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协:重视科技在钢铁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2020.08.05 长江有色金属网   

7月31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六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在江苏省张家港市举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会上对科技进步在推动中国钢铁工业转型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阐述。他表示,当前钢铁工业发展正面临着三大约束,即资源-能源约束、环境-生态约束、市场-品牌约束,理清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方面,找准方向、途径,调整发展思路,是中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何文波认为,在推动中国钢铁工业转型高质量发展中,科技进步有五大作用。

一是绿色赋能,促进钢铁工业与自然社会融合发展。近年来,为实现源头治理和绿色化发展,钢铁行业重点开发应用了一批高效治理及综合利用等节能环保新技术、新设施,大力推进超低排放改造,成效显著。根据中钢协统计,2015~2019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平均吨钢综合能耗由574千克标准煤降至553千克标准煤,吨钢二氧化硫排放由0.90千克下降到0.47千克,削减幅度达48%;吨钢烟粉尘排放由0.79千克下降到0.48千克,削减幅度达39%。

二是智能赋能,打造钢铁工业发展新引擎。钢铁工业是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流程性产业,智能制造基础好、空间大。2018年,钢铁行业两化融合指数达到51.2,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68.7%,应用电子商务的企业比例超过50%。在智能车间、智慧矿山、大规模定制等方面,钢铁行业布局了多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和新模式项目,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三是体系赋能,夯实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保障能力。2010~2018年,国内规模以上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总量由402.12亿元增长到706.8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由0.74%增长到1.05%,稳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科技创新投入的带动下,钢铁行业有效发明专利数由2010年的2659件增加到2019年的27702件。何文波表示,民营企业在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以后,创新也成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选择,一批民营钢铁企业加大了创新体系建设步伐,如沙钢在成为国内第一家聘请外籍院长建立企业研究院的钢铁企业之后,又通过重组东北特钢布局高端特钢领域。

四是标准赋能,引导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方向。高标准是高质量的保证。“十三五”期间,钢铁行业以创新为牵引,推进标准化工作,坚持标准与产业发展、用户需求相结合,基本形成了以国标、行标、团标为主,层次分明、结构合理、专业配套、可操作性强、技术水平较高的标准体系,用先进标准支撑和引领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五是产业链赋能,建设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新载体。伴随着钢铁产品研发和生产技术水平提升,钢铁行业产品研究逐步向基础和应用两端延伸,企业在产品研发、营销和市场推广过程中,纷纷加大技术力量的投入,以需求为导向,以不同形式介入最终用户需求产品的早期研发阶段,建立快捷高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和快速响应的服务网络,为用户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及问题解决方案,并积极参与相关标准的起草工作,增强了产业链的紧密度。(中国经济导报)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