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多家煤矿成受益者

2024.09.10 中国矿业报   

  中国矿业大学范立民教授团队研发推广保水采煤技术

  ◎   首席记者 王琼杰

  如何破解地下煤炭开采与地下水系破坏两难问题,为西部煤炭基地地下水系统保护保驾护航?中国矿业大学范立民教授团队研发推广的保水采煤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目前,该项技术在陕西省多家煤矿成功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保水采煤目标。

  保水采煤技术是范立民教授于1992年提出的,经过30余年的持续研发和推广应用,目前已经成为我国西部煤炭基地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新技术,并于2022年8月入选了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2版)》,成为国家部委鼓励和推广的新技术。

  据有关水文监测数据,90年代初,黄河中游的神府煤田窟野河曾经是黄河中游最大的一级支流,然而从2000年起,窟野河就出现了不定期的断流,基流量也大幅度衰减。而高强度采煤造成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以及由此引起的泉水断流和干涸,则是窟野河流量衰减的重要原因,保水采煤技术也应运而生。但在本世纪初期,保水采煤技术推广难度还很大,主要原因一方面会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还影响矿井产量。

  针对保水采煤技术的难点问题,范立民教授团队开展大量技术创新,力求降低技术成本,提升技术的经济价值。他们先后编制了四版基于含水层结构保护的保水采煤地质条件分区预测图,并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双明力推下,应用于榆神、榆横矿区规划,并合理选择开采区域。针对榆神矿区厚煤层分布条件,他们研发了分层限高保水采煤技术,并在榆神矿区第一个大型矿井榆树湾煤矿应用。目前,该矿已经投产16年,完成了20个综采工作面开采,全部采用限高保水采煤技术。与此同时,他们在陕煤集团红柳林、柠条塔、张家峁等千万吨级连片集中开采区,建设了64个地下水监测站点和8个地表水监测站点,形成控制地下水流畅、地表水流量的精密监测网。上述煤矿的采空区水位探测数据显示,萨拉乌苏组地下水水位保护幅度未超过2.8米,控制在了合理埋深范围内,较好地保护了萨拉乌苏组潜水水位,实现了保水采煤目标。

  据悉,榆神矿区四期规划区拟开发的井田,已完成了保水采煤技术应用专题研究,提出了最佳开发路线图,确保煤炭开发与地下水系统、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