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3 中国矿业报
1.项目名称:东昆仑成矿带木孜塔格铅锌铜金多金属矿调查评价区地质矿产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高晓峰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地质调查、遥感解译、物探、化探、钻探、槽探、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东昆仑成矿带木孜塔格铅锌铜金多金属矿调查评价区开展地质矿产调查,取得以下主要成果:
(1)修编了区域地质矿产图和编制完成了区域上大地构造相图,系统总结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建造特征。(2)建立了区域印支期金成矿的背景和规律,在屈库勒克外围和豹子沟地区取得了金多金属矿床的找矿突破。(3)初步构建了东昆仑地区铜镍成矿动力学模式,在祁漫塔格地区厘定了以玉古萨依等铜镍成矿潜力区块。(4)通过遥感蚀变和构造信息提取,建立了适合高寒山区特点的遥感快速定位找矿技术方法。(5)在阿确墩地区发现了高压变质的榴闪岩,使东昆仑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带延伸近1000千米。(6)圈定找矿靶区8处和一些找矿有利地区。(7)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建立了东昆仑造山带型金(锑)矿产成矿模式,东昆仑铜镍矿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模式,重新构建了高温型白干湖W、Sn矿成矿地质背景等。(8)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项目完成的矿产专项调查所圈定的豹子沟金铜矿找矿靶区找矿效果显著。(9)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组建,技术人员全部为硕士以上学历;项目成员同时承担并完成“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课题1项、专题2项;联合培养2名硕士(基地)生;发表学术论文19篇,其中国际SCI 3篇、EI期刊 6篇。
2.项目名称:阿尔泰成矿带喀纳斯和东准地区地质矿产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陈隽璐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遥感解译、地质调查、矿产调查、物探、化探、钻探、槽探等技术方法,对阿尔泰成矿带喀纳斯和东准地区开展地质矿产调查,主要取得以下成果:
(1)确立阿尔泰地区存在前寒武纪地质体——东格列晚太古代变质岩,对重建阿尔泰造山带大地构造格架,深入探讨阿尔泰造山带地质构造演化提供了依据。(2)解体划分了喀纳斯群,确定其形成于震旦到寒武纪。(3)精细刻画了东准噶尔俯冲增生杂岩带组成、结构。(4)准噶尔盆地东北缘识别出志留-泥盆纪被动陆缘沉积体系。(5)西准噶尔南部泥盆纪岩相古地理特征,从塔城盆地东南缘托里到克拉玛依之间,泥盆纪沉积碎屑物粒度逐渐变细、沉积相逐渐由扇三角洲过渡到浅海,显示被动陆缘沉积特征。(6)填绘出与铜镍矿关系密切的二叠纪超基性岩体、与锂铍等稀有金属矿密切的三叠纪二长花岗岩体,获得一批同位素年龄资料。(7)对石炭纪构造环境提出新认识,确立与研究了青河二叠纪热穹窿。(8)东准噶尔晶质石墨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东准噶尔成为大型晶质石墨资源勘查基地。(9)锂铍、铌钽等稀有金属找矿有新进展,阿尔泰南缘阿巴宫-阿勒泰一带钨矿找矿取得突破;金矿找矿获得突破,喀拉通克新基性、超基性岩体的识别,为下一步找矿指明方向。(10)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总结了东准噶尔晶质石墨矿成矿规律和阿尔泰成矿带稀有金属成矿规律,建立了以吉得克花岗岩为中心的稀有金属伟晶岩的区域分带及成矿模式。(11)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新疆东准噶尔石墨找矿实现重大突破,黄羊山球状石墨矿拉动地方和社会资金从事石墨资源勘查开发,新发现白钨矿、铌钽、晶质石墨矿等;同时项目成果服务重大工程建设、自然资源规划和管理决策。(12)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组建,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博士研究生2名,二级项目负责、副负责各1名,申请陕西省自然科学面上基金3项;发表论文20篇,其中SCI 6篇、国内EI 4篇。
3.项目名称:东天山成矿带景峡地区地质矿产调查
承担单位: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刘海鹏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地质调查、遥感解译、物探、化探、钻探、槽探及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东天山成矿带景峡地区开展地质矿产调查,取得以下主要成果:
(1)提交1∶5万地质图7幅、1∶5万地质矿产图11幅。(2)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在前人划分的二叠纪岩体中解体出早石炭世侵入体,在天湖岩群中识别出古元古代TTG岩套。(3)矿产地质调查取得新进展,在元古宙火山-沉积变质岩建造中新发现具有中-大型资源远景的黑山金矿,指明在沙泉子断裂南侧的找金方向,认为东天山景峡地区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的找矿潜力较大。(4)编制了1∶10万东天山景峡地区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图,提交找矿靶区10处,对康古尔构造带金矿成矿规律进行总结。(5)利用自主研发的最优动态聚类方法获取高光谱全岩地质信息,推进了地质调查新技术在地质矿产调查中的应用。(6)利用自主研发的地球化学元素序结构分析方法,开展了1∶5万沙泉子幅地球化学填图示范。(7)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初步建立了航空高光谱岩相、矿物填图技术模型和技术方法,地球化学元素序结构分析技术方法和地球化学序填图技术方法。(8)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新发现野马泉西剪切带型金矿、北坡子泉一带金矿,带动新疆基金投入1025万元,野马泉西金矿达到中-大型规模;西部黄金股份有限公司以3500万元竞得新疆哈密市野马泉西金矿探矿权等。(9)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由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组建,培养青年技术骨干3人、研究生3人,新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2人、高级工程师职称1人、工程师职称2人,并在国内EI、中文核心科技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篇。
4.项目名称:祁连成矿带肃南-大柴旦地区地质矿产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李向民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野外地质调查、遥感、物探、化探、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祁连成矿带肃南-大柴旦地区开展地质矿产调查,取得以下主要成果:
(1)研究认为祁造山带新元古代火山岩形成于大陆板内环境,显示中、南祁连应有统一的基底(祁连陆块),祁连山在构造上是一个早古生代造山系,由北祁连造山带、祁连陆块和柴北缘高压(HP)-超高压(UHP)变质带组成。(2)从南祁连地区大面积分布的以浅变质碎屑岩为主的志留系巴龙贡噶儿组中解体出中深变质地层拐杖山岩群(Pt2-3G)和酸性火山沉积岩系天峻组(Pt3t)。(3)北祁连西段石板墩组冰碛砾岩的厘定为朱龙关群火山-沉积岩系时代的确定提供了直接依据。(4)总结了一套块状硫化物矿床有效的勘查评价方法技术组合。(5)通过区域成矿规律对比分析,将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划分为鱼卡-铁石观和沙柳河-锡铁山2个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成矿单元,认为柴北缘有形成千万吨级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的潜力。(6)在大通沟南山-黄矿山地区发现8处具有一定规模的石墨矿床(点),通过334资源量估算,金鸿山矿区资源量保守估算为500万吨、大通沟地区为300万吨、黄矿山地区为200万吨区,调查区保守估算远景资源量可达1000万吨以上。(7)在1∶5万面积地质矿产调查、1∶5万化探测量及少量物探工作基础上,圈定找矿靶区19处。(8)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建立区分大陆玄武岩和岛弧玄武岩的地球化学准则,重新划分祁连成矿带构造单元。(9)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成果支撑地方政府决策规划,项目团队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项,地方团队申请地方项目4项。(10)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组建,共有14家单位参与;项目初步培养年青业务骨干5人、在读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1人;发表学术论文47篇,其中SCI3篇、EI2篇。
5.项目名称:东昆仑铜镍多金属资源基地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贾群子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地质调查、物探、化探、遥感解译、槽探等技术方法,对东昆仑开展铜镍多金属资源基地调查,取得以下主要成果:
(1)对东昆仑及邻区区域地质构造格架、地层及含矿性、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成矿地质特征等进行总结和论述,进一步明确主要含矿建造和控矿构造。(2)论述了构造演化与区域成矿作用的关系,总结和研究了东昆仑基性-超基性侵入岩的时空分布及主要矿床的特征等。(3)在东昆仑地区新厘定出长约500千米的早古生代高压变质榴辉岩带;根据金水口岩群变形变质特点、中酸性侵入岩的研究、镁质基性超基性岩(蛇绿岩)出露和本次榴辉岩的研究,认为东昆仑昆中岩浆弧带构造属性为俯冲碰撞带。(4)总结了浅覆盖区综合地质填图及找矿方法技术组合。(5)新发现矿点9处、矿化点24处,圈定30多处找矿远景区和20多处找矿靶区及一批物化探异常。(6)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总结了浅覆盖区综合地质填图及找矿方法技术组合,建立东昆仑岩浆型铜镍矿成矿模式、找矿模型,总结东昆仑地区斑岩型铜矿形成环境及找矿前景等。(7)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项目完成的区域地质及矿产地质调查报告21份(子项目)、基础图件174幅;申请到19个项目(次),投入经费16907.71万元,获得4项包括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获得2项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8)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组建,参与单位17家;发表学术论文41篇,其中国际SCI论文3篇、中文SCI论文3篇、中文EI论文8篇。
6.项目名称:秦岭成矿带文康-凤太地区地质矿产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何世平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野外地质调查、物探、化探、遥感、钻探、槽探及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秦岭成矿带文康—凤太地区开展地质矿产调查,取得以下主要成果:
(1)新发现矿(化)点35处,圈定铀多金属找矿靶区3处、金找矿靶区8处、铅锌找矿靶区1处和铜多金属找矿靶区1处。(2)开创性地提出地华阳川铀多金属矿新的选冶工艺。(3)以商丹和勉略两大结合带西延走向和组成结构为切入点,使秦岭成矿带构造格架和地质演化更加明晰。(4)在大巴山北缘新发现早奥陶世弗洛期斜坡相三叶虫动物群。(5)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发展完善了硬岩型铀矿成矿理论,提出了“构造-岩浆作用与金成矿关系”和“构造断陷-沉积响应及岩浆叠加对铅锌矿制约关系”等创新性认识。(6)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申请专利7项,为甘肃省基金提供勘查部署区块2处,提出隐伏铅锌矿有效勘查技术组合方法和高山峡谷区寻找硬岩型铀快速定位技术方法等。(7)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组建,老中青、多学科有机组合;项目培养优秀人才1名、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5名;发表论文19篇,其中国际SCI论文2篇、SCI论文1篇、EI论文1篇。
7.项目名称:武陵山成矿带酉阳-天柱地区地质矿产调查(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张予杰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数字地质填图、遥感解译、剖面测量、槽探、物探、采样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武陵山成矿带酉阳-天柱地区开展地质矿产调查,取得以下主要成果:
(1)在武陵山成矿带内圈定化探综合异常116个,新发现矿点42个,新发现矿化点68个。(2)在武陵山成矿带内圈定均为乙级以上找矿靶区14个,预测锰矿资源量7.67亿吨、铅锌矿资源量133万吨、重晶石-萤石矿资源量120万吨、金矿资源量25.18吨。(3)首次在印江县窑上奥陶系中-下统湄潭组第三段顶部发现该锰矿层。(4)对区内多套黑色有机质页岩开展初步分析,提出黔东北大塘坡式锰矿区同时也是极有潜力的生烃有利区。(5)厘定了南华系及前南华系时代属性及物质组成特征,对黔东北地区南华系及前南华系进行较为准确的划分和对比。(6)利用多重地层划分对比及沉积(岩)相分析方法,在清水江组中分析出丰富的疑源类生物,并建立了Satka colonialica-Trachysphaeridium sp.等5个组合带。(7)获取了本区奥陶-志留系较高分辨率的生物地层、年代地层资料,厘定了区内奥陶-志留系层型与黔中隆起的关系。(8)识别出“玉屏滑混带”,并以此作为区内寒武系碳酸盐岩台地及台盆的“台江地层小区”和“万山地层小区”的相变界线。(9)认识到丹林组、舒家坪组砂岩物源区为江南造山带与扬子克拉通内部。(10)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在黔东北大塘坡组一段识别出14种岩相类型,划分出大塘坡早期11类主要古地理单元和11个聚锰盆地;提出黔东北典型“大塘坡式”锰矿成矿与障壁后侧快速沉降的深水局限盆地密切相关新认识等。(11)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利用黔东地区南华系的调查研究成果有力支撑中石油行业项目的开展;区域地质调查与旅游普查融合,助力当地旅游资源开发;依托项目资源,开展主题科普讲座等。(12)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组建,参加者100人。其中,1人获批“援藏干部”,1人入选成都地调中心“培育人才”,1人入选成都中心十大优秀青年,2人晋升副高级职称,1人晋升中级职称。发表论文20篇。
8.项目名称:川(滇)藏铁路沿线地质矿产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刘宇平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地质测量、物探、遥感解译、GPS测量、样品采集、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川(滇)藏铁路沿线开展地质矿产调查,取得以下主要成果:
(1)及时有效地为泸定-雅江段的线路优选和重要隧道桥梁工程建设提供了详实的基础地质资料。(2)集成川藏铁路沿线GPS速度、主要活动断裂定量运动参数、地震资料、数字地形等大量资料,开展了活动构造区的地壳变形及地壳稳定性评价专题研究,编制了川藏铁路沿线基础地质系列图件及地壳稳定性评价图(1∶100万)。(3)鲜水河断裂带开展了系统研究,揭示出多期活动性及现今运动速率。(4)在折多山同构造花岗岩东部花岗质糜棱岩及其淡色花岗岩脉中采集锆石U-Pb年龄样品,揭示出32Ma左右的深熔作用;在岩体内部的两条韧性剪切带内采集2件40Ar/39Ar同位素年龄样品,获得坪年龄为(17.02±0.38) Ma、(3.21±0.21)Ma等。(5)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基于高精度GPS测量结果,结合黏土矿物XRD分析、扫描电镜及拉曼光谱等测试技术手段,运用于川藏铁路沿线地区主要活动断裂带的断裂作用特征研究;采用“遥感解译-地质调查-激电-氡气剖面测量”综合调查手段揭露隐伏断层的技术方法,证明了其在高原草甸区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等。(6)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在拟建川藏铁路泸定-雅江段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1∶2.5万工程地质调查,填补了该段内大比例尺基础地质调查的空白;编制了川藏铁路沿线基础地质系列图件及专题研究图件等。(7)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组建,参加人员30余名。其中,2人获得高级工程师职称、6人获得工程师职称,培养1名博士和2名硕士研究生。项目发表论文5篇。
9.项目名称:青藏高原北部盐湖锂等新能源资源综合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刘喜方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地质测量、遥感解译、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青藏高原北部盐湖开展锂等新能源资源综合调查,主要取得以下成果:
(1)圈定找矿靶区1个,预测LiCl资源远景800万吨以上、B2O3资源远景1500万吨以上。(2)证实矿产地1处——西藏玛尔果茶卡盐湖卤水锂硼矿床。(3)预测西藏盐湖卤水LiCl资源远景455.25万吨、B2O3资源远景2576.09万吨。(4)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研究了西藏聂尔错盐湖锂硼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建立了水化学演化,提出聂尔错矿床的形成机制。(5)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申请及授权国家专利3项、国际专利1项,形成一套适用于我国青藏高原富锂硼地下卤水提锂的工艺技术路线。(6)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组建,成员老中青搭配,项目组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和多个省部级奖项;培养博士后1人、博士1人、硕士3人;发表论文24篇,其中国际SCI论文14篇、中文核心期刊文10篇。
10.项目名称:西部地区钾盐矿产远景调查评价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郑绵平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遥感解译、地震解译、地质测量、槽探、物探、钻探、实验测试等技术方法,对西部地区开展钾盐矿产远景调查评价,取得以下主要成果:
(1)证实柴达木盆地陆相盐湖主要物质来源是风化盐,阐明了柴达木陆相盐盆地的迁聚与陆-陆碰撞二次成矿效应,揭示陆相盐湖可富集钾元素根本原因,建立了青藏高原多级盐湖深盆成钾模式。(2)建立柴达木盆地西部“砂砾型”含钾卤水承袭成钾模式,指导柴西大浪滩-黑北凹地、马海等地区施工钻孔7个,几乎孔孔见矿;新增卤水型钾盐孔隙度预测资源量数千万吨,推动柴西地区累计新增氯化钾(KCl)预测资源量达数亿吨;从“砂砾型”含钾卤水中成功提取出工业级KCl产品50千克。(3)创建滇西南兰坪-思茅盆地“二层楼”钾盐成矿模式,部署的MK-3井直接揭示出侏罗系海相含钾盐层147.25米。(4)川东北固-液相钾盐调查取得显著成果。(5)利用普光气田三维地震资料进行重新解释,采用容积法估算川东北有利成钾区三叠系雷口坡组一段、嘉陵江组四-五段富钾卤水氯化钾(KCl)预测资源量达数千万吨。(6)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海相固体氯化钾(KCl)预测资源量达数亿吨,并预测轮古西地区蕴含超大型溴矿床。(7)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创新发展了我国海、陆相成钾理论。(8)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提交找矿靶区4处,新发现矿产地2处,编制1:5万基础地质图件33幅,提交矿产地质调查数据集1套,专题研究报告30余份;为自然资源管理提供相关决策咨询报告3份。(9)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组建,培养自然资源部杰出青年1人,新晋高级职称9人、工程师2人,新培养子项目负责人4人,培养博士后8人、博士生11人、硕士研究生31人;形成一支全国性钾盐及其它盐类资源综合调查科研团队;发表论文30篇,其中SCI论文11篇、EI论文4篇。
11.项目名称:川西甲基卡大型锂矿资源基地综合调查评价(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王登红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地质测量、物探、化探、钻探、槽探及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川西甲基卡开展大型锂矿资源基地综合调查评价,取得以下主要成果:
(1)建立了“多旋回深循环内外生一体化”成矿模式与“五层楼+地下室层脉组合”勘查模型,提出10处找矿靶区并进行部分验证,提交新发现矿产地2处。(2)提出适用于高原地区绿色调查的方法及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矿区环境综合评价的理论模型,创新提出“三磁一重”的物理选矿技术路线。(3)界定了“能源金属”矿产的概念,梳理了我国能源金属的主要类型。(4)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系统阐述了大型锂矿资源基地调查评价的基本内涵,深入总结了甲基卡式锂矿成矿地质特征,提出适用于高原地区绿色调查的方法及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等。(5)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为高起点绿色可持续矿业发展提供示范;开展了科普活动,发表科普文章2篇。(6)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组建,培养硕士生6名、博士生3名、博士后2名;申请提交专利4项;发表论文50余篇、科普文章2篇,出版科普读物1本。
12.项目名称:全国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遥感监测
承担单位: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项目负责人:杨金中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遥感解译、野外验证等技术方法,对全国矿产资源开发环境开展遥感监测,主要取得以下成果:
(1)查明2015年度、2016年度、2017年度全国矿产资源开发状况,分别圈定了全国的矿产疑似违法图斑12412处、12881处和8895处,相关成果在自然资源部“一张图”监管平台直接应用。(2)查明2015年度、2016年度全国矿山地质环境(含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现状及变化情况,初步圈定了因矿山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矿山环境污染区/点、矿山复绿工程点。(3)查明2016年度全国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分省上报相关矢量及统计数据。该成果作为绿色发展指数相关指标之一,首次被国家统计局采用并发布。(4)查明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全国重点矿(集)区矿产资源开发环境动态变化情况。(5)查明全国绿色矿山2015年-2017年、2017年-2018年矿产资源开发状况、矿山地质环境状况变化情况,并编制成果图集。(6)查明三江源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等4个新设国家公园所涉及自然保护区的2017年矿山地质环境现状、矿产资源开发状况。(7)查明了2012年-2017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环境现状及变化情况,编制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环境遥感监测图集》。(8)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制定了矿山环境污染的分级标准和图式图例,建立了1∶50万、1∶:400万矿山环境污染遥感监测图、矿山地质环境遥感评价图制图方法等。(9)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服务国家矿政管理工作,按年向各省厅提交分省矿产卫片遥感解译成果30套、全国重点矿(集)区动态监测报告42份、重点矿山实时监测报告11份;对国家发改委要求监测的38个违法违规煤矿建设项目实现了按月监测等。(10)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由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28人组成,其中1人入选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人才,51人晋升职称;培养研究生17人;发表科技论文61篇,出版专著5部。
13.项目名称:中国铁铜铝等资源循环调查评价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王高尚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物质流及元素流分析、生命周期分析、投入产出分析、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城市及社会经济代谢分析等技术方法,对中国开展铁铜铝等资源循环调查评价,主要取得以下成果:
(1)构建中国资源-经济-环境运行分析框架,统计了典型金属资源关键数据及参数。(2)对铁、铜、铝资源关键环节价值流、环境流关键参数指标进行统计评估。(3)开展了1949年-2016年中国房屋建筑中钢铁存量研究,定量分析建筑中的钢铁使用和回收情况。(4)开展京津冀地区房屋建筑中钢铁存量研究及驱动力分析,对未来建筑领域二次资源回收潜力做出评估。(5)开展中国国际贸易中的铁物质流研究,定量化描述了中国与世界各国间铁物质的流式、流量及流向。(6)开展物质流视角下全球含铁商品隐含碳排放跨境转移分析,为国家间碳排放责任的划分提供了依据。(7)开展了中国铜实际消费量核算,对中国进行全球治理以及承担合理的权利和义务有着实际支撑。(8)开展中国对外贸易铜物质流分析,厘定中国进出口含铜商品净进口量、分类占比情况以及中国铜对外贸易的空间格局。(9)开展了基于物质流的铝产业资源环境效率分析,分析比较了各阶段的资源效率、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情况。(10)国家及分省尺度钢铁存量研究。(11)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完成中国物质流研究框架、调查评价方法体系的构建。(12)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提交了“2010年-2015年中国铁资源实际消费量测算”专报。(13)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组建,以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为依托,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参与;培养中国矿产资源物质流领域领军人物2名、专业性人才5名,培养博士5人、硕士研究生15人;发表科技论文28篇,其中SCI 6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2篇。
14.项目名称: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综合区划
承担单位: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孟旭光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专家咨询研讨、实地调研、数学分析评价等技术方法,对全国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综合区划,取得以下主要成果:
(1)探索建立矿产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与方法体系,同时开展了全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全链条综合评价。(2)提出全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综合区划与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布局优化建议。(3)开展长江经济带(乌蒙山贫困地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区划,划定重点避让区、扶贫开发区、矿业疏解区、限制开发区和适度开发区等。(4)开展重点矿种行业发展空间布局优化评价。(5)开展矿产资源开发关键问题综合评价。(6)进一步完善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综合区划技术支撑与服务系统框架与数据库。(7)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首次系统提出我国矿产资源自然区划-经济区划-综合区划-功能区划方案等。(8)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出版《我国主要固体矿产资源开发功能区划研究》《我国矿产资源及其产业空间分析报告》《乌蒙山地区矿产资源开发扶贫空间区划》3部著作;组织开展“走近资源规划”科普成果的编写等。(9)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由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组建,主要研究人员有40余人;培养博士后2名、矿产资源规划学科建设带头人7名、矿产资源规划编制领域业务骨干10名;发表论文28篇,其中核心期刊15篇、CSSCI期刊5篇,出版著作3部。
15.项目名称:全国矿产资源潜力动态评价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肖克炎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室内综合研究和野外调查评价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对全国石墨、铟、镓资源潜力进行评价,对锰、锂、铀资源潜力开展动态评价,取得以下主要成果:
(1)建立了石墨预测模型,总结成矿规律,划分15个成矿区带。进行镓、铟资源量估算,预测铝土矿中伴生镓资源量约132万吨,优选11个有利远景区;预测伴生铟资源量7.46万吨,优选6个伴生铟有利远景区。(2)动态评价锰、锂、铀资源潜力,更新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库,相关数据已经上报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3)选择新疆火烧云、湖南香花岭-千里山、湖南湘东北等示范区进行1∶5万资源潜力评价并提交了示范区的资源量和靶区,建立了1∶5万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技术要求,依据该方法流程在湖南黄沙坪和宝山矿区的深、边部找矿实现重大突破。(4)编制了我国大宗矿产资源系列图集,总结了中国煤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土锂和非金属磷钾盐六大类矿产资源查明资源现状(截至2017年)、资源潜力,提出六大类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5)开发完成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了基于元数据的数据查询检索功能等。(6)提出我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常态化、全球化工作建议。(7)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创新发展了1∶5万矿产调查潜力评价方法和新兴战略矿产资源资源评价方法,首次编写了1∶5万矿产资源潜力动态评价指南。(8)在成果转化和有效服务方面,项目成果主要为国家矿产规划和找矿工作部署服务,同时为地方政府公司提供技术支撑;潜力评价成果及时支撑国家矿政管理和资源规划。(9)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是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成矿规律与矿产预测中心的核心团队。其中,肖克炎研究员和陈建平教授在2016年-2018年被评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和工程院两院院士,肖克炎研究员2018年被评为自然资源部领军科技人才以及“湘江学者”的荣誉称号,李楠在2019年获得中国地质学会“银锤奖”。项目培养博士后出站1名、进站2名,培养博士生2名、硕士生10名。发表论文58篇。
16.项目名称:华北克拉通及周缘关键地质问题调查与变质岩试点填图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刘福来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地质测量、样品采集、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华北克拉通及周缘开展关键地质问题调查及变质岩试点填图,取得以下主要成果:
(1)发现并查明华北克拉通赞皇与弓长岭地区3.0-2.95Ga TTG片麻岩与富钾质花岗岩的空间展布、岩石组合与物质演化。(2)系统查明了南、北辽河群的碎屑锆石年龄峰值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等。(3)在辽河群与集安群内发现古元古代高温泥砂质麻粒岩,并建立了顺时针P-T-t轨迹,重新厘定了胶-辽-吉带内存在一条长约近1000千米的古元古代高温(高压)麻粒岩相变质带。(4)在浪子山岩组内发现了古元古代巴罗型递增变质带,并查明太古宙龙岗地块与浪子山岩组之间为复合构造带。(5)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编制了《早前寒武纪中—高级变质岩调查与1∶5万地质填图方法指南》。(6)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组建。“变质地质学与前寒武纪地质” 科技创新团队,在华北克拉通形成演化、古元古代-新生代复合造山带的变质演化与造山过程、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陆块聚散与超大陆演化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并入选2018年自然资源部第三批“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工程”科技创新团队。万渝生、刘敦一、宋彪、伍家善研究员和沈其韩院士的研究成果《中国最古老大陆的时代和演化》荣获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项目有24名博士后、博士与硕士研究生参与本项目的野外地质填图和室内综合调查,其中11名研究生已获得相应的学位证书,并攻读博士研究生或参加工作;1人入选原国土资源部领军人才、1人入选原国土资源部杰出青年人才、1人入选原国土资源部优秀人才计划,1人获“银锤奖”。发表科技论文63篇,其中国际SCI论文33篇。
17.项目名称:造山带关键构造调查与试点填图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张泽明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区域地质调查、专题地质填图、剖面测量、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造山带开展关键构造调查与试点填图,取得以下主要成果:
(1)西拉木伦河蛇绿岩带杏树洼混杂岩形成于中-晚二叠世,进一步揭示西拉木伦河蛇绿岩带为古亚洲洋的最终缝合带。(2)建立了狼山地区变形历史和顺序,识别出10期变形,重建了阿拉善地块古生代晚期至新生代演化历史等。(3)首次系统地对东天山造山带星星峡群进行了详细划分,新识别出中元古代早期和新元古代早期的花岗质侵入岩,厘定了前寒武纪岩浆岩和沉积岩的三期韧性变形作用特征等。(4)建立了拉脊山地区蛇绿岩、蛇绿混杂岩、增生杂岩和构造混杂岩专题地质填图单元,建立了拉脊山增生杂岩和蛇绿混杂岩结构与组成序列;重建了秦祁昆结合部早古生代板块构造格局与原特提斯洋演化历史。(5)初步建立了秦岭造山带东段构造热事件序列;揭示出南秦岭陡岭杂岩中的新太古代片麻岩记录了2.45 Ga的变质作用等。(6)查明了浙西南地区早前寒武纪基底的组成与演化,首次识别出1.93Ga淡色花岗岩和1.85Ga紫苏花岗岩等。(7)查明云南省富宁皈朝一带不同时代地层、岩体的空间展布特征和接触关系,重新梳理了区内岩石地层单位,建立了新的地层序列等。(8)揭示出冈底斯岩浆弧的深部岩石组成、化学成分与变形特征,揭示出冈底斯岩浆弧下地壳经历了多期高级变质与部分熔融作用;初步揭示出冈底斯弧岩浆作用过程与构造机制。(9)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通过对北方、中央、华南和冈底斯-喜马拉雅造山带关键地区专题填图和综合研究成果的集成,揭示出中亚造山带东段古亚洲洋关闭时限、位置与构造演化等。(10)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总结和编写了造山带复杂构造区和混杂岩区填图方法指南;数据成果上传地质云,支撑我国地质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11)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组建,以中青年为主;项目培养硕士研究生19人、博士研究生5人,联合培养博士后2名;发表学术文章58篇,编写科普读物5篇。
18.项目名称:海岸带和大陆架地质演化调查与评价
承担单位: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刘健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钻探、测井录井、地震观测、野外地质考察、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海岸带和大陆架开展地质演化调查与评价,取得以下主要成果:
(1)完成南黄海中国隆起新近纪以来沉积地层划分,进一步证实南黄海陆架第四纪底界及第四纪内的主要地层界线,系统分析总结了CSDP-1孔、CSDP-2孔和南黄海地震地层特征,揭示了自3.5 Ma以来南黄海的海侵历史、“源-汇”过程和闽浙隆起沉降的历史。(2)精确厘定了CSDP-2孔中-古生界岩芯地层划分,确定了南黄海中部隆起地层分布特征整体受南黄海构造运动的影响。(3)开展了CSDP-2孔上古生界-中生界烃源岩评价,揭示了南黄海盆地地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等。(4)准确识别了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上古生界的岩石类型、沉积构造、岩性组合序列等特征,进一步探讨了研究区沉积环境及其垂向演化规律,建立了晚古生代的沉积演化模式。(5)编制了“1∶300万中国海域-西太平洋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和“1∶100万中国海域及邻区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7幅)”。(6)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对南黄海陆架CSDP-1孔和CSDP-2孔钻孔岩芯进行综合测试分析,首次揭示出南黄海陆架区也是中国东部陆架区第四纪地层的底界等。(7)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以板块构造理论和块体构造观点编制了“中国海域-西太平洋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和“中国海域及邻区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8)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由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组建,多家单位参与,形成4个学科业务团队;培养博士、硕士十余名;出版专著3部,发表科技论文40余篇,其中国际SCI论文15篇。
19.项目名称:渤海海岸带航空物探遥感调查及应用
承担单位: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项目负责人:张永军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航空物探测量、航空遥感测量和地面测量等技术方法,对渤海海岸带开展航空物探遥感调查及应用,取得以下主要成果:
(1)完成全国海岸带1∶50万航磁、航重基础图及位场转换处理图的编制,为解决海岸带资源环境和基础地质问题提供了丰富的地球物理信息。(2)完成全国海岸带1∶50万断裂分布图、岩浆岩分布图和基底岩相图编制,实现海岸带区域地质陆海衔接,为海岸带陆海统筹调查提供了地质依据。(3)查明海岸线的最新分布现状及其演变趋势。(4)首次较为系统地将人工海岸线划分为6种类型,养殖海岸线和建设海岸线占80%。(5)查明近40余年来围填海的分布现状、变化趋势及围而未填、填而未用状况。(6)编制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40个典型围填海工程图册。(7)对已有全国海岸带湿地、耕地、林地、草地、荒漠化的遥感解译图进行修编。(8)首次在南海海岸带不同水质海域开展了机载激光水深测量技术试验和示范应用,实现了陆海一体化地形测量和陆海无缝拼接数字高程图的编制等。(9)在唐山曹妃甸海岸带开展了时间域航空电磁示范应用,获取高精度航空电磁、磁数据,揭示了曹妃甸海岸带的海侵变化特征等。(10)新获取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曹妃甸新区、青岛蓝谷高分辨率遥感数据。(11)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首次将机载激光水深测量技术运用在我国海岸带地形陆海一体化探测;首次利用时间域航空电磁技术在我国海岸带实现了陆海一体化探测;首次编制了《海岸带机载激光雷达水深测量技术要求》(初稿)和《海岸带航空物探遥感调查方法技术要求》。(12)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编制了南通统筹区、曹妃甸、天津滨海新区、渤海跨海通道等航磁、航重基础图件、位场转换处理图件及地质解释图件,直接服务“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工程及“长江口等重点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渤海湾西部等重点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重点海域地应力观测与地壳稳定性评价”等二级项目。(13)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由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组建,人员19人,其中教授级高工4人、高级工程师5人,9人拥有博士学位;2人获得高级工程师资格,4人获得工程师资格,培养博士2名、硕士4名;发表科技论文14篇。
20.项目名称:江苏沿岸滩涂区综合地球物理调查(试点)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王大勇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物探、无人机等技术方法,对江苏沿岸滩涂区开展综合地球物理调查(试点),取得以下主要成果:
(1)获取适合砂质、硬泥质滩涂区浅层反射地震数据采集的滑动拖拽式数据采集方式和仪器的防水改造技术,集成研发了基于海事卫星和地面无线电双测控模式的低空、夜航的无人机航磁数据采集技术等。(2)划分了试点区4层第四纪地层、1层新近纪地层和1层基岩地层的主体结构,解译了地下潜水层底界、第Ⅰ承压含水层底界(半咸水)、第Ⅱ承压含水层底界(咸水)等。(3)依据试点滩涂区综合地球物理调查应用效果,总结了电磁法、地震、无人机航磁等地球物理调查有效技术和方法组合。(4)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在地震方法方面,自主研制了落锤震源;在电磁法方面,完善仪器和平台;在无人机航磁方面,改进完善了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处理软件。(5)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调查成果用于当地的工程地质层评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评估、区域稳定性评估等。(6)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组建,人员18名;项目建立了一支创新性技术团队;发表科技论文4篇,待刊待投论文3篇;项目组获取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项,申报专利1项;编写“滩涂区地球物理调查方法指南”。
21.项目名称:伦坡拉、尼玛与措勤盆地油气基础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伍新和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野外地质路线调查、剖面实测、地质调查井、电法剖面测量、分析测试等技术方法,对伦坡拉、尼玛与措勤盆地开展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取得以下主要成果:
(1)首次在尼玛盆地发现大规模地表沥青显示和油页岩。(2)通过地表、物探、钻探综合研究,初步建立了尼玛盆地南部坳陷古近系地层序列;通过岩性组合、古生物特征等将尼玛盆地古近系进一步划分为4个层段;重新认识班怒带陆相盆地的沉积环境、岩相古地理及古气候特征。(3)初步明确了盆地古近系目的层展布及断裂构造发育特征,确定出尼玛盆地主要目的层牛堡组展布特征和盆地构造格局。(4)通过钻井技术攻关,初步总结出适合高寒缺氧、地表及地下地质条件复杂高原钻井施工工艺和设备参数。(5)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对油气盆地形成演化规律进行综合研究,形成适合青藏高原陆相盆地油气成藏特点的理论和方法。(6)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通过对尼玛盆地地质调查井藏尼地1井钻井技术攻关,初步总结出适合高寒缺氧、地表及地下地质条件复杂高原钻井施工工艺和设备参数。(7)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组建,由多学科、多专业的老、中、青科技人员组成;出版专著1部;发表科技论文10多篇。
22.项目名称:松辽外围西部盆地油气基础地质调查(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陈树旺
项目概况:项目对松辽外围西部盆地开展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完成了预定的实物工作,取得以下主要成果:
(1)基本查明了调查区构造格架和目的层系分布特征、烃源岩特征,系统描述了研究区内各地层分区上古生界以来各组段的岩石组合、生物组合以及年代学特征,建立了研究区晚古生代以来的地层划分对比格架等。(2)基本摸清了各工作区块(盆地)构造及岩浆岩演化特征,明确了各研究盆地或凹陷的性质,为后续调查研究和勘探提供了基础资料。(3)在久攻不克的阜新盆地1000米以内获得日产15.3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油流的勘探突破,打开了阜新盆地80余年来油气勘探的困境。(4)在松辽盆地滨北地区取得二叠系天然气新发现,验证了东北地区石炭-二叠系具有良好的生烃能力,油气资源前景较好,为下一步勘探部署提供了依据。(5)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白城周边获得稠油发现。(6)在松辽盆地西缘的高力板-白城一带获得氦气资源的发现。(7)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松辽外围新区典型油气远景盆地剖析,认为义县组三段泥岩为中等-好烃源岩,烃源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类型及成熟度适宜,为秀水盆地的主力生油层;探索建立松辽盆地及外围火山岩覆盖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体系;基本明确东北地区石炭-二叠系古地理格局。(8)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圈定油气远景区和有利区引领油气勘探方面,优选了松辽盆地西部及外围油气勘探远景区7个、有利目标区6个,可供招标的资料包2个。(9)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组建,专业齐全、年龄结构合理;通过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讲座和研讨、组织野外考察和培训、组织成员参加各类会议学习等方式促进了人才的成长;发表学术论文40篇,其中SCI2篇、EI2篇;科普文章5篇,申报专利2项。
23.项目名称:松辽外围南部盆地群油气基础地质调查(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李永飞
项目概况:本项目采用专项地质调查、物探、钻探、测录井以及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松辽外围南部盆地群开展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取得以下主要成果:
(1)基本查明金羊盆地、凌源-宁城盆地中新元古界和侏罗系地层层序;首次在辽西牛营子地区中新元古界推覆体之下发现下侏罗统北票组地层;查明工作区中新元古界洪水庄组、高于庄组。(2)对辽西金羊盆地北部结构、断裂特征以及主要目的层的分布与厚度进行了厘定。(3)通过埋藏史、热史和流体包裹体综合研究,表明金羊盆地具有“双源三幕”油气充注特征,早白垩世为主要成藏期;证实油源分别来自于下侏罗统北票组与中新元古界烃源岩的贡献。(4)在辽西火山岩覆盖区及构造复杂区首次应用运用广域电磁法,并取得良好的适用性。(5)通过新老二维地震测线联合解释,在金羊盆地共识别28个有利圈闭。(6)辽阜地1井沙海组下段水下扇中见可疑油层2层。(7)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在辽西火山岩覆盖区及构造复杂区首次应用广域电磁法剖面测量,并取得良好适用性。(8)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提交的各年度阶段性成果报告及附图、附件,为辽河油田在工作区已有矿权区块内继续开展研究与勘查工作提供了大批可靠的基础数据;火山岩覆盖区山地二维地震采集方法应用于油公司矿权区勘探。(9)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组建;项目培养3名青年业务骨干(项目副负责人、子项目负责人),培养了1名博士,2名硕士;先后承担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4项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科技论文40余篇。
24.项目名称:鄂尔多斯及周缘盆地群油气基础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李玉宏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地面地质调查、物探测量、油气化探、样品分析和专项地质调查评价等技术方法,对鄂尔多斯及周缘盆地群开展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取得以下主要成果:
(1)提出壳源氦气弱源成藏理念,总结了找矿模型,认为渭河盆地水溶氦气广泛存在,游离态富氦天然气局部富集。(2)探索了富氦天然气地质-物-化探调查方法。(3)明确了渭河盆地秦岭北缘断裂带和渭河断裂带是氦气富集有利区带,圈定了华州-潼关等3处氦气资源远景区和渭南-固市油气资源远景区。(4)调研了国内外典型富氦天然气藏特征,拓展了柴达木盆地北缘、银额盆地等地区富氦天然气找矿线索。(5)提出“弱源-深埋(烃源岩)-晚熟-断陷盆地,优势运移通道附近是寻找中浅层油气有利区”的地质认识,并得到河套盆地在吉兰泰凹陷和临河坳陷近期勘探验证。(6)编制了鄂尔多斯及周缘地区跨矿权沉积相图。(7)在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方面,创新氦气成藏理论、探索调查评价方法;提出壳源氦气弱源成藏理念,总结了富集机理;探索了富氦天然气地质-物-化探调查方法;总结了鄂尔多斯周缘盆地油气调查新思路等。(8)在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方面,积极服务地方政府与油气企业,支撑全国首个氦气矿权出让;编制的《渭河盆地氦气资源远景分析报告》得到了陕西省的高度重视,华州-华阴区块成为我国首个成功出让的氦气探矿权区块等。(9)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项目团队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组建,技术人员11人;项目初步培养油气基础地质学科带头人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各1人;发表学术论文36篇、科普文章2篇。
25.项目名称:武陵山地区下古生界海相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陈科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野外地质调查、地震勘探、地质调查井钻探、实验测试分析及综合研究等技术方法,对武陵山地区开展下古生界海相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基本查明武陵山地区页岩气地质条件。(2)发展复杂构造区油气页岩气成藏理论认识与勘查技术方法。(3)创新性提出盆地外复杂构造区页岩气形成富集的理论认识。(4)形成一套适用于武陵山地区的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评价技术,建立鄂西灯影组储层二维地震综合识别方法。(5)优选9个页岩气远景区,其中4个为有利区;论证7口页岩气参数井,其中2口获得页岩气发现,论证2口常规油气参数井,分别发现白云岩储层常规气。(6)1人获得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地质人才称号,1人入选国土资源部杰出青年人才计划,1人获得第十六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武陵山基础地质调查团队获得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青年榜样”团队荣誉称号。
26.项目名称:滇黔桂地区上古生界海相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石砥石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野外调查、资料开发、物探、钻探、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滇黔桂地区开展上古生界海相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建立了多个探矿权空白区的页岩气野外地质剖面,优选出下一步可供勘查的目标层。(2)厘定了不同地区目的层系富有机质泥页岩展布特征,系统获取了不同地区目的层泥页岩关键地质参数。(3)论证实施了4口地质调查井,其中云宁地1井首次在康滇古陆以西泥盆系钻获稳定天然气流;解决了滇黔桂重点地区油气勘探的关键问题,推动了滇黔桂地区油气勘探的理论和方法进步。(4)利用广域/时频电磁法优选了富有机质页岩的有利层段;探索形成了复杂构造区和覆盖区的二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建立了南方复杂构造区有利相带预测方法;以云南宁蒗地区为试点,探索形成了复杂地区页岩气有利区优选方法;形成了一种基于模糊矩阵的页岩气多因素选区评价方法。(5)优选5个页岩气远景区,编制了资料包,支撑了新一轮页岩气招标工作;云宁地1井在盆地边缘钻获稳定天然气流,引起油气公司高度重视。(6)项目团队晋升副高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培养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1人。
27.项目名称:下扬子地区古生界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郑红军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路线地质调查、物探、钻探、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下扬子地区开展古生界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基本查明主要工作区中生界三叠系、古生界二叠系、志留系、奥陶系、寒武系富有机质泥页岩成藏地质条件,分别在4套层系获得“三气三油”重要新发现。(2)圈定了10个远景区,优选了6个有利区,初步评价了远景区古生界主要目标层的远景资源量。(3)明确了逆冲推覆带下盘、冲断后缘洼陷以及稳定结晶基底周缘为构造相对稳定区,实现了“动中求静”的认识突破。(4)通过地震地质一体化处理解释和有利目标综合分析技术,支撑了复杂构造区页岩气构造保存条件研究。(5)提出下扬子复杂构造区“四元保存”成藏地质认识;形成了以地震含气异常检测、重磁电震井三维地质建模技术为特色的下扬子复杂构造区页岩气甜点预测技术系列。(6)项目成果支撑了部省合作皖江经济带综合地质调查项目示范和成果发布,为地方政府和社会企业提供了基础资料和地质科技支撑服务;支撑了南方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工程及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部门工作部署。(7)培养了4名青年业务骨干(项目副负责人、子项目负责人);获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2017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一等奖、2019年度地质调查十大进展三等奖。
28.项目名称: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气战略选区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汪正江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钻井、录井、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四川盆地开展龙马溪组页岩气战略选区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云大地3井获滇东北页岩气调查新发现。(2)云大页1井获滇东北页岩气调查重要发现,对支撑乌蒙山区脱贫攻坚战略具有重要意义。(3)从川滇黔邻区的主要构造保存单元中优选页岩气有利目标区5个,提交有利勘探区块资料包3个。(4)建立滇东北复杂构造区页岩气选区评价参数体系及富集模式,重建了荥经坳陷五峰-龙马溪期沉积古地理。(5)优选一批页岩气有利区,引导和推动滇东北及邻区页岩气调查与勘探投入约2亿元。(6)项目组成员晋升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2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项;发表相关科技论文30篇,出版专著3部,申请发明专利2项。
29.项目名称:武陵山下古生界页岩气战略选区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包书景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野外地质调查、老井复查、地震资料分析、参数井、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武陵山开展下古生界页岩气战略选区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优选评价出有利区13个、目标区4个。(2)论证实施鄂阳页1井,取得了鄂西地区陡山沱组和牛蹄塘组页岩气调查重大发现。(3)部署实施的鄂宜参1井、鄂宜参2井分别在寒武系和震旦系获得页岩气、常规天然气重要发现。(4)部署钻探的陕南页1井、皖页1HF井实现了新区新层系页岩气调查重大发现。(5)首次开展鄂西地区震旦系、寒武系和志留系“三位一体”页岩气资源评价,有力推进了鄂西页岩气示范基地建设,初步形成了长江经济带页岩气勘查开发新格局。(6)创新形成“深水沉积优质页岩是物质基础,热演化程度是必要条件、良好的构造保存条件是关键因素”复杂构造区页岩气富集保存地质理论认识,创建了“古隆起控藏”页岩气成藏模式和“地质条件、技术经济、生态环境”三位一体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体系。(7)创新提出页岩气“走滑/滑脱断裂+热液改造”页岩气破坏模式。(8)评价优选了湖北长阳、湖北点军和湖北远安3个页岩气区块,有力支撑了油气体制改革和企业页岩气勘查开发;加快推进了长江经济带页岩气勘查开发新局面的形成。(9)获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科技特等奖1次,2016~2018年连续被评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10)项目负责人包书景入选国土资源部科技领军人才开发和培养计划,被评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卓越地质人才并被授予“李四光学者”称号。
30.项目名称:滇黔桂上古生界页岩气战略选区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苑坤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野外地质调查、老井复查、测井资料解释、钻井勘探、油气层测试、样品采集与测试分析以及综合研究等技术方法,对滇黔桂开展上古生界页岩气战略选区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黔紫页1井石炭系取得重要页岩气发现。(2)鄂建页1井二叠系取得重要页岩气发现,大隆组和孤峰组有望成为鄂西地区页岩气勘查新层系。(3)提出适合滇黔桂台-盆相间的复杂沉积环境的页岩气战略选区评价体系。(4)总结提出滇黔桂地区台盆相带过渡沉积模式,圈定有利相带分布范围。(5)分析了影响滇黔桂地区上古生界页岩气保存条件的关键因素,并形成了滇黔桂地区页岩气保存条件评价方法。(6)提出了滇黔桂地区二维地震存在的问题及攻关思路。(7)通过鄂建页1井单井评价,分析建始地区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总结了鄂西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8)探索了鄂西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富集主控因素。(9)滇黔桂页岩气战略选区评价方法有效指导上古生界重大发现,台-盆相间过渡模式拓展滇黔桂地区页岩气找矿思路。(10)钻井施工所获取岩芯资料有效服务了各相关单位及科研机构,提出了滇黔桂地区二维地震采集、处理、解释的新认识。(11)培养卓越人才1名、优秀人才1名,基本形成一支有战斗力的页岩气调查评价队伍;形成专利3项,发表科技论文10篇、科普文章2篇。
31.项目名称:涪江流域1∶5万环境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谢忠胜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遥感解译、地质调查测量、物探、钻探、槽探、抽水试验、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涪江流域开展1∶5万环境地质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查明流域内主要城市规划区、生态脆弱敏感区、重大工程建设区的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及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2)建立了震区泥石流灾害演化趋势预测模型及基于风险管控的小流域泥石流灾害防治技术各1项,形成了小流域泥石流灾害分期治理方法1项。(3)提出了基于土地潜力和灾害风险两个指标的泥石流灾损土地风险评估及利用模式。(4)提出了上中下游不同区域合理开发利用地质资源和保护地质环境的具体措施和建议。(5)总结了震区泥石流演化控制条件,建立了震区泥石流灾害演化趋势预测模型及基于风险管控的小流域泥石流灾害防治技术各1项,形成了小流域泥石流灾害分期治理方法1项。(6)编制的《涪江流域地质环境图集》《江油市城市规划应急水源地可行性报告》《涪江流域1∶5万环境地质调查支撑服务遂宁市环境地质调查报告》等受到好评。(7)形成泥石流灾害防治技术研发团队,1人获评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地质人才;发表科技论文16篇,申请专利3项,成功申请并实施青年科学基金1项。
32.项目名称:长江经济带活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吴中海
项目概况:项目对长江经济带的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黔中和滇中等重要城市群或经济区,以及跨江通道、内陆核电站、高速铁路和大型水电站等开展活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查明区域主要断块晚新生代的水平与垂直运动方式及构造应力场状态,厘定长江经济带主要活动断裂带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2)完成江苏扬州、江西九江-瑞昌和重庆黔江区等重要城镇的1∶5万活动构造与工程地质综合调查2360平方千米。(3)重点分析与评价了长三角10条重要活动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特征及其对重要城镇的影响。(4)综合编制了长江经济带1∶100万和长江中游与长三角等重要城市群1∶50万活动断裂分布图,以及一些重要城镇区的1∶5万活动构造图和工程地质图等系列图件。(5)完成长江经济带中东部主要城市群的地壳稳定性综合评价,探讨了活动断裂与人类工程活动之间的互馈作用等问题。(6)获得古长江演化新认识;形成长江经济带西部岩溶山区重大崩塌滑坡灾害机理新认识;利用微地震观测和震源机制解分析方法限定长江经济带中-东部地区的现今地震活动性与构造应力场;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长江经济带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与变形场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影响;开展三峡工程蓄水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通过应用饱和-非饱和理论对凉水井滑坡进行稳定-非稳定流渗流数值模拟分析,得出库水位变动对滑坡地下水渗流场及堆积层滑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7)云南程海-宾川活动断裂与地震滑坡调查研究成果资料有效应用服务于攀大高速永胜-宾川段的工程选线与勘察设计;“九江市长虹东大道2处滑坡灾害对国家电网干线造成潜在威胁”调查简报得到各级部门高度重视。(8)人才梯度合理,项目副负责人李滨研究员2018年获第三届“谷德振青年科技奖”。
33.项目名称:四川西昌等城镇和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区工程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周洪福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地面调查、遥感解译等技术方法,对四川西昌等城镇和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区开展工程地质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系统调查、梳理、总结安宁河断裂带演化过程、空间展布、活动性、分段特征、历史地震情况。(2)全面调查安宁河活动断裂附近大型和特大型滑坡发育分布特征,分析滑坡距安宁河东支断裂和西支断裂直线距离内在耦合关系。(3)分区、分层次开展安宁河断裂带不同区域、不同地震工况条件下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4)编制多张不同比例尺图件,为地方政府防灾减灾提供基础地质资料。(5)识别和对比了溪洛渡水电站库区岸坡结构以及蓄水前后岸坡变形破坏和灾害发育情况。(6)改进适应金沙江环境特征的InSAR技术手段,配合光学遥感解译和地面调查,识别白鹤滩库区地质灾害发育分布情况。(7)揭示断层破碎带和滑带土动力特性,为不同烈度工况条件下斜坡和隧道围岩定性评价提供依据;通过自研物理模型试验装置,辅以相应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模拟分析地震工况下大型隧道围岩和边坡破坏规律和破坏模式。(8)调查了国家铁路大动脉-成昆铁路复线西昌-米易段活动断裂特征以及受地震、地质灾害威胁情况,分析活动断裂对隧道进洞口边坡垮塌影响,为成昆铁路复线顺利建设以及杨家湾隧道早日复工提供科学依据和地质资料;编制《支撑服务石棉县城规划建设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建议》《冕宁县城及周边地区规划建设地质安全保障建议》专题报告及相应附图,及时提交给地方政府部门使用。(9)团队成员获得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英才”“先进个人”、第十五届中国地质学会青年科技奖“银锤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34.项目名称:乌蒙山区北部城镇地质灾害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葛华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遥感解译、地面调查、工程地质测绘、钻探、山地工程与物探、试验测试等技术方法,对乌蒙山区北部城镇开展地质灾害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查明了乌蒙山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2)提出了乌蒙山红层区和碳酸盐岩区崩滑灾害变形破坏模式和形成机理。(3)开展了图幅区、重点城镇、乌蒙山全区不同尺度的地质灾害评价与编图,并提出分区防灾减灾对策建议。(4)探索形成了山区城镇地质灾害精细化调查与风险评价的技术方法;研发了“城镇地质灾害数字化应急响应与决策系统”。(5)促进了乌蒙山区北部红层地区和碳酸盐地区地质灾害的机理认识水平;完成了乌蒙山区北部重点城镇精细化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价。(6)为金沙江白格滑坡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提供有效支撑。(7)1人入选第十二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分别获得成都地质调查中心首批“骨干人才”“培育人才”称号。
35.项目名称:渝东北山区城镇地质灾害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杨秀元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遥感解译、地面调查、地质测量、工程地质钻探和岩土取样测试等技术方法,对渝东北山区城镇开展地质灾害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查明了6个图幅地质灾害问题,总结了区域地质灾害类型和灾害现状。(2)由点到面总结了区域地质灾害发育条件和孕灾背景。(3)在图幅评价基础上对重点城镇危险性和风险开展评价。(4)总结了机载雷达和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和成效。(5)总结了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调查评价上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堆积层滑坡勘查精度。(6)成果及时提交地方地质灾害防治管理部门;参与应急调、排查,有力支撑灾险情处置,获得地方政府的高度评价;工程地质钻孔数据及时与地方地质环境监测站共享,完成地质调查评价数据库建设。(7)培养优秀地质人才1人,调查评价、综合地球物理勘探应用、遥感地质信息解译、地质条件控灾效应等方面的业务骨干6人;在中国地质调查局2017年水工环图件展评和2018年西南地区水工环地质调查原始资料展评中获评优秀。
36.项目名称:大巴山区城镇地质灾害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张勇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遥感解译、工程地质和地质灾害调查、地形测量、物探、钻探、槽探、岩土测试、野外监测、InSAR技术、无人机航拍等技术方法,对大巴山区城镇开展地质灾害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查明了大巴山区地质灾害孕灾地质背景和分布规律,系统总结了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综合成灾模式。(2)完成了6处重要城镇1∶1万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编制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成果图件6套。(3)集成大巴山区前期调查成果,编制完成1∶25万任河流域和大巴山区灾害地质综合成果图件3幅。(4)建立了大巴山区缓倾顺层岩质滑坡和浅表层滑坡早期识别、监测预警方法体系;研发滑坡快速锚固工法、岩质滑坡应急快速锚固技术、多滑面岩质滑坡全孔连续测斜仪等并示范应用。(5)完成了1∶5万大巴山区城镇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建设。(6)细化了大巴山区红层缓倾顺层岩质滑坡演化阶段判别,建立了斜坡演化阶段划分定量评估模型及红层地区缓倾顺层岩质滑坡早期识别技术方法;揭示了变质岩地区降雨诱发浅表层滑坡的成因机理,建立了基于物理力学过程的降雨诱发浅表层土质滑坡预警模型。(7)全力打造“五纵五横”+“311工程”防治体系,构建了“人防”+“技防”地质灾害防治“巴中模式”;系统分析了大巴山区6类降雨雨型下红层滑坡的形成机理、临界条件与预警判据,建立了精细化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系统服务地方防灾减灾;编制完成《巴中市黄石旅游区地质环境调查与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图集》,节省城镇用地指标200多亩。(8)建成川东红层滑坡灾害野外观测与防治技术实验基地;1人获评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地质人才。
37.项目名称:藏东南重要城镇和交通干线地质灾害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王军朝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遥感影像解译、工程地质测绘、地质灾害调查、工程地质勘查与试验、三维激光扫描和无人机航空影像等技术方法,对藏东南重要城镇和交通干线开展地质灾害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完成林芝市川藏公路沿线1∶5万第四系分布,在前人资料基础上细化了调查区冰川编目;查明了国道318沿线和重要城镇的地质分布规律,获得了最新的地质灾害详尽数据。(2)建立藏东南地区冰川泥石流的易发性与危险度评价模型,编绘了全区段的泥石流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图及单沟泥石流易发性评价。(3)逐步完善了该区冰碛物的堆积形貌、分布特征、物质组分及地质灾害发育分布情况等特征,扩充和初步验证了冰碛物主要物理力学参数的数值范围。(4)确定影响溃决洪水峰值流量的5个主要因子,得到涌浪条件下冰碛湖溃决洪水峰值流量的预测计算公式。(5)建立帕隆藏布江流域冰碛物物理力学指标体系。(6)积极参与各项应急排查;积极参与防治方案与防灾规划编制,得到部局及地方的充分肯定;《国道G318(林芝段)地质灾害调查研究成果图集》支撑了川藏铁路建设工作。(7)1人获得工艺所首批地质科技人才—项目骨干人才称号,并申报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项青年基金项目完成结题验收,申请获批青年基金项目1项。
38.项目名称:乌蒙山连片贫困缺水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潘晓东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遥感解译、地面填图、剖面测量、地下水动态监测、地下水示踪试验、洞穴探测、物探、水文地质钻探等技术方法,对乌蒙山连片贫困缺水区开展1∶5万水文地质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查明乌蒙山区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补径排特征,新划定7个具有重要供水意义的含水层位。(2)提出区内地下河、岩溶大泉出露特征和成因机制,制定了乌蒙山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区划。(3)获取评价乌蒙山区地下水资源的水文地质参数,评价乌蒙山区47个四级流域单元地下水资源量。(4)实现钻井找水定井成功率大跨越,创新三维水文地质立体结构图成果表达方式。(5)实施钻井等地下水开发示范,解决乌蒙山区超过14万缺水群众饮水困难问题,为20余处重点扶贫产业和移民搬迁提供水源保障;评价云南彝良典型地块地热资源,实施1口地热井,获偏硅酸含硫化氢的锶矿泉水;水文地质调查成果服务于大方县和水城县2处饮用水水源地建设。(6)培育了3支专业水文地质调查队伍;2017年,潘晓东、邓国仕获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邓国仕获评中国地质调查局第三届十大杰出青年。
39.项目名称:伊犁河谷西部平原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赵振宏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水文地质测绘、物探、钻探、抽水试验、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伊犁河谷西部平原区开展1∶5万水文地质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伊犁河谷是天山山脉中一个大型山间断陷谷地,新生代以来构造沉降强烈,巨厚的第四系被沉积,为地下水的赋存提供了地质条件。(2)地下水流系统循环模式多样,多具有双层或三层循环结构多次转化特点,多种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伊犁河谷西部平原区地下水更新能力强,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水质普遍较好。(3)规划6处远景水源地,为霍尔果斯、清水河、三道河、可克达拉市、伊宁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和新建城市提供应急和近中期生产生活水源。(4)系统总结山间河谷型地下水流系统结构与循环模式,对丰富西北大型盆地地下水流系统理论具有创新性认识。(5)聚焦丝路经济带建设,急霍尔果斯边贸经济圈之供水急需,圈定远景水源地6处;施工完成了13眼探采结合井,解决了万余群众饮水困难,提高了农田水利标准。(6)培养硕博研究生12名,发表科技论文14篇。
40.项目名称:青藏高原川藏铁路沿线重点城镇1∶5万水文地质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李颖智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遥感解译、地面调查、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钻探、水文地质试验、样品采集与分析、地下水动态观测、专题研究等技术方法,对青藏高原川藏铁路沿线重点城镇开展1∶5万水文地质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编制了青藏高原水资源图,可为区域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水资源基础数据。(2)基于LandSAT8卫星数据分析,2016年青藏高原冰川面积49873平方千米,近50年来已减少了15%,湖泊(大于200 米)面积4.97万平方千米。(3)将冻融过程划分为融冻期、融化期、冻融期、冻结期4个阶段。(4)编制了川藏铁路沿线拉萨-林芝段水文地质图,区内地下水资源丰富,空间分布极不平衡,开发利用程度低。(5)近50年来,拉林铁路通过的雅江中游风积沙堆积范围变化不明显,对铁路安全运行影响较小。(6)拉林铁路沿线地区河谷区表现为“总体地貌汇水、局部构造控水”,可分为基岩山地型、山区支谷型、河谷平原型3种地下水补径排模式。(7)查明了拉萨市区、桑耶镇、桑日县城3个重点城镇水文地质条件,区划了地下水类型和富水性等级。(8)在拉萨河与堆龙曲交汇处钻获褐红色泥质卵石隔水层(Q2),初步构建了拉萨市河谷平原区第四系空间结构。(9)计算了拉萨市河谷平原区、桑耶镇-阿扎乡地区、桑日县城及周边地区地下水天然资源量。(10)构建了拉萨市河谷平原地下水水质模型。(11)综合研究显示,拉萨市河谷区土地利用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地下水均衡项的变化驱动了河谷区地下水循环模式的演化;优化高原河谷区水文地质勘查技术方法组合,总结了遥感解译、地球物理勘察、地下水分段抽水、高寒区地下水监测方面的应用成果。(12)成功实施探采结合井15眼,可为10万人提供水源保障,直接为约3000万元产业投资提供生产水源;圈定富水地段7处,发现一项以上化学成分达到矿泉水指标值的水点30多处;参与金沙江白格滑坡堵江事件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及雅鲁藏布江加拉村泥石流堵江事件的应急处置。(13)1人入选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库;发表学术论文13篇。
41.项目名称:滇黔桂岩溶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罗为群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等技术方法,对滇黔桂岩溶区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查明云南、广西、贵州工区土壤养分地球化学综合等级主要以二等(丰)和三等(适中)为主,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综合等级以一等无污染风险和二等风险可控为主。(2)云南、广西、贵州工区的表层土壤碳量分别为8205.3万吨、5737万吨和654万吨,有机碳储量分别为7276.9万吨、4582万吨和577万吨。(3)发现富硒土地17594平方千米,圈定绿色富硒土地28处、富锗土地15处、富硒-富锗土地8处、富锌土地2处,提供可供直接开发利用的绿色特色耕(园)地资源基地7处。(4)文山市、丘北县两个县市的面源污染防治区域可划分为自然调控区、生态综合修复区以及N、P流失控制区。(5)建立了5种地下水开发利用示范模式。(6)首次系统查清了丹寨县南皋乡、兴仁镇、龙泉镇、长青乡及杨武镇的地质遗迹资源。(7)对典型生态文明村寨建设、丹寨县生态地质环境整治与保护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功能区划分。(8)开展八宝水稻、三七与土壤、水地球化学关系的适宜性研究并制定种植区规划;初步认为土壤有效P可作为研究三七连作障碍的地球化学重要因子之一;查明了滇黔桂岩溶区岩石-土壤-农作物镉、硒元素的迁移富集规律。(9)制定八宝水稻、三七种植区规划及安全开发利用建议,支撑左右江革命老区(文山市、丘北县、广南县)经济发展;圈定集中连片绿色食品产业基地12处,建成10个火龙果标准化种植核心示范基地,实施地表水-地下水综合调蓄利用示范工程4处;成功解决甲石村村1000人、2000头大牲畜饮用水源和2000亩农田灌溉水源。(10)培养广西高层次人才1名、国土资源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1名,建立地质资源综合调查研究团队1个;成果获得了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省部级奖6项,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科技十大进展3项。
42.项目名称:全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赵传冬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地球化学方法,对全国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在1992~1995年建立的中国土壤环境质量地球化学监控网络基础上,建立了由995个监测点构成的全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控网络,对1992~2015年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变化状况形成了初步认识和基本判断。(2)采用“分层错列非平衡套合采样模式”,建立起湘江流域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网络、长江三角洲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网络、珠江三角洲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网络、京津冀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网络、东北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网络,查明了土壤环境质量变化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3)编制了“中国土壤环境质量变化状况调查报告(2017年)”“湘江流域土地质量变化状况调查报告(2018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质量变化状况调查报告(2018年)”等,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土地质量变化警示报告和防治对策建议。(4)研制了18个代表我国主要平原区与商品粮生产基地的土壤及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标准物质。(5)配置了29.75万件标准控制样;初步构建了地球化学样品分析质量验收监控体系。(6)组织开展全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从多方面为土地地球化学调查工程实施提供支撑。(7)总结了国家级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的关键技术、重点地区级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的关键技术、土地质量变化趋势预测的关键技术。(8)搭建土地地球化学调查工程的成果交流平台。(9)通过创新合作研究新机制,带动全国近800人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队伍。
43.项目名称:西藏多龙矿床技术经济与环境综合评价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赵元艺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野外采集岩芯、室内实验测试等技术方法,对西藏多龙开展矿床技术经济与环境综合评价。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查明了多龙矿床的环境地质背景、水土生态环境背景,建立了斑岩型与斑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的地质环境属性模型,针对“藏北地区未开发矿床是否有开发价值”提出进行技术经济与环境评价的一整套方法。(2)构建了矿床绿色开发指标体系。(3)研究了多龙矿床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并设计了多龙矿床的开发利用方案。(4)建立了资源绿色开发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对多不杂和荣那矿床进行了试点评价。(5)开展煤炭资源承载能力评价,认为我国煤炭资源承载状态处于Ⅱ、Ⅲ级区。(6)提出矿床环境属性的一整套理论与研究方法。(7)提出了矿床绿色开发的技术经济与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了评价模型,综合评价认为多龙矿床可以开发,环境修复成本可接受。(8)2人获得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优秀毕业论文奖;1名硕士研究生获得第13届全国矿床学术会议优秀报告奖,1名硕士研究生获第14届全国矿床学术会议优秀报告奖。
44.项目名称:秦岭及宁东矿产资源集中开采区地质环境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徐友宁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遥感解译、地面调查、旋翼无人机航测、样品采集、高精度GPS地表岩移动态监测、钻探、槽探及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秦岭及宁东矿产资源集中开采区开展地质环境调查。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查明了金堆城-黄龙铺钼矿带、山阳-商南钒矿带、旬阳铅锌汞锑矿以及宁东煤矿集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分布及其危害。(2)开展了山地金属矿山隐蔽性滑坡地质灾害的识别方法、山地金属矿山采空塌陷地质灾害链形成机制与断链关键方法、沟谷水动力条件下矿渣型泥石流起动机理等研究。(3)探索形成了旋翼无人机机载雷达地表变形监测技术、土壤重金属污染红外光谱监测技术、矿山水土环境放射性调查方法以及含有毒重金属的尾矿沙安全利用技术方法等。(4)提出了源头保护矿山地质环境的新理念、法规政策及监管建议等。(5)在矿山地质环境防治理论创新、秦岭山地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宁东采煤塌陷形成机理研究等方面均有创新和进步。(6)先后为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西藏自治区提交有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紧急管理办法、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对策建议4份,调查成果直接服务于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工作;编写小秦岭、青藏高原地质调查专报2份,中国地质调查局采纳了《建议加大小秦岭金矿区水土重金属污染及泥石流综合治理》地质环境调查专报。(7)徐友宁获得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地质人才”称号,入选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专家库专家、国土资源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评审专家;于国强获中国地质学会“银锤奖”。
45.项目名称:全国地质构造区划与区域地质调查综合集成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李廷栋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室内综合研究、野外调查补充、编图、数据库建设等技术方法,对全国开展地质构造区划与区域地质调查综合集成。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完成了云南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三江地区等7个跨省区的区域地质志编制。(2)完善了《中国区域地质志工作指南》,提交技术方法与标准1份。(3)提出了我国中-新元古界划分对比新方案和太古宙地壳演化的新认识,在全国大地构造划分、构造-地层区划、中国北方造山带花岗岩时空演化等方面取得了原创性成果和突破性进展。(4)构建了洋板块地质的新思想及新方法,开展了洋板块地质试点研究。(5)首次编制了海域区域地质志,开展我国东部海域和南部海域的区域地质综合研究。(6)开展了长三角、环渤海等重要城市群的地下水资源评价、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城市地质调查成果的综合研究。(7)在洋板块地层系统、蛇绿岩和蛇绿混杂岩等综合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洋板块地质的新思想。(8)公开出版发行湖南、海南等10个省(市、自治区)地质志;地质志项目成果实现了基于“地质云”下载和浏览,目前已被60多个产学研单位和管理部门广泛应用,被评为2018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十大进展。(9)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形成了高素质的综合研究与地质编图科研群体;培养了年轻技术骨干20人,“金锤奖”和“银锤奖”获得者各1人、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地质人才”1人、省级地质专家10人。
46.项目名称:大庆齐家-古龙地区页岩油气战略调查与评价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杨建国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参数井钻探、录井、测井、油气性测试、物探、测试分析等技术方法,对大庆齐家-古龙地区开展页岩油气战略调查与评价。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部署的3口页岩油参数井均获得工业油流,实现了泥页岩储层页岩油战略调查的重大突破。(2)初步形成陆相页岩油地质理论认识,提出了松辽盆地页岩油储层识别标志和划分标准,重新计算了齐家-古龙凹陷页岩油资源量。(3)初步形成了陆相盆地页岩油勘查技术体系,探索了适用于泥页岩地层的取芯技术等。(4)在五方面提出页岩油地质理论创新,即松辽盆地页岩油储层识别标志和划分标准,松辽盆地北部页岩油目标优选及综合评价体系,初步建立松辽盆地页岩油赋存机理与主控因素地质理论,提出页岩油主要发育在深湖区泥页岩储层的新认识,优选了页岩油资源量计算方法及计算参数,重新计算资源量,在钻探技术、试油压裂技术、微地震监测技术、地震处理解释技术、分析化验技术等五方面实现页岩油勘查技术创新。(5)成果获评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2017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对国内陆相页岩油勘查开发具有引领示范作用。(6)获评中国地质调查局杰出地质人才2人、优秀地质人才1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论文6篇。
47.项目名称:陕东-晋西地区气钾兼探战略调查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彭渊
项目概况:项目以鄂尔多斯中东部、晋冀地区为重点,针对华北石炭系-二叠系页岩气和奥陶系马家沟组钾盐,利用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开展页岩气、钾盐地质条件综合研究,预测有利分布区和钻探靶区;开展钻探验证并获取可靠地质工程参数,评价资源潜力,为华北石炭系-二叠系海陆过渡相新区新层系页岩气突破和奥陶系钾盐调查的新进展提供科学支撑。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华北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本溪期-山西期,多发育(扇)三角洲、障壁岛、潟湖、滨-浅海等海陆过渡相沉积体系,其中潟湖-潮坪及三角洲分流间湾环境为暗色有机质泥页岩分布有利相带。(2)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纪盐盆马五6亚期总体表现为“两坳一隆”的构造格局,其内部存在多个受同沉积断裂控制的、相对活动的次级盐凹,为可能的海相钾盐成矿提供了足够的可容空间和有利构造区位。(3)优选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沁水盆地、渤海湾盆地临清坳陷西部等页岩气远景区3处、页岩气有利目标区2处。(4)基本形成一支专业配置合理、年龄结构恰当、业务素质优良的“气钾兼探”与多矿种综合勘查科研团队。
48.项目名称:全国2017年新增的矿山恢复治理状况监测
承担单位: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项目负责人:王晓红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资料收集整理、遥感、GPS、GIS及野外调查等技术方法,对全国2017年新增的矿山开展恢复治理状况进行监测。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查明全国2017年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2)查明全国矿产资源开发占损土地状况、恢复治理情况;首次摸清我国单个有证矿山的矿山地质环境现状。(3)查明国家级自然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变化情况,编制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环境遥感监测图集》。(4)查明辽宁省瓦房店市等5处滨海湿地变化情况。(5)建立了新增矿山恢复治理状况遥感监测技术流程,编写了“矿山恢复治理状况遥感监测技术要求”。(6)滨海湿地的调查成果得到韩正副总理的批示;服务国家统计局绿色发展指数统计工作、国家发改委煤矿采空塌陷治理示范区工作、全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自然保护地的监督管理。(7)项目团队17人晋升职称/职务,联合有关高校培养了24名研究生;发表科技论文13篇,其中6篇中文核心、1篇EI检索。
49.项目名称:松辽盆地核心目标区页岩油参数获取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项目负责人:公繁浩
项目概况:项目采用含油气测试等技术方法,对松辽盆地核心目标区开展页岩油参数获取。
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松辽盆地北部陆相泥页岩油水平井分段压裂成功,实现微地震监测的压裂效果评价。(2)松页油2HF井试油获高产工业油流,获取古龙凹陷关键地层参数和流体性质。(3)吉页油1HF井实施陆相泥页岩储层21段分段压裂成功。(4)吉页油1井试油获得高产工业油流,获取了长岭凹陷关键地层参数和流体性质。(5)松页油2HF井通过微地震监测,获得储层改造规模,评价了储层改造效果。(6)查明了松辽盆地页岩油富集的主控因素,建立了一种适用于陆相泥页岩水平井地层含油气测试的工艺,总结摸索出了适用于松辽盆地陆相泥页岩油“三缓两保一等”的试油工序。(7)松页油2HF井正式移交中石油大庆油田公司,探索总结出了公益基础先行-商业开发跟进-技术示范推广的成果转化模式。(8)培养了一支集石油钻探跟踪、录井及测井分析、压裂施工、抽汲试油作业为一体的综合型专业队伍;培养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人才1人、业务骨干若干人。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