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典型岩溶地下水循环野外观测基地初步建成 河南省土地质量调查评价有了地方标准

2021.05.17 中国矿业报   

北方典型岩溶地下水循环野外观测基地初步建成

本报讯 记者近日获悉,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在山西汾阳建设的北方典型岩溶地下水循环野外科学试验观测基地已初步建成。

岩溶地下水资源作为北方地区主要的供水水源之一,准确评价其资源量是保障供水安全的决定性要素。为获取岩溶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关键参数、掌握地下水循环过程,该所选择在汾阳市马跑神泉岩溶地下水系统建立北方典型岩溶地下水循环野外观测基地。

目前,该基地已建成降水量监测站4处、地表径流监测站1处、岩溶泉水流量监测站1处、岩溶地下水监测站3处、蒸散发监测站1处、土壤水监测站1处,获得了马跑神泉岩溶地下水系统两个完整水文年(2019年5月~2021年4月)的降水量、地表径流量和泉水流量等高精度观测数据,为北方同类型岩溶区地下水资源评价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为地下水资源评价参数选择、地下水循环过程、三水转化规律研究和水循环模式建立奠定了基础。

下一步,中国地调局岩溶所将努力把该基地打造为北方岩溶地下水循环研究的核心基地。 (颜容)

河南省土地质量调查评价有了地方标准

本报讯 (特约记者 周强 蔡春楠)记者日前获悉,经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审查批准的《河南省土地质量调查评价规范》(DB41/T 2092—2021)(以下简称《规范》)河南省地方标准于4月25日起正式实施。

据悉,该《规范》由河南省地矿局提出并归口管理,由河南省地质调查院、省地质科学研究所、省地球化学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编制。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院长张古彬介绍,《规范》适用于河南省市县级、乡镇级、村组级及地块级土地质量调查评价全流程工作,《规范》的正式实施,标志着河南省土地质量调查评价有了切合本省实际、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标准,为河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规范》共分12个章节,详细规定了1∶5万及更大比例尺土地质量调查评价的基本要求、野外工作方法、样品采集与处理、数据分析、土地质量评价等主要内容。《规范》明确从调查土壤、灌溉水的地球化学指标含量水平、分布特征及生物有效性,到形成土地质量等级并最终进行土地利用适应性分区全流程,对土地质量调查评价作出了规范性要求。

据了解,土地质量调查评价结果可应用于土地质量与生态管护、土地整治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农产品安全生产、特色土地资源开发、地方病防控与污染土壤治理等领域。

“海洋地质十号”完成江门近海海砂钻探任务

本报讯 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十号”调查船近日圆满完成广东江门近海海砂钻探工作,标志着该局承担的“海南福建等近海重点区海砂资源调查”二级项目2021年度外业工作全面完成。

此前,“海洋地质十八号”也开展了该海域的综合物探调查工作。据悉,本次作业是“海洋地质十号”船首次执行海砂资源调查任务。通过物探和钻探调查,工作人员摸清了江门近海10米~40米水深范围内的海砂分布特征。该调查成果将有效服务海砂矿政管理工作。

(贾磊 杨楠 李占钊)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