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5 中国矿业报
——安徽省淮南市采煤沉陷区种植浮床水稻见闻
◎ 特约记者 洪曙光 通讯员 张纯育
中秋时节,笔者一行来到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顾桥镇凤栖湖采煤沉陷区水域,只见西南角一张张方形水稻种植浮床静静地漂在水面上。水面浮床上,有的一片金黄,有的绿意盎然,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这里便是淮南市探索采煤沉陷区浮床水稻项目实验区。
“这是首批浮床水稻实验项目,共有50亩。”淮河能源控股集团资源环保部陈晓辉说,目前已试种面积为50亩,包括纳米膜模式18亩、种养模式30亩和浮筒模式2亩,试种水稻品种6种,各品种水稻长势良好,第一批早稻已完成头茬收割且再生稻即将成熟。
“项目于今年2月完成立项,3月底完成项目招标,4月启动现场试验,5月完成水面载体铺设并同步开展水稻育秧,6月完成水稻移植。”淮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8月下旬,来自中国科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和安徽理工大学的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齐聚淮南市,对采煤沉陷区水面种植重点项目阶段性成果进行评估。评估显示,在全国首次试验的采煤沉陷区水面种植浮床水稻获得成功,已完成早稻头茬收割,亩产约280千克,稻米质量等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这标志着全国首例“采煤地表沉陷区水面种植关键技术及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取得成功。
据淮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淮南煤炭矿区是全国深部开采的典型矿区,因长期开采形成的沉陷区呈现下沉深度大、沉陷范围广、稳沉时间长、地下水位浅、积水占比高等特点,生态整治修复难度大,采取回填覆土恢复耕地的修复治理方式可行性差。为统筹协调煤炭资源开采与耕地保护的关系,拓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与耕地保护相结合的有效路径,实现节地技术创新,淮河能源控股集团与安徽理工大学等单位密切合作,在顾桥采煤沉陷区试点先行实施,探索种植浮床水稻,将下沉的土地“抬”出水面。
“实践中,我们坚持试点先行,做到稳妥有序推动。主要探索将水下土壤增肥与水面种植相结合,通过机械化、智能化种植养殖,实现淹没土地恢复耕地属性,打造漂浮式绿色稻田。”陈晓辉表示,传统水稻采用的是耕作层履水种植的方式。浮床水稻采用水面漂浮式种植,将水面种植水稻和水下网箱养殖水产品相结合,形成新型立体式水稻种植模式。同时,同步开展水稻品种筛选、育秧育苗、基质研发等多个试点内容。
“浮床水稻的田间管理有特殊要求,打造新型复合管理方式非常重要。”陈晓辉说,“项目集成无人机、APP以及气象站等信息采集端数据,打造了数据采集-信息决策-田间水肥与病虫害防治于一体的信息化、智能化水稻生长全周期信息采集和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提供实时的参数指标,有效帮助科研人员掌握水稻生长规律,促进了水面种植的可持续发展。田间管理实现了“动态调整,统防统控,绿色环保以及无人化作业”。
“为使项目效益最大化,我们构建了3种立体综合利用新模式。”陈晓辉介绍说,一是稻鱼共生浮板模式。构建了上层浮板、下层隔水袋的立体结构,形成“水上种稻、水下养鱼”的种养模式,有效提升水、肥、地理空间等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丰富生物多样性,实现稻鱼双增收。二是浮筒模式。采用浮筒+龙骨+钢板网板材+不同类型种植杯+水肥一体化设备的方式构建,种植单元布局灵活,兼有消浪功能,具有整体稳定、技术成熟和使用周期长的特点。三是纳米膜模式。采用半固定漂浮式,使用浮板+种植杯搭建模式,种植杯由纳米膜+陶粒+基质组成,能有效截留土壤基质中营养组分,并实现水分上下通融。
“顾桥镇浮床水稻首期试种成功,形成水上浮床种植农作物+水下网箱养殖水产品立体模式,既能充分利用沉陷区水面,又能恢复采煤沉陷区原有土地的部分种植功能,实现水面种植与水下养殖、水底增肥土壤与水面种植土循环利用、沉陷区水域利用与生态环境修复三个统筹,为采煤沉陷区综合修复治理和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模式。”凤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岩介绍说,“通过把下沉的土地重新‘抬’出水面,不仅填补了采煤沉陷区绿色治理的空白,也是沉陷区新旧动能转换的又一生动实践探索,实现了另一种形态的耕地恢复。”
“随着3种模式的深入推广,采煤沉陷区水域治理将会积累更多的经验,产生更多的价值。”陈晓辉充满信心地说。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