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9 中国矿业报/张 恒
自然资源部前不久发布了《2019年全国地质勘查成果通报》。2019年,全国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172.11亿元,已经持续7年下滑,比2012年的510.14亿元下降了2/3。尽管行业深处寒冬,但分析投入结构及影响因素后发现,地勘投入的回升近在眼前。
一是自然保护区内矿业权退出趋于尾声。
自然保护区内矿业权退出是过去几年影响地勘投入的最大政策性因素。自然保护区内矿业权无法进行勘查开发,使全国可用于勘查的地理空间大幅萎缩,叠加了地勘投入下行,大大加深了地勘投入低谷。通过几年的工作,保护区内矿业权退出已取得重要进展,许多省份已基本完成了自然保护区内矿业权全部清理。截至2019年底,全国非油气探矿权数目为11373个,比2016年底的25569个下降55.5%。今后,矿业权退出对地勘投入的边际影响将越来越小。
二是地勘投入降幅最大的煤、铁、铜、金勘查已降无可降。
2012年~2019年,全国煤炭勘查投入从121.91亿元降至10亿元,降幅91.8%;铁矿勘查从49.54亿元降至2.24亿元,降幅95.5%;铜矿勘查从55.84亿元降至6.3亿元,降幅88.7%;金矿勘查从64.64亿元降至11.72亿元,降幅81.9%。2019年,煤、铁、铜、金四矿种合计勘查投入仅30.26亿元,比2012年下降261.67亿元,占地勘投入下降总额的77.4%。四大矿种勘查投入总量已极其微弱,下降空间相当有限。
三是价格上涨及资源安全问题将催化铁矿、黄金等矿种勘查投入反弹。
近两年,黄金、铁矿石价格大幅上升。2018年10月份以来,上海金交所黄金现货价从265元/克涨到390元/克。2018年12月,大商所铁矿石主力价格不足450元/吨,2019年淡水河谷溃坝事件后攀升到924元/吨,经过短暂回调在2020年疫情的影响下又再度回升到800元/吨。随着铁矿石、黄金价格大幅上涨的盈利效应向上游勘查环节传导和国内对资源安全的重视,铁矿、黄金等传统矿种的勘查投入有望反弹。
四是部分有色金属及新兴矿种勘查投入持续增加。
2019年,部分有色金属及新兴矿种勘查投入同比取得较大增幅。铀矿8.99亿元,增幅29.4%;铅锌10.73元,增幅12.4%;钨2.02亿元,增幅220.6%;石墨2.08亿元,增幅20.2%;钼、锡、稀土等矿种也取得20%以上的增长。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石墨新材料、核能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新兴矿种的勘查投入有望继续增加。
五是民生地质等投入快速增长并占据显著地位。
2019年,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投入资金34.61亿元,同比增加18.8%;地质科技与综合研究投入资金19.74亿元,同比增加25.1%;地质资料服务及信息化投入资金4.08亿元,主要是中央财政投入,同比增加27.1%。三者合计投入58.43亿元,比上年增加10.31亿元。当前,生态保护得到国家全方位的重视,非传统地质工作越来越发挥作用。
综上,我国地勘投入可能已于2019年达到阶段性底部并将从2020年开始小幅反弹。然而,由于传统矿种勘查投入增长空间有限,预计本轮地勘周期上限较低,波峰较为平缓。□
(作者单位: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