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施策支持能源企业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2021.03.12 中国矿业报/刘艾瑛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公司副总工程师黄立军建议

“当前,我国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为主,2020年,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8%,预计未来较长一段时期,煤炭需求量仍然较大。”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公司副总工程师黄立军介绍,“十三五”期间,全国煤炭消费比重持续下降,但考虑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较短时间内大幅度降低煤炭消费困难较大。

黄立军指出,能源企业在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主要面临四个问题。一是煤基产业碳减排需要付出长期努力。煤基产业碳排放总量较高,转型压力巨大,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二是在电力供应中发挥托底保供作用的煤电机组经营面临困难。近年来,受电力市场总体过剩、新能源竞争冲击、低电价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煤电机组利用小时数逐步下降,煤电企业经营困难,总体亏损面较高。三是新能源快速发展与配套机制不同步。目前,各省(市、区)的能源发展替代路径还不够明确,新能源消纳的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随着新能源装机占比持续快速提升,新能源项目能否做到能发尽发、能用尽用面临挑战。四是碳减排关键技术的发展与“碳达峰、碳中和”的高要求相比还有差距。聚焦新能源技术、电网安稳技术及CCUS等碳减排关键技术,开展产学研深度协作、联合攻关的机制还不完善,尤其是CCUS技术攻关和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还未取得突破。

黄立军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能源绿色转型,需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好发展与安全、政府与市场、保供与节能、成本与价格、规模与效益,研究制订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市场调节、企业率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国家行动方案。综合施策支持能源企业积极主动作为,在供给侧努力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在消费侧全面推进电气化和节能提效,以实现能源供应从高碳到低碳到零碳的转型,意义十分重大。

为此,黄立军建议,一是推进化石能源清洁化。国家和地方政府层面出台配套机制和支持政策,如“技术换政策”、税费减免等,更好发挥企业实施主体作用,深化煤炭清洁安全高效生产和利用,大力推动绿色矿山建设。持续开展燃煤发电超低排放与节能技术改造,明确煤电机组作为电网稳定支撑的功能定位,尽快出台容量补偿、辅助服务等补偿机制,保障煤电机组生存能力。

二是加大新能源开发力度。统筹规划建设一批“风光火储一体化”综合能源示范基地,发挥多能互补优势,实现新型负荷大规模友好接入电网。优先支持在内蒙古、陕西等煤炭富集区域,建设以煤电联营为基础的“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

三是优化产业布局。结合不同省区的能源行业发展情况,指导制定不同区域能源发展替代路径。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能源企业把更多优质资源投向能源生产消费大省和新的增长极,积极对接“公转铁”等国家政策落地,做好产业调整和布局优化,更好地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四是加强科技创新。科学制定碳减排关键技术攻关计划,深化产学研结合,聚焦高效光伏、大容量风电、储能、氢能等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深入研究CCUS技术可行性和商业可行性,探索开展CCUS大规模示范工程。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