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 中国矿业新闻网
Science周刊近日在Working Life栏目刊登的一篇文章引起业内广泛关注。文中提到,作为全美历史最悠久(1791年成立)的著名公立研究型大学之一,美国佛蒙特大学地质系停办了。文中还提到,该校增加了关于气候、医学地质学和地外生命的选修课,吸引了数百名学生听课,其中许多来自其他系的学生。
这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号,传统地质行业已无法适应当前的发展,新时代地质工作及地质工作者需要加速转型。在1月29日召开的2021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健康地质”一词引起了《中国矿业报》记者的注意。那么,到底什么是医学地质学、健康地质?未来健康地质的发展又会怎样?
健康地质是医学地质学的延伸
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汤奇峰介绍,医学地质学是研究地质因素与人类、动物和植物健康问题之间关系的学科。研究的问题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与地质环境碘缺乏之间的关系研究、岩床或土坡中有毒元素可能对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哪些威胁、空气和水质量会对人类健康有怎样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
而健康地质在医学地质学的基础上,扩展了研究的外延,除了研究疾病,还进一步探讨对人类健康有益的地球物质和地质作用过程的健康效应。
健康地质调查是为查明对人类健康有益或有害的地球物质分布及地质作用过程,评价地质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提出预防、减缓不利地质因素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对策和实现人居环境改善的规划建议,促进人类健康。
健康地质符合新时代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身体健康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从维护全民健康和实现国家长远发展出发,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正在铺设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之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强调要重视健康。他曾说过,“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经济要发展,健康要上去,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离不开健康”等,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
中国共产党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给新时代地质工作的转型发展提出了重要方向与新要求。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食物的质量要求更高,不仅关注食物的营养价值,而且越来越关注食品生产的地理环境和地质环境。因为地质环境的好坏也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发展。比如,在花岗岩和变质岩地区,断裂带的氡气含量高于其他地区,断裂带附近居民肺癌发病率也高于其他地区。土壤的地质环境也会影响人类健康问题,尤其是土壤中含有对人体具有致癌作用的元素砷、铬、镍等,通过植物传送到人体内,日积月累,最终将会威胁人类健康。
人们对地质环境越来越重视,也给新时代地质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健康地质调查成为当前地质工作转型发展的一个方向。
各国普遍重视健康地质调查
世界各国都表现出对健康地质研究的兴趣。资料显示,美国于1965年提出“医学地质学”一词。经过几十年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医学地质学越来越多地为人类的生存环境、健康状况提供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理论依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曾提出包括人在内的生态体系理念,作为主要任务开展研究,诸如针对美国西南部地区每年10多万人及牲畜患病情况,开展了球孢子菌或山谷热作为致病因素的跟踪调查,形成了空间数据及分布图表,查明了致病因素与致病环境。
此外,墨西哥、英国、法国、德国、智利、日本、马来西亚、摩洛哥等国也很重视医学地质学研究,并组织开设了医学地质学短期课程。
尤其是2005年《医学地质学的本质》一书的出版,引起了学术界极大反响。该书得到一致好评。大家对书的评论也全部是积极的。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第一次出版便销售一空。这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医学地质学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
2017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首次提出开展健康地质工作,将面向矿产资源的传统地调工作转向面向人民健康的新领域,指出健康地质工作要切实服务国家战略,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搞清“所以然”,治“未”病。
据中国地调局实验测试中心主任齐亚彬介绍,2017年,该中心正式开始从事健康地质研究。不过,他们此前的许多研究都和健康地质息息相关。例如,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们就开展了生态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从硒中毒效应入手,开启了元素与人体健康的研究工作,在人与地质环境的作用机理方面进行了大量开拓性工作。
共绘健康地质调查美好明天
中国地调局百年地调成果丰硕,“地质云”集成整合了海量数据,为健康地质调查提供了数据支撑,奠定了开展健康地质工作的雄厚基础。2000年以来,中国地调局通过国家科技攻关计划、973计划、国土资源大调查、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了大量理论研究成果;此外,还积累了区域水文地质调查规范、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城市地质调查规范、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规范等一批标准规范成果,为开展健康地质调查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近年来,地质调查在全国各地发现、圈定富硒土地,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这也是地质工作服务人民健康的有力尝试。今后,健康地质工作将大有可为。
对于下一步工作安排,会上,汤奇峰介绍,健康地质调查工作的总体目标是系统掌握全国及重点地区健康地质现状及变化趋势,科学评价健康地质风险,构建全国不同层级健康地质区划框架体系,提供典型区域疾病防治和宜居宜业系统解决方案,为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提供科学支撑。同时,创建完善的健康地质调查、监测、评价、区划理论技术体系,发展健康地质学科,力争到2030年,助力完成《“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相关领域目标,打造健康地质服务样板。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