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7 中国煤炭网
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百米井下闪耀民族团结之光
在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公乌素煤业公司矿井011601综放工作面繁忙而有序的生产现场,有一个由8名回族和11名汉族煤矿工人组成的采煤生产班组,因少数民族职工较多而命名为的“民族团结班”。
他们身经百战,在井下旷日持久的夺煤攻坚战中屡创安全生产佳绩;他们团结一心,在工作和生活中守望相助,手足情深。
在该公司这个多民族职工融合的大家庭中,各民族职工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百米井下闪耀着民族团结之光。
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
“成了!咱们班设计研发的电缆防滑装置顺利通过了区队验收,要在全公司生产班组推广应用,下一步还要申请专利呢!”近日,班前会上,民族团结班班长郭保将这个喜讯公布。
“太好了!井下生产又增加了一道安全保障!”“是呢!再也不用人工举着扁木板防止电缆下蹿了。”郭保的话音刚落,班组成员便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起来。
011601综放工作面是大倾角超长工作面,坡度高达十五六度,采煤机在向前推进过程中,工作面的坡度也随之变化,导致与采煤机联动的电缆存在出轨下滑、下蹿等安全隐患,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为了杜绝该安全隐患的发生,每个班组在生产时都要派专人看护电缆,在架前用扁木板卡住电缆,防止其在采煤机运行过程中脱落。但人员在架前作业也存在安全隐患,片帮煤一旦滑落砸到人也会造成安全事故。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更何况是民族团结班19名对采煤工作面生产情况了如指掌的“采煤专家”。大家献言建策,不到一个星期就拿出了电缆防滑装置方案,再到生产线上反复试验、改进,最终彻底解决了采煤机电缆脱落的问题,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还解放了一名劳动力。
像发明电缆防滑装置这样基于消除安全隐患而产生的小发明小创造,在民族团结班组已经有十几项,其中2项被评为乌海能源公司创新项目。班组成员在日常工作中提出的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更是高达200多条,各民族职工的智慧凝聚成创新的力量,改进和完善着井下生产条件,为井下安全生产筑起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
安全生产2410天
民族团结班是一支有着丰富采煤实战经验的采煤铁军。19名煤矿职工一专多能,身经百战。他们在回采9#煤层时,掌握了中厚煤层综采工艺;回采12#煤层时,掌握了薄煤层电液控支架操作技术。2018年,该公司实现了“一井一面”生产格局,回采011601煤层,民族团结班又在生产过程中学习掌握大倾角超长工作面综放回采工艺与工作面转采技术。
民族团结班有近一半的职工是回族,因此,班组提出“民族团结,精诚合作,携手奋进,共创辉煌”的班组愿景,并根据乌海能源公司“五型班组”建设思路,使学习型、安全型、节约型、创新型、和谐型班组创建工作齐头并进、全面发展。
2018年,综采队开始回采011601煤层。采煤班组需要尽快适应新的工作面,掌握新的回采技术。为此,民族团结班开设了班级小课堂,定期开讲,每名班组成员根据自身采煤技术优势轮流为大家讲课,传授技术,同时开展班前正能量分享、师带徒现场实操培训、职工评优活动等4项工作,激励职工学习。
民族团结班组从井下工作现场安全管理出发,制定三人连锁工作制,将采煤工作面生产线上每个岗位的职工与上下相邻两个岗位职工相互连锁,三人相互辅助、相互监督,一人落后问责三人,而且每个人会同时隶属于三个不同的连锁工作段,使整条工作面形成了链式管理。通过实施三人连锁工作制,民族团结班组在2018年度综采队内工程质量验收扣分率最低,岗位标准作业流程考核合格率100%, 5次被评为综采队“安全星级班组”,5名员工获得综采队“安全之星”称号。
今年上半年,面对抗疫情、过空巷、保安全、增产量等多重工作压力,19名矿工兄弟凝聚成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攻克生产技术难关,实现安全生产。自2017年该公司改革以来,民族团结班也成为公司月月出煤量第一的先进生产班。2013年,自郭保担任生产班长至今,这个班实现安全生产2410天,无轻伤以上人身伤害事故。
回族美食和200个口罩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在工作中,民族团结班将回汉职工两人一组结成工作对子,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融合,在共同完成采煤任务的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民族情谊。在生活中,职工们更是互相帮助,亲如家人。
危难中见真情。回族职工杨元军的妻子患腰椎间盘突出,两个女儿在外地。每天升井后,劳累了一天的杨元军赶回家还要照顾生病的妻子。民族团结班的工友们知道这件事情后,自发组织了爱心募捐活动,郭保带着全班人去杨元军妻子的病床前慰问,为这个长期被病痛笼罩的家庭带去了久违的欢声笑语。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班长郭保尽量安排杨元军干相对轻省些的工作,让他有精力好好照顾妻子。工友们的这份情,杨元军和妻子牢牢记在了心上。杨元军妻子病情好转后,专门下厨为民族团结班做了回族美食油酥,还熬制了一大锅奶茶,让杨元军带到班上,送给每位工友,以表达感激之情。
今年春天,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口罩成了稀缺物资,一个难求。“要是有口罩戴,比天天吃肉都开心!”一名职工的话反映出当时广大职工对口罩的迫切需求。
有一天,综采队发生了一件稀奇事儿。民族团结班班长郭保手拿一包一次性医用口罩,遇到工友就发上一两个,还不停地嘱咐着:“保护好自己,干活儿时候一定要戴口罩。健康保住了,就是不给企业和国家添乱。”最后,郭保将剩余的口罩一个没留,全部交到了综采队党支部书记的手中,让党支部书记继续派发口罩。
原来,疫情发生后,民族团结班动员班组成员在工余时间跑药店买口罩。那阵子,大家一下班就往药店跑。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人买到了200只口罩,带到了单位。口罩是消耗品,又那么紧缺,但民族团结班没有把口罩屯起来,而是主动分发给了综采队其他班组的工友们,让大家都有安全保障。
点滴情谊汇聚成爱的海洋。就是在这一桩桩一件件感人的小事中,各民族职工间真挚的民族团结情谊,把大家伙儿的心凝聚得更紧了。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