社区为例,说明了兰卡威地质公园社区日常生活习俗与地质公园的相互联系,以及地质公园与土地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葡萄牙学者法萨尼·托拉比(Farsani Torabi)等对伊朗格什姆(Qeshm)农村地区地质公园进行考察,认为地质公园与周边农村社区紧密相连,发展地质公园旅游业可为促进乡村地区的经济与文化振兴提供助益。此外,学者们还提出了将地质遗产与文化、自然与人类活动更深层次融合的案例。例如,将地质遗迹作为文化与文明演变研究的材料;将人工地貌也纳入地质遗产范畴等。

  地质文化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方向。对于其内涵与外延,学界仍存在多种定义。但是,不论从哪种含义理解,地质文化都有广阔的讨论与拓展空间。深入挖掘地质文化,可完善并丰富地球学科的研究与实践,带来新角度与新优势。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报社)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