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两统一”职责 服务新发展格局 ——访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自然资源厅长刘聪

2021.03.04 中国矿业报/首席记者 王琼杰 通讯员李俊超 王旭雁   

                1.jpg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全国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关键之年。

新形势提出新要求,新时代要有新作为。作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如何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履行好“两统一”核心职责,为江苏省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中国矿业报/矿业界记者近日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自然资源厅长刘聪。

“十三五”完美收官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面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重要五年。江苏省自然资源系统坚定落实自然资源部、江苏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优空间、护资源、促发展’工作主线,积极推动自然资源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和美丽江苏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服务和保障。”在盘点“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成绩时,刘聪按捺不住激动地心情说。

刘聪介绍,江苏省自然资源系统“十三五”时期工作多点开花,主要成绩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耕地红线牢牢守住。创新构建实施“责任+激励、行政+市场”耕地保护机制;严密组织开展大棚房清查整治、仑山湖度假区清理整治、违建别墅清查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全省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均超额完成国家任务。

资源保障坚实有力。聚焦“六稳”“六保”,完善省级以上重大产业支持政策和差别化供应机制,大力实施一张清单、一套制度、一项机制、一个专班“四个一”保障措施,重大项目实现应保尽保。土地市场健康平稳,土地供应合理有序。

资源效益持续攀升。全省土地开发利用履约比例、土地利用巡查率、违规违约宗地预警处置率、宗地坐标填报率等四项指标均常年稳居全国前3位,其中两到三项指标常年保持第1位。6项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技术被部列入全国推广应用的先进适用技术目录。

富民举措有效落实。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助力苏北农房改善,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制定全省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最低标准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全省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领跑全国。全省地质灾害防治连续17年实现无人员伤亡,无较大财产损失。

全新事业圆满开局。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建立了机构相对统一、职责基本对应、干部有序融合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机构改革后,大力推进建章立制,提请省人大出台《江苏省不动产登记条例》《江苏省海洋经济促进条例》《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条例》等,为各项工作规范开展架起四梁八柱,全省自然资源事业快速驶入规范化运行轨道。

收官之年亮点纷呈

“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是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多措并举助力民生高质量改善的一年,也是多项工作位居全国前列的收获之年。”回顾刚刚过去的2020年取得成绩时,刘聪表示,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统筹推动疫情防控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四轮驱动”全力以赴“战疫情、促发展”,为全省夺取“双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全面共拉动投资1074亿元,供地增存量比为34:66,海洋强省重要战略得到了进一步实施。

谈起2020年的工作,刘聪如数家珍地说,重大项目应保尽保及时落地开工。优化用地计划管理方式,年度重大项目应保尽保,得到江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樊金龙批示肯定。全年保障用地用海项目308个,供地6.1万亩,安排用地计划5.8万亩。办理用海项目审批90宗,拉动投资1074亿元。要素供应有力支撑经济循环畅通发展。全省供应土地67.6万亩,同比增长11.77%。出让土地40.12万亩,同比增长15.52%。土地出让金合同总额9626.2亿元,同比增长20.98%。住宅用地出让合同金额8093.17亿元,同比增长27.33%。落实“增存挂钩”机制,全省处置2009—2017年批而未供土地16.39万亩,处置闲置土地2.07万亩,提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供地增存量比为34:66,供地结构进一步优化,活化了土地要素流通和再配置。自然资源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自然资源部在全国推广江苏省“双信地”出让试点做法。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省压矿区域调查评估覆盖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70%。深化工程审批制度改革,联合省住建厅、省人防办出台“多测合一”改革指导意见。在全国率先开发建设全省规划用地“一书三证”在线监管平台,率先开展测绘综合检查和年度信用等级评价。提请省政府修订出台《江苏省地图管理办法》。《三维地理信息数据服务规范》填补江苏省该领域现有标准规范的空白。海洋强省重要战略进一步实施。全国唯一开展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试点,唯一开展养殖用海现状调查试点,为全国积累了经验。海洋军民融合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在全国首批印发实施。大力支持沿海三市海洋经济试点示范工作。起草完成《江苏沿海发展战略构想》。全国率先制定《海岸线整治工程技术导则》。浒苔绿潮联防联控年度任务全面完成。长江沿线8个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和长江干流两岸10 公里范围内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年度任务圆满完成。

“2020年,也是江苏省自然资源厅‘优空间、护资源’成效明显、为促进江苏‘生态美’作出重要贡献、多项工作位居全国前列的丰收之年。据刘聪介绍,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位居全国前列,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实施意见》。全国第一家上报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成果,第一批实现成果封库,耕地保护经验做法被央视《焦点访谈》专题报道,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得分位列全国第一,全国率先提请省政府印发《关于坚决遏制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行为的通知》,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全国率先开展房地一体的农村不动产权发证工作,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登记颁证率达95%以上……

一是构建高品质国土空间形成江苏经验。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位居全国前列,在全国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形成草案。全省53个市、县(市)全部启动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苏北各市全面完成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完善成果并报省厅入库,苏南苏中各市基本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提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出台《关于加强近期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管理的通知》,加强过渡期规划管理。

二是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成果获国家肯定。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实施意见》。全国第一家上报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成果,第一批实现成果封库,获自然资源部和生态环境部充分肯定。

三是“藏粮于地”战略有力有效落实。率先在全国系统启动《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并已提请省人大审议。及时提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严格耕地保护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开展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年度自查和对设区市检查工作,自查结果报告由省政府上报国家三部委。建湖县耕地保护经验做法被央视《焦点访谈》专题报道。配合开展江苏省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工作,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考核指标获得满分,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得分位列全国第一。严格规范开展30 个重大项目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方案的省级论证,补划永久基本农田 4.66 万亩。

四是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走在前列。印发《江苏省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摸排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摸清问题底数,按期保质完成数据上报汇交。全国率先提请省政府印发《关于坚决遏制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行为的通知》,对新增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整治、及时处理。印发《关于切实保障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合理用地的通知》等文件,在政策上对农村村民合理住房需求予以明确,切实保障村民合法权益。

五是自然资源基础管理水平全国领先。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质量位居全国前列。江苏省《调查监测体系构建实施方案》编制、调查监测试点、技术体系形成江苏经验。全国率先开展房地一体的农村不动产权发证工作,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登记颁证率达95%以上,在全国会议上作经验介绍。专家决策咨询制度进一步健全,建立完成《省自然资源专家库分类标准》。荣获自然资源部科普讲解优秀组织奖。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数据处理规范被推荐为国家标准计划。

 开局之年谋新篇

2021年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扎实履行‘两统一’核心职责,确保‘十四五’时期事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重点抓好‘坚守耕地红线、优化国土空间、强化精准保障、促进节约集约、推进改革创新、增进民生福祉、提升治理效能’等七个方面工作。刘聪表示。

在坚守耕地红线上方面,要用长牙齿的硬措施,严而再严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严防死守耕地红线。一是严格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管理,统筹安排各类用地,优化保护布局,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二是健全耕地保护责任和激励机制。强化“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压实压紧各级政府耕地保护主体责任。三是进一步规范用地审批程序、严格审查标准,从严管控各类建设占用耕地尤其是永久基本农田,严把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审批关。四是出台规范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严格按照“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要求,落实全省耕地占补平衡。五是结合耕地提质改造、宜耕后备资源开发,推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确保耕地数量有增加、质量有提升、生态有改善、布局有优化。六是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

在优化国土空间方面,一是推进省级规划编制和报批,将全省每一寸土地规划的清清楚楚。二是建设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三是有序推进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四是从全域全要素、从对接规划许可、土地储备、土地出让等多角度出发,指导各地开展详细规划。五是稳妥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建立健全具有江苏特色的乡村规划体系和政策制度。六是加强国土空间专项规划协同。加强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协调衔接,逐步规范全省专项规划编制管理。七是加强规划行业管理。逐步完善行业管理信息平台,统筹城乡规划资质和注册规划师管理等相关工作。

在强化精准保障方面,一是出台国土空间规划近期实施方案,依据规划提前做好重大项目前期选址工作,合理规划布局战略预留空间优先用于保障重大项目。二是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继续对重大项目用地计划“应保尽保”,组织重大项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空间规模指标专场交易。三是提升各项服务水平。开设用地用海审批绿色通道,推进“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改革;完善推广“双信地”出让模式,组合运用工业用地出让预申请制度、带方案挂牌出让和“出让合同+投资发展监管协议”出让等方式;做好工业项目不动产登记绿色通道服务,常态化开展“交地即发证”。大力推行“净矿”出让,全面施行矿业权竞争性出让,严格控制协议出让。四是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五是逐步建立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六是优化产业用地供应制度。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支持养老、大健康等民生用地,支持现代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金融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在促进节约集约方面,一是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二是推进城乡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促进城市更新。健全低效用地再开发配套政策,鼓励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盘活城市空间。三是严格实施产业用地准入制度。建立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标准体系,修订《江苏省建设用地指标》,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标准。规范开展建设用地项目节地评价工作。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要求,严格建设用地准入。四是完善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平台,加强土地供应及供后开发利用监测监管,推动交易规则、市场监测、动态监管、信用评价的逐步统一。五是做好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考核工作。按照新修订的《办法》和《细则》,开展2020年度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考核工作。六是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深入开展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全面完成长江干流10公里范围内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验收销号、综合评价工作,按期建成长江沿线8个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推进连云新城蓝色海湾整治项目。开展最美生态修复案例评选。加快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进度。

在推动改革创新方面,一是建立用地审批“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二是深化工业用地供应制度改革,健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作价出资(入股)等工业用地市场供应体系。三是深入推进自然资源部在江阴和苏州吴中区开展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工作,同步开展省级试点,探索形成具有江苏特色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法、路径和政策体系。四是探索完善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盘活存量和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地政策。做好部队(融通)全面停止有偿服务、“僵尸企业”处置、铁路综合开发、国有企事业单位改制涉及土地资产处置等工作。五是进一步完善矿地融合工作机制,不断探索矿地融合新方向、新路径。推广地质资料试点成果,重点推进设区市局地质资料管理职能落实到位。六是总结南通国家海洋经济创新示范城市建设成效,在全省推广应用。支持和指导盐城、连云港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七是持续推进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卫星中心、智库等创新平台建设,促进成果转化应用。

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一是深入实施“住有所居”工程。规范稳妥做好苏南、苏中地区农房改善服务工作。按照房地产市场“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的要求,做好住宅用地市场分析预判和预警,促进全省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运行。二是深入巩固“脱贫攻坚”工程。系统评估和总结自然资源领域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对接,确保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平稳过渡、有序衔接。三是深入抓牢“安全生产”工程。抓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全省系统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好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技术支撑。组织开展海洋灾害预警服务工作,不断夯实海洋防灾减灾基础建设。

在提升治理效能方面,一是推动法治建设。统筹拟定全省系统“十四五”法治建设规划和“八五”普法规划。制定出台全省自然资源重大行政决策管理办法。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动处置机制,切实维护信访秩序稳定。二是加强业务管理。加快完成“十四五”自然资源“1+5”专项规划编制,推动省厅大数据平台与各类业务数据管理平台和数据库融合,做好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体系构建国家级试点示范工作,为全国提供可借鉴的“江苏经验”。以“总登记”形式基本完成全省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优化完善“线上苏小登”不动产登记品牌,全面开展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积极开展“一码+” 三维地籍建设试点。做好江苏省产业地图编制工作。优化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扎实推进全省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工作。是强化内部管理。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加大资金管理检查力度,做细做实资金管理。加大新闻宣传力度,提振“争一流”的精气神,拉高标杆,争先进位,走在前列。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