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8 中国矿业报/姜焕琴
媒体融合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很多行业性报纸深刻认识到了全媒体时代的挑战和机遇,纷纷开始探寻转型发展之路,一方面,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创新性地运用新媒体开展宣传,大力提升传播力、影响力;另一方面,深耕行业,积极向智库型媒体转型,促进了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行业性报纸的优缺点
(一)行业性报纸的优点
1.权威性、公信力强。虽然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承载量大等优点,但很多信息是零散的、碎片化的,缺乏权威性,公信力不强。与新媒体相比,行业性报纸对新闻的采写与报道都投入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具有严格的审核机制,可以通过策、采、编、评等准确把握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通常承载着引导行业主流舆论的责任,更具权威性,公信力更强。
2.具有明显的原创优势。融媒体时代,虽然新闻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但最终吸引、留住广大读者的依然是内容。目前,很多新媒体采编队伍缺乏或采编人员不具备采访资格,很难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采访,致使很多新媒体很大程度上依靠传统媒体的内容,缺乏原创性。这即是传统媒体的优势,也是其生存发展下去的根基所在。
3.真实性和深度报道优势。互联网时代,虽然新媒体可以第一时间推送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快速吸引大众眼球,但这些信息特别是视频信息有的时候真假难辨,甚至出现造谣现象,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长期以来,行业性报纸坚持真实性原则,通过精干的采编队伍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调查和挖掘,并进行专业评论,可以挖掘出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现象背后的本质及全貌等,具有真实性、专业性、深度性、权威性等优势。
(二)行业性报纸的缺点
1.时效性差。时效性是衡量新闻的一个重要标尺,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媒体借助互联网技术,可以第一时间将新闻推送,在时效性上占有绝对优势。而行业性报纸需要经过新闻采编、排版印刷以及发行等一系列程序,时效性比较差。
2.传播形式单一。互联网时代是读图、读屏时代,图片、音视频特别是短视频成为新宠,大大丰富了传播的形式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传统媒体“文字+图片”的报道形式相对单一,很难满足现代读者求快、求新的心理需求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
3.互动性差。长期以来,很多传统媒体设有读者来信、电话热线等栏目与读者进行互动,这曾为报纸拉近与读者的关系发挥了很大作用。但自媒体时代,传受角色已经没有了明显的界定,受众不但可以第一次时间参与新闻事件的评论等,而且还可以成为传播者,这充分调动了读者的参与积极性。
二、行业性报纸转型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思维模式和工作模式固化,创新性地开展工作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一些行业性报纸原有的工作模式和思维模式根深蒂固,存在过去如何干、现在依然如何干的现象,特别是一些媒体只低头拉车、很少抬头看路,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作为不够,缺乏创新意识和探索意识,尚未完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新变化,未能在全媒体发展潮流中找准定位,未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发展。
(二)推进工作的方式方法不够科学,未能正确处理报纸、新媒体建设以及行业研究之间的关系。行业性报纸要想做大做强,不仅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顺应传媒行业发展趋势,还要与行业发展紧密结合,在精准服务行业转型发展中找准定位,实现自身发展。行业性报纸应认真做好报纸、新媒体及行业分析研究,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打造全媒体矩阵的同时,力争成为智库型媒体,这是行业媒体发展的趋势。然而,很多行业性报纸只是利用新媒体平台将报纸内容进行重复转发,不仅未从实际出发,根据受众的需要制作相应的新媒体产品,也未形成相应的行业研究与行业分析能力,未能在促进行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大大削弱了自身的竞争力和发展空间。
(三)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亟须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互联网时代,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行业性报纸要想实现快速发展,必须具有一支涵盖采编业务能力强、熟悉行业发展趋势、熟练使用新媒体技术、了解数据管理与应用等各方面人才组成的复合型队伍。目前,很多行业性报纸人才结构不合理,特别是行业研究人才、新媒体技术人才和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人才等比较短缺,人才队伍结构比较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转型发展的步伐。
三、行业性报纸转型发展的有关建议
(一)顺应媒体发展趋势,加强队伍建设,全力培养全媒体型与专家型采编人才队伍,不断提高媒体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近年来,随着全媒体的发展和媒体融合趋势的加深,媒体人才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行业性报纸采编人员应突破传统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做到集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力于一身,成为全媒体性编辑、记者,不断提高媒体竞争力和传播力。同时,还要深耕行业,做深做精行业报道,不断扩展报道的广度、深度,提高行业影响力,这需要采编人员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力争成为行业专家。行业性报纸应对编辑记者工作方向和工作内容进行明确划分,使采编人员在熟悉整个行业背景的大前提下,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重点关注行业内的某一领域,重点采访,长期跟踪,深入研究,在不断提高报道质量的前提下,逐步提高新闻信息的解读能力与分析能力,学会从新闻报道中梳理信息,让信息转化为数据,让数据真正产生价值,逐渐成为专家型编辑记者,实现新闻报道与行业研究的有机统一,助力行业发展,从而在促进行业发展中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顺应传媒发展趋势和行业发展趋势,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是行业性报纸发展壮大的根本和保障。
(二)充分发挥内容原创优势,积极采用新技术,实现点的延伸与面的覆盖,在主动创新中形成全媒体工作思维,打造全媒体矩阵,实现媒体深度融合,不断提高传播力和影响力。中央要求全面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建立全媒体传播矩阵,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应用,媒体智能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新闻采集、编发、传播等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打造以报、网、微、端为载体的全媒体矩阵,成为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新趋势和必然要求。行业性报纸应不断创新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提高原创水平,充分利用各种先进技术,根据各个媒介的传播特点,采写编发满足不同读者需求的新闻,初步实现新闻内容生产加工、多平台多产品发布、传播效果跟踪的全流程融合,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推动媒体融合不断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传播力和影响力。
(三)建设融媒体平台并实现移动办公,建立集稿件全程跟踪和多渠道发布、读者服务与反馈等功能于一体的媒体资源库,真正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以及与读者的无缝衔接与交流。建设融媒体平台以及移动客户端,实现采编人员稿源素材投递、稿件编审全流程操作等,并与各个发布平台实现无缝连接,可随时将编审完的稿件同步发布到网站、APP客户端、微信以及报纸等,为建设“四全媒体”提供技术支撑,进而提高媒体竞争力。同时,还应力争通过技术手段实现采编平台与读者数据库的无缝衔接,一方面,确保读者及时了解稿件使用情况;另一方面,加强与读者的互动,第一时间解答读者的疑惑,了解读者的需要,搭建起与读者沟通的桥梁,为实现更好地发展打下良好的读者基础。此外,还应积极建设基于融媒体大数据分析的应用服务平台,通过融媒体稿件、全网信息抓取和第三方接入等,实现热点监控与线索挖掘、传播效果及影响力分析等,获取行业监测数据,为做深、做强行业新闻报道提供第一手的素材支撑和数据支撑,进而不断提高行业传播力和影响力。
行业性报纸既有媒体的性质,又有着很强的行业印记,因此在顺应媒体发展趋势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的同时,还需要时刻关注行业发展。总之,在媒体融合大背景下,行业性报纸唯有在充分了解自身情况的前提下,聚焦行业发展,精准服务行业发展,全力打造融媒体矩阵,方能在改革与创新中实现健康发展。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