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矿井安全生产“把脉问诊” ——记山东科技大学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教授张延松

2021.06.01 中国矿业报/范琪 韩洪烁   

有人说他的生活很单调,因为在别人眼里,他除了工作还是工作。而他却说自己的生活很丰富,因为在煤矿安全领域,他忙碌而充实着,守护生产安全是他不变的信念。

他就是山东科技大学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教授张延松。

深入一线开展救援

煤矿事故多发生在井下,看不见摸不着,得根据爆炸前煤矿井下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以及矿井开采开拓系统和事故性质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进行救援,并且要深入到事故发生的第一现场进行调查取证。

今年1月份,某金矿发生重大爆炸事故,张延松和同事应邀参加事故救援和调查工作。在时间紧迫、数据杂乱的情况下,张延松和同事们创新性使用事故调查时间轴的方式建图,协调组织各方专家分工开展工作,汇集梳理各方数据,为事故救援和原因调查提高了效率。

“采矿安全事故一旦发生,通常都会造成很大的人员和经济损失,应急救援工作尤为关键,必须对现场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调查,第一时间展开救援,恢复生产。”作为国家安全生产应急专家组成员的张延松深知事故救援的迫切性。

近些年来,张延松先后参加了陈家山事故、七台河事故、丰城建新矿事故、重钢锅炉爆炸事故等煤矿、非煤矿山、冶金、化工等重特大事故救援和处理40余起。

在一次爆炸事故中,巷道看上去没有损坏,但是走过去,就会觉得巷道有些松动,这种情况很容易发生二次塌陷,也是比较危险的。面对这些危险,张延松毫不在意,他说:“我们就是专门研究这个的,对这些事故情况更有经验,能更加科学合理的应对,越是存在危险,越应该我们上。”

冒着这样的危险,张延松坚持工作,开展调查和应急救援,在煤炭、化工、非煤、冶金、安全评价等行业都有他的身影。


迎难而上搞研究

“在参与事故救援和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事故的发生绝大部分是安全隐患积累、发展的结果,如果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就能避免事故的发生。我们搞科研就应该从解决现场问题出发,研究出来的成果有实用性,为生产安全服务。”张延松在一次次事故救援和调查中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他认为监测安全漏洞、消除安全隐患是减少事故发生的重要方式。

张延松曾参与国家发改委的煤矿低浓度瓦斯输送和应用的项目。当时,任务时间急、任务重,为了安全,井上采取了五道安全技术措施,其中一道就是喷粉抑爆技术,该技术的关键之一是要准确地确定火焰传播速度与传感器、抑爆器之间在时间上相互作用关系。为此,承担科研任务的张延松团队在不同的试验管道做了186次试验,最后取得5项成套技术,并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10余项。

2012年,为了研究一种新型预裂技术的现场应用,在理论、实验室等研究基础上,张延松带领团队扎根煤矿现场,几十次下井进行实验,自行研制井下配套工艺和配套装备,以及各种井下测试系统,不管白天黑夜坚持科学研究。目前,该技术已在40个矿的近80个工作面成功应用,为煤矿灾害的治理做出了贡献。

近年来,张延松带领团队研制的火焰传感器,能快速、准确捕捉起火点,减少火灾发生概率。目前,经中国职业健康安全协会鉴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并荣获了中国职业健康安全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每个关键技术的研究,张教授都是冲锋在前。为了研究一种新型预裂技术的现场应用,张教授带领我们进行了几十次井下试验,研制井下配套工艺装备以及各种测试系统,不分白天黑夜,经常一次就是十几个小时,有一次早上六点钟下井,第二天早上5点钟才上井,在井下连续工作了近24个小时。”张延松团队成员孟祥豹告诉记者。

培养实用性人才

相比安全事故调查专家身份,张延松说自己更喜欢当一名高校教师,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减少煤矿事故发生,守卫生产安全。

“上张老师的课,得特别专心,要仔细分辨他讲的内容,他经常会掺杂一些错误的知识考验我们,让我们挑错。”山东科技大学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2018级应急管理专业学生于亚男说:“张老师经常跟我们说,学生要敢于挑战老师,要有质疑精神,如果总是跟在老师身后,将来怎么能超过老师。”

张延松在教学过程中,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张延松经常组织团队开会,他带的研究生都要参加。他经常拿出一个专题,让团队成员和研究生们搜集资料,进行讨论,他也经常把自己在事故现场遇到的很多难题摆出来,让大家想解决办法。每个人都可以尽情发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大大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此外,张延松还经常为利用形式多样的课外学术活动,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深入课题项目研究。张延松认为,工科重应用,学再多理论,最终目的还是去现场解决问题,所以对于工科学生要多参与一线项目,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练习,才能把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成长为实用性人才。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