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实力+科技创新”,双轮驱动转型发展

2020.12.14 中国矿业新闻网   

陕西地矿集团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是1987年在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成立于1955年)基础上组建而成,拥有住建部批准的综合类勘察甲级资质,自然资源部核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防治勘查、设计甲级资质等,曾被原国土部授予“找矿功勋单位”荣誉称号。公司现有职工450人,含专业技术人员260人,其中:正高级工程师7人,高级工程师70人,中级84人,初级99人,博士2名、硕士47名。几十年来,该公司完成各类地质勘察和科研项目达数万项,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荣获省、部级优秀成果奖50余项。

近年来,我国地矿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加之对生态环保的要求越来越规范严格,地勘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唯有转型升级才有出路。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紧紧围绕集团公司“三个地矿”奋斗目标,以“绿色地矿”为引领,增强内生动力,提升综合实力,加快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拓宽发展领域,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郭神铁路专用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

增强内生动力提升综合实力

近年来,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追加注册资本、积极申请专利、参与规范标准的制定编写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增强内生动力,全面提升综合实力。

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将有效提升企业科技研发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树立品牌形象。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按照企业发展规划,把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做作为推进科技进步、助力高质量发展,提升品牌形象的一项重点工作。经过两年努力,公司完成了企业知识产权、领域范围、科技人员、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产品、创新能力评价、安全质量环境行为等八个方面的的申报准备工作,2019年12月通过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这标志着公司进入高新技术行列,迎来了创新转型、持续发展的新机遇。

追加企业注册资本。随着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的不断发展,原有注册资本已经制约企业的发展,为了提升公司对外形象和信用,拓展服务领域,2020年公司将注册资本增加为1亿元。注册资本的增加,标志着公司综合实力的增强和经营规模的扩大,增强了业务发展能力,促进公司持续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积极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为激发员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近年来,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立健全专利管理内部激励机制,不断完善修订内部考核管理办法,增加专利管理流程和考核内容,不断改进考核体系,对完成专利任务的部门和取得专利授权的发明人给予表彰奖励。在加强和规范知识产权管理方面,该公司立足实际开展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全力做好国家专利授权申报工作,不断增加自主专利授权的拥有量。通过不断细化和深化科技项目管理指标体系,科技项目管理逐步增加过程指标,分别针对规划、立项、实施、验收等不同阶段制定指标体系,并从战略、经济、技术、资源、风险等方面完善指标体系。截止2020年7月,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共有8项科技创新成果,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专利授权,涵盖地热利用、地质灾害、地基与基础、岩土工程勘察、水文钻探等领域,进一步提升了公司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了产品的稳定性,为公司的再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制定编写规范、标准。国标、省标及行业规范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引领者,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依托先进技术和资源优势,先后参与了《地质灾害调查指南》《地裂缝灾害监测规范》《建筑基坑支护技术与安全规范》《石灰石矿山工程勘察技术规范》《湿陷性黄土地区变形监测规范》《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范》《露天建材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陕西省区域地质灾害评估技术规程》《城市地质体三维建模技术规范》和《地质灾害调查指南》等几十项国标、省标及行业规范的制定、编写,引领行业技术标准不断升级,保证产品质量,规范市场行为,在行业标准化工作推动上持续发力,促进行业的有序发展,不仅提升了公司形象,还树立了行业领导品牌。

加强信息化领域建设。随着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信息化已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2019年,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立了信息化管理平台,并将近3年2000余项工程基本信息录入公司科技信息系统,初步实现了技术资料的电子化、网络化管理。通过有序的存储、保管、共享和利用,节约管理成本的同时也便于查阅和传输,发挥了技术资料的价值。

科技创新与技术攻关协同并进

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也是企业生存与市场竞争的保障。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发展传统项目的基础上,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力度,延伸产业链,增强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大新能源开发利用领域的拓展力度。

近年间,陕西省不断加强地热能开发利用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政策,大力发展地热能产业。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加快推进地热能开发及利用。

在中深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方面,该公司通过邀请专家讲授定向井知识、组织技术人员实地观摩等形式,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对中深层地热能的利用认识。2019年,公司综合运用各种定向技术手段,开展了全方位预测分析,在韩城、咸阳两地成功实施了两眼定向井,由此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工艺日臻成熟。同时,该公司在西安市鄠邑区建设了水源热泵和土壤源热泵空调系统两个示范工程,布设了1组U型对接管式试验井及1眼直井同心管式试验井(延热1井),按照“取热不取水”原则进行密闭式中深层地埋管换热试验,进一步深入研究中深层地热能开发利用。

在浅层地温能方面,该公司将进一步加大施工和推广力度,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建设样板工程,深层次推进地热能勘查开发项目试点示范建设,形成可靠的技术路线和可复制的运营模式,逐步实现转型升级。他们还将加大新能源领域科研资金投入并增加技术人员,加强资质建设,改良施工工艺,并不断向如煤层气等其他新能源领域进军,让新能源逐步成为公司转型升级发挥引领作用的全新产业。

陕西大西沟铁矿矿山环境调查评价项目

二是加快向环境保护领域转型发展。

为加快向生态环保领域转型升级,他们还新成立了环境检测有限责任公司。2019年,环境检测公司先后购置了价值506万元的仪器设备,用以提高硬件水平。为了符合国家对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的政策要求,资质范围由原来的水、土、岩三大类234个参数增加为食品、环境、其他三大类221项254个参数,标志着该公司成功踏入环境和食品检测领域,为公司转型升级夯实了基础。

2019年,公司承揽了中山市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业务涉及截污、管道检测与修复、清淤、河涌养护、水务信息化建设、亲水滨岸、水循环系统及补水、生态修复等,采用EPC+O(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运营)模式。该项目的承揽,标志着该公司开始向环境污染防治领域拓展。

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将以环境检测公司的成立为契机,以我国生态环境大政方针为依据,充分发挥地勘单位在区域资料、地质调查、勘探工艺及野外工作能力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向生态环境领域拓展业务,将在土壤和水资源污染调查、修复治理以及噪声和大气污染等方面大展身手,加快实现业务增项、发展增速、规模增量的目标,逐渐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加快地质灾害领域的转型发展。

紧跟国家政策方针,陕西工程勘察研究有限公司转型升级找准发力点,积极向环境评价、生态保护、绿色矿山建设领域延伸,目前已经形成评估-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监测的完整产业链,并在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有所作为。与西咸新区签订了地质灾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抢险救援合作框架协议,派队员常驻西咸新区,协助西咸新区自然资源局开展日常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积极参与陕西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启动工作;积极参与编制陕西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相关文件;与韩城市政府建立了良好的技术合作关系,承揽了韩城市芝川镇关圪崂村一组崩塌治理工程及板桥镇薛峰村三组崩塌治理工程等7个项目的勘查设计,建立了更加灵活的平战结合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体系,打破了地域壁垒,并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吴堡县城北井沟泥石流治理工程

积极探索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在地热能综合利用及趋势研究方面,近年来,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多次调查、研究、分析地热能利用相关因素,研判“十四五”地热能利用行业发展方向、地热能利用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地热能利用技术标准、地热能利用市场规模、地热能利用行业潜在的问题与地热能利用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同时结合陕西地矿集团资质建设、技术实力、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经营规划重点等,规划公司未来地热能综合利用及发展方向。

目前该公司已完成陕西省地热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资料收集,其中包括国家和地方政策、市场供需情况、技术水平、发展模式、存在问题,同时对国内地热能产业示范地区的地方政策、运行模式、收益情况、先进经验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预测了未来地热能利用政策、经济、社会等各因素变化及供给与需求、规模与效益等,分析研判“十四五”地热能利用产业的发展趋势。作为陕西省最早实施地热勘探、开发施工的企业,该公司拥有自然资源部颁发的液体矿产勘查甲级证书(陕西省仅此一家),掌握着全省地热勘探论证资料,在地热井施工、区域地热规划等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

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面,该公司多次研究和探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及发展趋势,旨在通过开展对陕西省乃至全国矿山地质环境损害现状、矿山地质环境防治成效的调查,对比分析现有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成效与修复成果,将矿山生态环境修复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将矿业发展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环境,积极寻求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促进矿产资源利用集约化、开采方式科学化、生产工艺环保化、企业管理规范化和闭坑矿区生态化,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调,实现矿山开发-矿区环境-矿业经济协调发展。

该公司通过对国内外优秀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技术及治理案例的分析总结,强化未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应充分考虑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以自然恢复为主,减少人工痕迹,使修复后景观与周边生态环境协调,使治理区生态环境保持长期稳定,最大限度保蓄水土,为动植物提供原生态环境。除此之外,他们还积极探索开发式治理模式,在适宜本地环境的基础上,积极与当地居民沟通协商,在治理过程中开发产业,不仅要取得生态效益,还要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矿山企业与当地群众可成立生产合作社,发挥各自优势,矿山企业提供资金、技术等支持,当地群众提供土地、劳动力等,共同探索适宜当地的开发治理模式,真正做到民企和谐,人与自然和谐。

针对地质灾害现状及未来情况的预测,该公司积极搜集陕西省乃至全国的地灾防治年投资额、项目数、从业人员、技术水平、运行模式等资料,通过研究分析及时了解并掌握陕西省乃至全国的地质灾害防治产业政策、需求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十四五”地质灾害防治产业政策、经济、社会等各类影响因素、供给与需求、规模与效益等,分析研判“十四五”时期地质灾害防治产业的发展趋势,再结合陕西地矿集团资质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经营规划重点等,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引领陕西地矿集团地质灾害防治产业发展方向。

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此外,根据我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与陕西省相关工作要点,以及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初步明确了以下六个发展方向:一是陕西省绿色矿山、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二是国际矿业勘查开发与贸易;三是中小流域、湖泊、人工湖综合提升治理等生态保护工程;四是水源地、区域地下水、土壤污染调查评价、规划、保护与修复治理;五是大气污染治理,开展地热能研究与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工程;六是城市地质调查与国土空间、地下空间规划、勘界、开发与登记。

鉴于此,该公司领导班子统一认识,明确要更深入了解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产业政策、保护现状、行业发展及各类资源现状,分析研判“十四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产业的发展趋势,主动出击,以建设各类示范项目为基础,建立新“地矿模式”,为地勘企业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推动陕西地矿集团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功立业。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集团公司的领导下,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砥砺奋进,全力攻坚,确保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为集团公司决胜“百亿地矿”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