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有色行业怎样抓住时代的机遇

2021.03.24 长江有色金属网   

“碳”是工业的灵魂,是一个经济体的“元气”。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时代的机遇由此展现在大家面前。
  有色金属工业是发展国民经济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工业,也是高碳排放工业。其各品种的全生命周期中的各环节,包括有色金属矿的开采、冶炼、电解、最终产品生产和再生金属回收利用,以及上游能源的生产过程,均会排放二氧化碳。探索有色工业减排路径对实现我国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
  “十四五”规划中明确:“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工业领域要推进绿色制造,建筑领域要提升节能标准,交通领域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这个阐述已经很明确,一方面是建材、钢铁、有色、化工等“两高企业”的减污降碳;另一方面是整个制造业的绿色升级。我们的经济结构本身是需要升级的,由粗放升级到精细、由低效升级到高效、由消耗型升级到可持续型。所以,碳中和是顺应发展规律的大趋势,谁能抢占先机,谁在未来的竞争中就能赢得巨大优势。
  日前,国家发改委主持召开了钢铁、有色金属、建材行业碳达峰工作研讨会。国家发改委明确表示,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从研究制定有色金属等行业碳达峰方案;结合传统高耗能行业实际,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结构优化;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能源资源高效配置、高效利用等方面抓紧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组织相关部门积极编制碳达峰方案,积极推动相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可持续发展。有色行业首当其冲,在碳中和、碳达峰的要求下,如何以技术创新、转型升级为要义,走出一条绿色低碳的蜕变之路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碳中和是划时代的变革,有色行业要实现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其中一个核心:技术必是战略制高点。一方面,碳中和早已成为国际共识,整个世界都要进入低碳时代,在这条走向更高文明的通道上,“落后就要挨打”的法则亘古不变,而在这场全新的较量中,技术便是必争之地。另一方面,与很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要短几十年,要完成这个挑战,技术更是关键词。
  这场较量有色行业一直在准备。以铝工业为例,根据国际铝协的数据,我国电解铝能耗强度已是世界领先水平。在现有的技术水平和能源结构下,铝工业到2030年可实现碳达峰目标。再比如在太阳能领域,经过近些年来的发展,我国在全球太阳能电池的晶硅材料生产中占比50%,全球逆变器的生产占比60%。由于中国的贡献,过去10年,太阳能每度电的发电成本下降了90%。而技术的突破和引领是支撑一切的基础,在此过程中自然需要庞大的行业企业来支撑,也自然有无限的机会。
  在碳中和的愿景下,像埃隆·马斯克所说的第一性原理那样,企业要把生产核心放在升级优化上,企业在低碳、节能上的所有考虑和布局都将成为自己的竞争优势,否则将面临更加严酷的淘汰。举一个例子,宁德时代,仅用10年时间就成长为了一家7000亿+市值的企业,这种增速的背后是关于能源的时代巨变,而这些企业的崛起则意味着一部分企业的落寞。没能把握住趋势,或者与此趋势相悖的企业将面临巨大困境。
  碳中和来了,福兮祸兮?我想,在较量的主体上,不管是行业层面还是企业层面,谁掌握了先进技术,谁就有话语权,谁就能抓住时代的机遇。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