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宋鑫: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鼓与呼

2021.03.05 中国矿业报/李平   

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是每年全国两会热议话题之一。作为唯一以节能环保为主业的中央企业负责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鑫今年两会提案将会聚焦哪些方面?为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他今年又将会带来哪些好的意见建议?

全国两会期间,宋鑫委员在广泛调研节能环保领域发展现状和困境基础上,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建言资政,围绕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鼓与呼。

加快大宗工业固废处置体制机制创新

生态环境保护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也是每年全国两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宋鑫委员今年带来的五份提案里,第一项提案即瞄准我国环境整治过程中需要长期面对的一块“硬骨头”——大宗工业固废处置。他建议尽快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和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显得愈加重要。

“尽管我国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新增产量大、历史堆存量大、分布不均衡、成分复杂等原因,目前仍存在利用量小、附加值低、利用成本高、技术开发投入不足、市场活跃度较低、同质化竞争、产能过剩严重、整体产业科技支撑严重不足、法律法规不完备、政策机制不完善、配套政策不协调等问题。”宋鑫委员分析说。

宋鑫委员认为,化废物为资源、变包袱为财富,是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必由之路,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求。因此,强化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相关体制机制创新亟待跟上。

宋鑫委员建议,一是建立全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信息平台。进一步摸清工业固废产生和利用的情况,形成全国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管理数据库,通过信息化、物联网等手段为加强工业固废管理提供基础性数据支持,同时鼓励企业、协会、中介组织提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领域从产生收集、技术开发、工程设计、项目融资到管理运营一站式服务,大力推广低成本应用技术。

二是建立“新型”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在现有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工作基础上,针对地方政府头疼的大宗工业固废处置处理突出问题,在钢铁工业固废、有色冶炼渣、化工废渣、电解锰渣和废耐火材料等集中的重点区域,瞄准大规模利用的卡脖子环节,着力发挥地方政府和产废企业两个积极性,通过建立“新型”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整合政策工具、完善市场环境,强化对综合利用技术创新的支持,破解综合利用产品销路的政策障碍,将示范基地建设的内涵提升、外延扩大,打造升级版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三是组织开展重点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技术攻关。围绕当前突出的大宗工业固废处理处置问题,高水平整合全国资源,进行合力攻关,争取早日突破。如通过创建专项研究基金,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优势,组织重大技术项目的科技攻关和研发,不断降低技术成本,拓宽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新方向,同时建立专门队伍负责管理“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科技创新平台”,对综合利用关键和共性技术进行统一管理和信息公布。

建立清洁供暖多方共赢的长效机制

宋鑫委员第二项提案,建议多措并举降低成本以确保北方地区可持续的清洁供暖。这是他继去年全国两会上呼吁加快推广清洁能源之后,又一次极具前瞻性的建言。

对我国北方地区来说,实现清洁供暖是改善大气质量的重要手段。宋鑫委员认为,站在新起点,在碳达峰等支持政策带动下,清洁供暖必将带来用能方式、能源结构的巨大变革。但当前,我国北方地区清洁供暖比例仍然较低,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

近年来,为推进清洁供暖,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但在推进过程中,北方农村清洁供暖困难重重,一方面,由于供热管网难以延伸至广大农村地区,对推进清洁供暖造成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当前清洁取暖项目主要依靠财政补贴,一些地方政府面临较大的财政压力。

未来,随着清洁取暖补贴逐步取消,后续工作如何展开将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宋鑫委员认为,建立一套多方共赢的长效机制,是解决清洁取暖用户端长期可持续的关键所在。

宋鑫委员建议,一是针对清洁供暖市场依赖政府、盈利水平较低、市场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选择适用清洁取暖技术,编制相应的技术指南,优化供暖规划。同时引导当地供热企业、投融资企业、热用户等积极参与清洁供热项目,探索新型的多方共赢机制,激活市场潜力。

二是有序推进供热管网节能改造及采暖末端能效提升。抓紧对各地供热管网进行性能评估,并寻求与清洁取暖技术最相适应的节能改造方案,鼓励探索政府、用户和供热企业三者共同分享成本与收益的新模式。

三是指导各省市大力推进建筑节能改造。通过完善政策引导、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强化节能监管等措施,鼓励支持建设星级绿色农房、被动式超低能耗农房,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对既有房屋墙体、屋面、门窗、地面等住宅围护结构进行规模化节能改造。

碳达峰、碳中和要注重打造示范样板

碳达峰和碳中和成为时下热词,作为今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该从哪些方面发力?作为扎根节能环保领域的央企负责人,宋鑫委员第三项提案正是围绕务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开展研究攻关,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宋鑫委员表示,“十四五”时期是实现碳达峰目标碳中和愿景的关键时期。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导向和政策行动,碳达峰和碳中和涉及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多个方面。从长远看,需要创造更加适宜的环境,推动行业和企业深度参与到碳达峰和碳中和过程中。

“总体来看,要实现这一愿景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并且,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宋鑫委员表示,当前广为人知的碳达峰实践多来自国外和国内发达地区,受中外发展阶段差异以及国内发展不均衡等因素影响,现有的区域性碳达峰样板和经验难以提供可借鉴的路径,很多地方对如何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途径还不太了解,亟需更有指导意义的样板。

因此,宋鑫委员建议,一是创建零碳示范,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借鉴国内外先进、适用经验,创建零碳示范样板,将政府系统性探索与企业自主创新有机结合,鼓励更多有条件的地方和企业行动起来,让零碳示范项目成为低碳未来的展览厅、绿色技术的大舞台、涉碳商业模式的试验田。

二是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探索碳达峰科学解决方案。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碳减排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一方面要施行“揭榜挂帅”,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项目进行重点攻关;另一方面要针对重点行业绿色低碳升级的需要,整合减碳、零碳和负碳技术,对相关企业开展综合性示范予以支持。

三是建立负碳产业集聚区,推动产业低碳转型。创建零碳产业/负碳产业集聚区,选取用能大户集中的产业园区,系统整合园区治理、项目示范、模式创新、资金支持等多个要素,把当地产业绿色发展、园区企业达峰行动和行业碳中和路径探索三个层面的目标相耦合,引领高载能工业聚集区和产业升级的方向。

四是优化碳交易机制,激发碳交易市场活力。目前,碳交易市场缺乏统一的审批权限和准入标准,交易效率和市场活力相对较低。要尽快制定并明确准入“门槛”,完善交易规则,建立有效初始分配机制,健全碳市场监督执法管理体系,保证碳交易市场的有序发展,吸引更多企业积极参与,让碳交易机制更加有效地引导产业界参与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五是凝聚社会共识,推动生产生活低碳转型。推动碳达峰和碳中和理念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形成绿色低碳、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大幅提高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