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金矿 十三万两黄金送延安

2021.05.10 中国矿业报/刘晓慧   

开栏语: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回顾建党百年,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起就与矿业休戚与共。

安源煤矿等矿业工人运动,夯实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红军赣南钨矿、“中华钨砂公司”等企业的创办,为矿业注入了红色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边区政府在西北开发石油、煤炭,办起了铁矿、钢厂,为红色根据地建设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与经费保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民主政府接管了大批矿山,组织恢复生产,在党的关怀和正确领导下蓬勃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全面回顾和展示我国矿业行业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系列报道的组成部分,本报今起开设“红色矿山巡礼”专栏,再现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各个阶段,为党的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矿山背后的故事,以期传承红色基因,更好地为新时代矿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抗战时期玲珑金矿的选厂

在山东省招远市的东北部有一座玲珑镇,被誉为“中国黄金第一镇”,这里分布着大大小小2000条可供开采的“金矿脉”。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招远玲珑山南麓的玲珑金矿,素有“金城明珠”之美称。亚洲最大的金矿田——玲珑矿田是大自然赐予玲珑的得天独厚的宝贵财富。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人在此开硐采金,至今其采金历史有数千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了摆脱财政收入困境,解除了清初以来的金银封禁政策,采用“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经营形式,允许自由开采金银。光绪八年(1882年),广东商人郭德礼到招远玲珑山开办采金工场,由此掀开了民族资本家投资金矿之先河。

光绪十一年(1885年),山东济东泰武临道道台李宗岱在李鸿章的支持下,派人到招远探矿。自此,李宗岱祖孙三代在玲珑开采黄金达50年之久。但因只采不探、管理落后和采冶技术落后,获利甚微。

1939年2月27日,日军侵占了招远县城。28日,侵占玲珑金矿,叫嚣“宁失招远城,勿失玲珑矿”。在日军侵占玲珑金矿后,日本招远矿业所也趁机而来,疯狂掠夺开采黄金资源。据招远党史资料记载,日军累计从玲珑金矿掠走黄金约16.5吨、白银38.45吨。

1939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时期。陕甘宁革命根据地被经济封锁,延安生存极其困难。日伪和国民党顽固派严控军火、粮食和药品等重要物资输入延安,“不准一斤棉花、一粒粮食、一尺布”进入边区,企图从经济上困死边区和党中央。1940年,延安农民人均粮食不足1石,棉花在1941年才达到3个人1斤的水平。部队吃穿、机关运转都难以保证,边区人民的负担也达到了极限。另外,购买枪械、弹药、紧缺的医疗物资以及开展对外活动都需要黄金等通货。为了给我国革命事业筹集经费,1939年冬,中共胶东区委书记王文秘密交给胶东区职工抗日救国联合会主任苏继光一项任务:到招远筹集黄金,要求其“像钉子一样深深地钻进金矿,扎下根,确保完成任务”。苏继光率领革命同志潜入金矿组建地下党组织,成立专门负责筹集黄金的工作委员会“金矿工会”,领导玲珑金矿等黄金企业的地下党员秘密筹集黄金,与日伪军斗智斗勇,用石头换下高品质金矿石,把金矿粉揉进头发,藏到棉袄、鞋底的夹层里,甚至把汞膏(内含品位很高的金子)塞到菜饼子带出去。同时,在黄(县)招(远)公路组织武装力量伏击日军运金车队,直接从日寇手里抢夺黄金和金砂,其中一次缴获30千克金条。三是设立秘密地下黄金收购站,换购群众的黄金。教育当地群众资共不资敌,鼓励群众售金、献金和捐金,在玲珑金矿附近每周能收购50~60两黄金,以特有的方式为抗战胜利做出贡献。

筹金不易,运金更难。从胶东把黄金安全运到延安,路途遥远,需要穿越上百道封锁线,越过犬牙交错的敌占区和国民党顽固派控制区,绕开无数日伪据点,一路充满艰难险阻。黄金运送通常采用开辟运送通道、分段接力、运金部队护送等方式通过敌占区和封锁区。开辟了胶东半岛北部的“渤海走廊”和“滨海通道”。1941年-1943年7月,黄金、军火等重要物资主要通过“渤海走廊”,经平度、昌邑、潍县、寿光,在日伪眼皮底下穿过40多个村庄、120多千米,到清河根据地,再南穿胶济线送到鲁中或鲁南区。而运送黄金主要从“滨海通道”,经胶县、高密、诸城、日照、莒县等,到达中共中央山东分局驻地鲁南区。1942年3月18日,刘少奇从苏北回延安参加党的七大,到鲁南视察,离开时,携带中共中央山东分局送延安的1万两黄金,穿越了103道封锁线,历经9个月才到达延安。时任鲁中工商局监察专员的孟英曾在1943年初带领一支3个营和1个连的部队运送黄金到津浦铁路路西的根据地,到那里由根据地派部队送往太行山,然后转送延安。另外,还有运金小分队直接从胶东运送黄金到延安。1943年秋,战士王德昌参加了一支26人组成的运金小分队,经过一路浴血战斗,到达延安时仅剩6人,黄金却一两未失。神秘的“黄金部队”在向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向延安护送黄金的行动中,无数英雄血染运金路,却没发生过一起携金叛逃事件,也没丢失过一两黄金。

抗日战争期间,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玲珑金矿一次次越过敌人的封锁,将黄金和情报输送出去,成就“十三万两黄金送延安”的壮举,为我国革命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经费保障。

1945年8月21日,玲珑金矿解放,周恩来同志在延安通过新华广播电台向全世界宣布:“华北第一大金矿——玲珑金矿,解放了!”从此,玲珑金矿获得了新生。同年9月,玲珑矿务局成立,由胶东行署北海采矿办事处接管,在玲珑工委的领导下,玲珑金矿于9月10日就恢复了生产。中共中央还专门从延安派了两位采金专家来玲珑督导采金。

随着全面内战的爆发,玲珑矿务局奉命进行紧急备战,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设备物资和人员全部撤离到了玲珑附近的村里,继续土法坚持黄金生产。根据战争需要,中共华东军政委员会工矿部将玲珑矿务局改组为“玲珑矿业公司”。1948年10月拨款2000万元 (北海币)在玲珑进行军工生产,全部职工500人,生产硫酸和硫磺,仅1949年1~7月,生产硫酸69吨,硫磺440吨,赤金千余两,为解放战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49年8月,第二军工局改为“山东矿产管理局”,玲珑矿业公司又归山东矿产管理局领导,继续从事黄金生产。

1957年9月4日,国务院举行了常务会议,研究了冶金部发展黄金生产的报告,会议决定,今后要大力恢复和发展黄金生产,同时也指出今后要大力增产黄金,把黄金生产作为国家的主要生产指标之一。按照这一指示,玲珑金矿重新踏上“黄金报国” 的征程。在国家经济落后、企业缺煤少电的情况下,风钻不能转,玲珑人就手把钎杆、人打锤;选冶设备不能开,就组织职工、家属、学生齐上阵,拣矿石、砸矿块,“吃饭要人喊,休息要人劝”的场面随处可见。1962年7月,玲珑金矿重新组建。当时条件极为简陋,车间是草棚,井下抡大锤,土机磨碎矿,土拉流选金,运输设备全靠人拉肩扛。玲珑人组织精干力量成立地质队,学习最新钻探技术探寻新的富矿脉及厚大矿体,采用分段片帮的方式进一步拓宽巷道规格,全面优化生产系统,转变采矿方法,引进当时最先进的装岩机、电机车等先进设备。经过5年的艰苦创业,生产能力突破600吨/日、年产黄金2.69万两,成为当时全国最大黄金矿山。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日益繁荣、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家对黄金的需求日趋迫切。

1975年初,为了加速发展我国黄金工业,党中央安排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王震分管黄金工作。从此,中国黄金工业步入了持续、稳定、快速和全面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当年6月,王震亲临玲珑金矿视察,明确提出“有了金子,我们的腰杆才能硬朗!”

1975年底,玲珑金矿黄金产量达到4.24万两,突破历史最好水平。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玲珑金矿连续六年大幅度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黄金生产计划,将10吨多黄金献给国家,以实际行动为国分忧。

1996年7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山东省黄金工业总公司和山东省属玲珑金矿、新城金矿、焦家金矿、三山岛金矿、沂南金矿改制成立国有独资公司,并以此为核心组建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

如今,作为玲珑金矿红色基因的继承者,山东黄金集团发扬前辈黄金人忠于使命、善作善成的传统,在改革创新中践行初心,为着力建设现代化国有企业努力奋斗。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