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4 中国煤炭网
建千米深井 捧回“太阳杯”
——中煤一建公司四十九处核桃峪煤矿副立井井筒掘砌工程建设侧记
近日,中煤一建公司四十九处承建的核桃峪煤矿副立井井筒掘砌工程喜捧“太阳杯”奖项。这个被誉为煤炭行业“奥斯卡”的奖项,承载着四十九处矿建人的匠心与梦想。
连续4个月超百米
“在4家投标单位中竞标成功,井筒净径9米,井深1005米,工程造价超亿元。”2009年3月,四十九处中标了地处甘肃正宁县的核桃峪煤矿副立井井筒掘砌工程。
规模大、地质条件复杂、工期紧是该工程的显著特点。建好这项亿元工程,是责任,也是荣誉,有压力,更有动力。接过这张“军令状”的项目经理胡国保,心里只有一个想法:细举措、攻项目、抓落实,完成任务。
筹备初期,千沟万壑、九曲回肠的黄土高原,给大型设备进场增加了难度。“印象最深的就是井架进场那天,一场雨后,道路上全是黄泥坑,设备车‘搁浅’在距离现场600米处,26个人组成的青年突击队,靠着拖、拉、抬、拽,把48根构件运到了井口。”项目生产副经理张成财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说,“那些日子究竟流了多少汗,已经说不清了,衣服湿了干、干了湿,全是白花花的盐渍……”
项目组仅用4天,就完成了8米深锁口工程的施工任务,成为同类工程施工中速度最快的;5天时间成功起立井架;首月(25个工作日)成井127米,实现开门红。
冻结施工后,项目组进一步优化设计,智能化配置三套提升系统,在井筒垂深500米以下,实现连续4个月进尺超百米。
创新运用“三大一深”
安全快速施工的背后,是项目组在优化配置、施工管理上频出新招。
“以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施工为基准,全力以赴打造精品工程。”胡国保认为,项目管理的关键就是目标同向、思想同心、行动同步。
项目组创新运用了“三大一深”,即选用大提升机(3套单钩提升),配大吊桶(7米吊桶),大型伞钻凿岩(9臂伞钻),中深孔光面爆破的机械化作业线,其技术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施工过程中,他们将成本细化到每道工序,量化到每个人,做到生产任务定人、定岗、定时,勤调度、细安排,节省支出约500万元,实现技术管理创新、优化配置创效。
“井筒施工至地下450米处时,进入洛河组含水层,单孔涌水量达到每小时100立方米,含水层厚度达432米且无隔水层。在先后采用普通水泥注浆、化学浆注浆、超细水泥和巴斯夫水泥注浆且效果均不理想的情况下,我们及时给甲方建议采用冻结法施工,不仅安全顺利解决了水患问题,而且为立井施工穿越洛河组含水层积累了宝贵经验。”项目技术副经理徐洪波介绍说,“当时厚厚的一摞方案,不是纸上谈兵,靠得是跑断腿的勘探实测和费尽眼的深研细查。”
“一种大直径深立井凿井井架”“立井施工混凝土分灰器”“一种立井施工凿井绞车集中控制装置”“超大直径深立井施工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一次次探索后,3项国家专利、3项研发成果、18项“五小”成果,记录了该项目创新推动、提质增效的铿锵足音,也是该项目实现产值2.38亿元、利润达6311万元的动力引擎。
发扬“零误差”精神
“发展之基,重在安全;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这是悬挂在项目部最醒目的一条标语。
“不正确佩戴安全帽,罚款50元;保险带不生根,罚款50元”……项目部充分利用《岗位工作标准》及《“三违”行为与相关责任人的界定范围及处罚标准》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对隐患明码标价,在增强职工安全意识的同时,发扬“零误差”精神,努力打造“毫米工程”,赋予干标准活儿、上标准岗的新内涵,强力推进安全质量由“静态精品”向“流程精品”转变。
笔者翻阅该项目的竣工资料时看到,项目部在《班组工程质量精细化管理记录》《月安全质量标准化项目部实际评分汇总表》《月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定表》《季度安全质量标准化项目部实际评分结果》《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表》等内容中将标准精细到每一个环节,历历在档。从项目建设到竣工,项目部未发生任何质量和安全事故,工程质量等级为优良。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