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7 矿业界
她叫长春地院,是曾经赫赫有名的“五大地院”之一,现已并入吉林大学,也算是曾经“五大地院”中唯一的985院校了,虽然历经多次更名,地矿学科实力始终名列前茅。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所大学。
一、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地质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以李四光为首的地质学家们预见到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兴起,我国地质科学也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吉林大学档案馆高鸿雁老师介绍,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地质技术干部仅有299人,远不能满足新中国经济建设的需要。 那时,全国虽有北大、南大等几所大学设有地质系,但招生数量很少。
时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矿产地质勘探局副局长的喻德渊,带队在东北找矿过程中迫切感到国家急需地质干部,便向东北局工业部门领导提出建立地质专业学校。当时,东北人民政府也在考虑此事,相关领导马上采纳了喻德渊的建议,立即开始筹备建校工作,同时派专人与喻德渊联系,建议他参与建校筹备事宜。喻德渊还向北京的李四光致函,询问他的意见。李四光立即回信勉励“今天人民要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吉林大学档案馆中的一份材料这样记录道。
1951年8月30日,中央批准在长春建立东北地质专科学校,校长由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四光兼任,副校长为喻德渊。
李四光与地科院师生
喻德渊教授带领学生在野外工作
建校工作由东北科学研究所及其所辖的东北地质调查所负责。东北地质调查所将新修好的大楼(吉林日报社原办公楼)让给东北地质专科学校使用。1951年11月2日,东北地质专科学校举行了成立及开学典礼。典礼上宣读了校长李四光的贺电,副校长喻德渊致辞。喻德渊说:“国家在最近5年内,所需要的地质干部至少比现在多30倍。照目前各大学现有地质设备来造就这批干部,至少需要15年到20年。所以政府毅然决然抽调一部分干部,创立了这个地质学校,这是国家基本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措施。”
从1952年开始,全国院系调整。8月7日,刚刚成立的地质部决定,在北京和东北成立两所地质学院。8月23日,东北人民政府颁布关于东北区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决定,以刚刚成立不满一年的东北地质专科学校为基础,与山东大学地质矿物系及东北工学院长春分院地质系和物理系的一部分,合并成立东北地质学院,任命文士桢为委员长。12月8日,东北地质学院在长春成立。
1953年7月,东北地质学院首届毕业生留影
东北地质学院毕业纪念章,1954年
东北地质学院建校之初,校址设在原东北工学院长春分院三院(原长春地质学院印刷厂所在地),教职工和学生则分散在百合街,园东路、大兴路、青云街、万宝街一带。何长工拿着东北地质学院领导已经拟好的建校方案与长春市政府商谈,准备在解放大路南到红旗街这一带建设新校区。时任长春市委副书记的汪小川提出:“你们若能把这个建筑(伪满流产的‘皇宫’,现地质宫)按原设计完成,我就把它周围的地划拨给你们。“1952年,地质宫开工建设。据说由于建国初期资金、物资匮乏,地质宫原来的9层规划最终改为了5层。1954年大楼建成后,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为该楼挥笔题名为”地质宫“。
朱德、董必武视察东北地质学院,1956年9月
1958年更名为长春地质学院。长春地质学院是一所办学特色鲜明的多学科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矿产资源普查、勘探、开采、保护和综合利用方面的人才,并丰富了我国地球科学的理论研究,1979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校。1996年国家教委批准改为长春科技大学。2000年6月12日,由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新的吉林大学。长春科技大学的相关学科并入吉林大学的相关学院,原校址现称吉林大学朝阳校区。
邓小平、李富春视察长春地质学院,1958年9月
至2000年6月合校前,学校经过近50年的建设和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矿产资源普查、勘探、开采、保护和综合利用方面的人才,并丰富了我国地球科学的理论研究。
二、地质宫——时代的见证
1945年,陪同宋美龄来到长春的蒋经国,在途经伪满“皇宫”时,曾经发出这样的感慨:“画栋雕梁,当年笏满床,而今安在哉!”
东北地质学院新建校舍设计图
这座伪满“皇宫”的破败景象,终于在废弃八年后得以终结。
1953年1月16日,长春市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计划委员会向东北人民政府、吉林省人民政府和东北地质学院发出公函,大致内容是:“东北地质学院,利用伪皇宫基地建筑校舍。该地区我们同意修建。”
东北地质学院 历史档案
1954年6月18日,地质宫正式建成,建筑面积近三万平方米,风格为中国传统大屋顶拱式宫殿建筑,绿色瓦顶颇具气势,顶层屋脊呈单檐歇山绿琉璃瓦顶,两脊终端加饰凤凰浮雕,翼角上塑有脊兽,兽前古人骑凤引路。琉璃瓦屋顶下的檐口、斗拱、梁坊均为釉彩。
建成的地质宫
地质宫建成至今,已经六十余年,早已成为长春市的地标建筑。
然而,多年来,关于地质宫的设计者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地质宫属于典型的大屋顶式建筑,而且在当年属于国家级重点项目,所以有人认为,地质宫的设计者是梁思成和他的学生。然而,随着一些档案资料的出现,人们在地质宫的图纸和其它一些资料上看到了另一名设计师的名字——王辅臣。
如今,虽然很多人倾向于王辅臣才是地质宫的设计者,但谜题始终没有定论。经过历史的沉淀、发酵,“设计者之谜”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经典的故事,让人们去不断探究,不断猜想。
2009年,地质宫投入使用的第五十五年,吉林大学争取到教育部、财政部修缮专项基金6000万元,开始了对地质宫为期三年的全面维修,从更换房顶琉璃瓦到墙壁粉刷,地质宫焕然一新。
三、地质博物馆——记忆的沉淀
在地质宫正门外,拾阶而上,进入到这栋大楼二楼的中厅,便能直接来到地质博物馆。打开这扇大门,如同叩开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质世界……
吉林大学博物馆地质分馆
吉林大学博物馆地质分馆的成立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1952年,这个时间要比这座地质宫大楼的建成还早上两年多。当时,所谓的博物馆不过是东北地质专科学校里的一间陈列室,面积只有十几平米。而陈列室里的化石标本,也只是作为教学和研究工具来使用。地质学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学生们要通过实物来完成对地质的初级认知过程,见多才能识广。因此,地质学博物馆在教学中至关重要。
1953年,东北地质学院在长春成立。院系调整中,东北工学院、山东大学地质系、还有大连工学院的学生和老师被调来长春。同时,他们也带来了许多珍贵的化石标本。
此时,东北地质学院的陈列室虽然与博物馆的标准相距甚远,但在当时已经是吉林省内唯一一家地质陈列室,而这样的陈列室在整个中国也并不多见。
一年后,“地质宫”大楼建成,陈列室搬到了“地质宫”二楼东侧。
与其他学科不同,标本对于地质教学至关重要,它能让学生对所学专业产生最直观的感受。因此,东北地质学院建院之后,很多老师和学生都把自己在野外作业时挖掘出的化石标本,无偿地捐给陈列室,以便丰富教具。久而久之,这便成了东北地质学院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伴随着师生们野外作业时间的累积,馆内陈列的物品也渐渐丰富起来。
大庆石油
1959年9月26日,长春地质学院郭思敬书记一行5人参加松辽石油会战,带回松基3井(大庆油田第一口井)的原油。松基3井的突破具有重大的里程碑式的意义,首次应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迎来了60年代我国石油勘探的一系列新突破。中国终于从一个贫油国走进了世界石油大国的行列,为我国的工业、农业和国防的现代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当年,为了庆祝国庆节,打出石油的地方改名为“大庆”。
展品是从松基3井打出的原油,是全球独一无二的绝品和珍品,是长春地院先辈满腔热忱、刻苦钻研的见证,更是每一位地院人的荣光!
嘉荫卡龙化石
1990年,长春地质学院(今吉林大学地学部)与黑龙江省博物馆合作,在黑龙江省嘉荫县挖掘出嘉荫卡龙骨架化石,骨架高6米,长11米,真骨含量达70%左右,是东北地区最完整的鸭嘴龙化石,但当时并未对头部化石进行详细研究。
1999—2000年,吉林大学博物馆的昝淑芹教授、金利勇研究员与比利时皇家科学院的Godefroit Pascal博士合作,对其头骨和其它骨骼都进行了详尽的描述,根据头盖骨、下颌骨和头后骨上的许多重要鉴定特征,建立新属新种——嘉荫卡龙。
朝阳中国蜓
1958年,长春地院地质学家张川波教授在辽宁大城子地区进行的一次常规的地质填图过程中,很偶然地发现了一块晚侏罗世的蜻蜓化石,当把蜻蜓从岩石上剥离开的一刹那,蜻蜓仿佛活了过来,晶莹剔透的翅膀,完整清晰的躯体,就像吃饱午餐刚睡醒一样,只是中间相隔了亿万年的时间。
1985年,张川波教授向长春地院地质博物馆捐赠了这块珍贵的蜻蜓化石,命名为“朝阳中国蜓”,被誉为“镇馆之宝”。
辽宁古果
1996年,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个古植物学博士,吉林大学古生物学家孙革教授在辽宁北票市黄半吉沟村早白垩纪的火山沉积岩中发现了迄今世界上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并命名为“辽宁古果”,被国际古生物学界认为是迄今最早的被子植物,从它开始,地球上有了鲜花,有了这鲜花装点的美丽世界。
贵橄榄石——古铜辉石球粒陨石
1976年3月8日15时,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空前的陨石雨降临吉林,吉林陨石雨由此成为奇观。吉林陨石降落在吉林市和永吉县及蛟河市近郊方圆500平方公里的平原地域内,时任长春地质学院地质博物馆馆长的王东坡教授带队主持科学考察,并将其中两块陨石带回地质博物馆进行深入研究。博物馆里的这些标本、矿石,看似其貌不扬,却是长春地质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们,跋山涉水,从边疆僻壤一块一块收集而来的,日积月累,这座博物馆才有了让世界夸赞的规模。这些来自古老年代的印记,如同地球凝固的历史,它们用自己身上的纹理和背后的故事告诉人们,这个世界曾经发生的一切。
这些古老的、无价的藏品,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博物馆名声鹊起。虽然只是一所大学内部的专业学科博物馆,但慕名而来的专家、学者却越来越多。
1998年,博物馆终于正式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地质宫,来探索这神奇的地质世界……
四、美丽的校园,大好的风光
地质宫
浓浓绿荫
碧水蓝天
求实创新 励志图强
晏湖花
中央大道
资料来源:吉林大学网站、新华网、发现长春工作室等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