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揭晓

2020.11.27 中国矿业新闻网   

中国地质学会第十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近日在京揭晓。经过严格的评选程序,15位优秀的青年地质科技工作者脱颖而出。

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分设地质科技研究者奖、野外地质工作者奖、教师奖。此次评选的15名获奖者中,南京大学唐朝生等7位同志获地质科技研究者奖;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大队胡彩萍等7位同志获野外地质工作者奖;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刘华同志获教师奖。

黄汲清是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地质学会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是我国青年地质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荣誉奖之一,这一奖项主要奖励45岁及以下,在地质科学领域有创造性科学成就或在地质勘查及地质教育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地质工作者,该奖项已在社会上产生良好影响。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每两年颁发一次。

(获奖者名单如下)

中国地质学会第十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地质科技研究者奖

唐朝生,1980年10月出生,地质工程专业,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现任南京大学教授、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质工程教研室主任、南京大学地球环境计算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先后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支撑计划、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20余个,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陈嘉庚青年科学奖、中国地质学会金锤奖、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首届谷德振青年科技奖和中国产学研创合作创新成果奖等。发表学术论文190余篇,其中SCI论文70余篇。围绕“极端干旱气候作用下土体工程性质响应及灾变机理”,取得一批创新性成果:阐明了极端干旱气候作用下土体水分的蒸发过程及机理,构建了基于吸力的非饱和土水分蒸发理论模型,揭示了蒸发过程中土体内部水/力学性质的时空演化规律;揭示了极端干旱气候作用下土体收缩变形过程及力学机理,阐明了土体收缩变形的微观机制,建立了干旱灾害评估模型;创立了一整套土体龟裂观测-分析-试验研究方法体系,揭示了龟裂的形成机理和发育规律,研发了系列土体改性及龟裂抑制技术,构建了大气-土体相互作用理论模型。上述成果对指导极端干旱气候环境中的工程地质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并在多个重要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黄迪颖,1975年2月出生,古生物专业,现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国际地层委员会侏罗系分会选举委员、《Palaeoentomology》主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江苏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20余项,曾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一)、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二)、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国际合作奖,被评为2010年度江苏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其中绝大部分为SCI刊物。对澄江动物群中多门类动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华北地区寒武纪特异埋藏动物群研究方面做出积极贡献;在地质历史中昆虫和脊椎动物的关系方向取得重要突破;在国内率先开展缅甸琥珀研究,揭示了白垩纪蘑菇的多样性及巨须隐翅虫和蘑菇的协同进化关系;开展中国侏罗纪陆相地层的研究工作,对燕山运动A幕、侏罗系古地理、我国陆相侏罗-白垩系界线等都有新的观点。


Marie-Luce Chevalier(马晓丽),1979年12月出生,构造地质学专业,现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黄汲清人才引进计划”特聘研究员。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参与科技部、基金委、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0余项,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45篇。一直致力于青藏高原活动构造与构造地貌学的研究和探索,厘定了青藏高原西部喀喇昆仑断裂带滑移速率的精细分布、变形特征,提出龙木措-郭扎措断裂为高原物质向东滑移的西边界;揭示了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块边界鲜水河断裂带和块体内部断裂的变形规律和地震活动性;发现了高原冰期发育规律,提出了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冰川演变与北半球的冷却循环有关的新认识;揭示了青藏高原南部SN向裂谷的伸展速率与演化规律,为高原形成过程的认识提供了科学数据。研究成果揭示了高原西部和东部主要大型断裂带晚第四纪滑动速率与变形过程,为更好地了解印度/亚洲板块汇聚过程、变形吸收方式,准确评价区域地震活动性及其古气候变化方式与原因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数据。


李建华,1985年10月出生,曾获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K.C. Wong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中国地质学会第十七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入选香江学者计划(香港大学)、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地质调查和基本科研等项目9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23篇,其中国际SCI论文16篇,另有合作作者论文30余篇。从事造山带与盆地构造变形研究,识别出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相关的华南弧后挤压和伸展系统,厘定了二者的时空格架和变形序列,建立了它们与板片俯冲-后撤作用的动力学联系;建立了华南白垩纪变形、沉积和岩浆活动的时空格架,提出了“三阶段伸展-挤压交替”的幕式演化新模式;完善了华南早古生代大地构造变形格架,揭示了压扭性变形作用在协调造山过程中地壳缩短、走滑剪切和应变分解的主导地位;厘定了大巴山深部-浅部地壳结构样式,计算了陆内变形缩短量,对理解华北-华南持续陆-陆汇聚和陆内构造带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启示。


谢桂青,1975年11月出生,矿床学专业,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际矿床成因协会(IAGOD)理事、国际矿床学家协会会士(SEG Fellow)、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SCI期刊《Ore Geology Reviews》副主编。入选自然资源高层次科技创新第二梯队人才。先后主持2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之课题、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第一/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82篇论文和1部专著。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3)、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和二等奖各3项(排名第5有4项)、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金锤奖、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一直从事矿床模型方面科研工作,主要学术成果包括:揭示幔源组分和膏盐层参与成矿比例不同是造成矽卡岩铜矿与铁矿差异的主要原因,发现膏盐层是矽卡岩铁矿成矿的关键因素;厘定陕西池沟是南秦岭首例斑岩铜钼矿,推动秦岭斑岩-矽卡岩铜钼矿找矿突破,揭示下地壳组分不同是控制同时代的斑岩-矽卡岩铜矿与钼矿差异的关键因素;建立2个新的矽卡岩矿床+低温金矿床组合模型。


聂海宽,1982年4月出生,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员、院专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自然资源部和中国石化科技攻关项目等15项,在页岩储层与含气性评价以及页岩气富集机理、资源评价和战略选区等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性理论成果与认识。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85篇,其中SCI/EI收录49篇,1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2016年获中国石化闵恩泽青年科技人才奖。主要学术成果包括:建立了南方海相页岩气选区、资源评价方法和参数模型,预测了页岩气发育有利区,计算了页岩气资源量,支撑了我国早期页岩气勘探;揭示了四川盆地复杂构造区海相页岩气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与一般规律,建立了页岩气保存条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页岩气“源盖控藏”富集机制,指出了南方海相页岩气勘探有利方向;指出多细胞藻类中有机质孔发育程度最高,深化了对页岩有机质孔的认识;揭示了藻类、生物硅联合控制下的页岩气优质储层形成机理;明确了五峰组—龙马溪组WF2—LM4笔石带硅质页岩是富集高产的最优层段。

郭泽清,1976年3月出生,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现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中国地质学会会员、《Energy Geoscience》副主编。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完成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相关专题3项、中石油股份公司科技重大专项相关专题3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纵向课题4项,总计负责或参与完成各类课题25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局级科技进步奖6项。发表论文66篇(SCI 收录11篇、EI收录11篇),合著专著2部,以第一发明人提交专利10项(已受理7项),独立编写并获软件注册权2项。曾获中国地质学会第十五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多次获得院、所先进工作者和优秀课题负责人等荣誉称号。一直从事柴达木盆地油气地质研究工作,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丰富和完善了“高原咸化湖盆”成盆、成烃、成储和成藏等基础石油地质理论;自主研发新技术,提出确立主力生烃凹陷、主力烃源岩、主要生烃期的新方法;开发测井处理软件,形成岩性气藏勘探的思路和技术方法;成果指导生产,成效显著,对油田增储上产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野外地质工作者奖

胡彩萍,1976年8月出生,现任山东省地矿局所属的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副总工程师。先后荣获全国总工会“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地质学会第十五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优秀女地质科技工作者奖,山东省青年地质科技奖等,入选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主持或参与完成了省部级地质项目30多项,先后获得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优秀地质找矿项目1项,山东省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18项。发表论文论著21篇,获得发明专利1项。主要学术成果包括:丰富和完善了山东地下水与地热的成因理论,依此预测了岩体周边矿泉水和地热资源潜力,为指导济南优质地下水与地热资源的勘查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提出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地质灾害成因机理,建立了土壤污染与修复、水环境污染等地质环境问题形成的时空变化规律,提出了油田开采区及石油加工产业聚集区土壤污染生态修复技术和防治对策;提出适宜地热勘查的地震等综合物化探技术体系,探明大型地热田10余处;探讨了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对换热的影响,建立了不同岩土体热导率参数系列,研发了管外回填材料;为东营、淄博、济南、泰山等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做出重要贡献。


万建领,1982年11月出生,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现任新疆地矿局地质矿产开发院院长。先后参与或主持完成了中央专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资助项目22个,为国家铅锌资源安全提供新的重要保障。参与或主持编写地质报告15份,发表论文5篇。曾获得新疆“358”项目优秀成果(排名第1)、新疆“358”找矿项目先进个人,中国地质学会第二届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2016年度十大地质找矿成果(排名第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工会颁发的“开发建设新疆开发建设新疆奖章”等。通过生产实践-综合研究-理论创新等方式,全面探索总结了喀喇昆仑一带区域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最终建立起区域铅锌矿找矿模式,形成一整套先进的创新理念、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找矿技术,作为第一发现人先后发现并评价了火烧云(超大型)、萨岔口(大型)、长平岭(中型)、宝塔山(小型)等多处铅锌矿床,创造了生命禁区内的找矿传奇,是喀喇昆仑无人区找矿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成果集成者。

李慧勇,1978年1月出生,油气地质与勘探专业,现任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勘探室主任。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公开发表科技论文50余篇(其中EI收录5篇)。荣获“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及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建设“海上大庆油田”个人三等功。在复杂陆相断陷盆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理论方面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创新提出渤海湾盆地深层大型整装凝析气田勘探理论,打破渤海湾“油型盆地”难以形成大气田的传统认识,直接指导全球最大的变质岩凝析气田——渤中19-6气田的发现;明晰渤海西部郯庐-张蓬两条大走滑断裂共轭性、叠合性及其控藏作用,创新提出中浅层“脊-断-盖”三元控藏新认识,成功在外国公司多年勘探无果的勘探禁区发现多个大中型油田;创新建立渤海西部地区复杂断裂带极富砂型馆陶组保存机理,拓展了渤海复杂断块内馆陶组的勘探潜力,指导发现了多个馆陶组高丰度油藏;创新提出渤海局部物源区“源-渠-汇”耦合控砂机理,通过建立半定量砂体分布预测流程,指导发现了多个古近系大中型油藏。


黄少英,1977年10月出生,构造地质学专业,现为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基础研究一级工程师。先后参与3轮次国家973项目,参与和主持10多个油田及集团股份科研项目。获得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塔里木油田公司科技进步奖8项。参与或主编专著2部,发表科技论文60余篇。曾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先进科技工作者”、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青年科技英才”等荣誉称号。一直从事塔里木盆地野外地质研究和基础地质研究,组织开展库车前陆盆地盐构造建模,为库车前陆盆地盐下白垩系万亿方大气田的发现提供技术理论支撑;组织开展塔里木盆地构造特征和构造演化研究,为油田区域勘探指明方向;创新建模技术,完成塔里木山前复杂区构造建模,为盆地新区勘探拓展和油区开发高产高效井部署提供技术支撑;组织开展塔里木盆地第四次油气资源评价,重新落实盆地油气资源规模,为油田发展夯实资源基础。


高宝龙,1979年9月出生,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现任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地质调查院院长。先后主持和参与地质找矿及科研项目100多项,其中作为项目负责人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大型项目26项。曾获中国地质学会首届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湖北省地质学会第十届理事会优秀会员、2011年度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等。在湖北省金山店铁矿接替资源勘查物探项目中,实现深部找矿重大突破,新增资源量3934.2万吨,该成果被评为“湖北省2000~2010年地质找矿优秀成果一等奖”;在湖北省丰山铜矿接替资源勘查物探项目中,开辟深部找矿第二空间,该成果被评为“中国有色金属地质找矿成果二等奖”;参与湖北大冶铁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磁测数据反演解释和物探报告编制工作,该项目被评为“2007年度中国地质找矿十大成果”“2010年度冶金科学技术二等奖”;参与新疆哈勒尕提铁铜矿找矿项目物探工作,首次实现新疆西天山矽卡岩型铁铜矿找矿突破,该成果被评为“中国有色金属地质找矿成果二等奖”;参与湘西-滇东地区矿产地质调查项目的设计审查和物化探综合研究工作,该项目被评为中国地质学会2019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


刘道荣,1982年7月出生,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现任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浙江地质勘查院总工程师。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了20多个矿产勘查研究及土地质量调查项目,科研成果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浙江省“十二五”“十大地质成果奖”奖1项、浙江省地质找矿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发表科技论文20余篇。曾获中国地质学会首届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国土资源部“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长期在野外工作一线,从事矿产勘查研究工作,在岩浆期后热液型萤石矿勘查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找矿突破,提出“常山式”新类型萤石矿成矿理论;在高岭土、熔剂用石灰岩、硫铁矿等勘查研究中取得新进展,提交一批可供开发的矿产地;在土地质量地质调查过程中发现和评价了一批富硒土地资源,开展富硒土壤调查评价方法及作物“增硒抑镉”研究,为乡村振兴、农业增收提供了重要依据。



刘叶青,1975年4月出生,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现任上海中煤物探测量有限公司总经理。主持和参与地质勘探项目46个,参与和主编的各类专业地质报告55件,参与各类地质科研项目5个。获中国地质学会第三届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优质地质报告奖4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中煤地质集团科学技术奖2项。参与编写行业和国家规程规范2项,公开发表专业论文9篇,出版著作1部,取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曾获中煤水文地质局“技术拔尖人才”称号,获神华集团“安全生产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中煤地质工程总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主要学术成果包括:在煤矿水文地质勘查中运用“整体布置、分矿控制、资料共享、综合研究”的设计思路,节约了勘探资金,提高了勘查程度;在干旱的戈壁矿区水文地质勘探阶段推行“排供一体化”矿井水治理和利用概念,提高地下水综合利用和治理效果;在城市地质领域成功开发地下管线探测数据录入APP软件,使工作效率提高100%以上。


教师奖

刘华,1977年5月出生,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深层油气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持完成或在研山东省教改项目2项、校级教改项目3项,发表教学论文4篇;累计培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1名、博士研究生4名,其中4人获国家奖学金;参与建设的“油气地质与勘探”课程获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一项教学成果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山东省教育工会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荣誉称号等。主持完成或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油气重大专项任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任务、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高校自主创新科研计划项目以及校企合作项目等2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7篇、EI论文12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3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局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得多项个人荣誉,包括山东省地学科技创新一等奖等。主要学术成果包括:为渤海湾盆地源上油气富集区的优选及主力勘探层系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及研究方法;解决了国外简单含油气系统不适合于我国复杂陆相盆地的难题,丰富了富油凹陷油气成藏理论等。

          网站编辑:宫莉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