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化”锻造绿色发展新格局 ——甘肃金徽矿业绿色矿山建设纪实

2021.06.16 中国矿业报/首席记者 王琼杰   

春风五月缤纷色,鸟语花香惹人悦。近日,当《中国矿业报》记者再次走进甘肃金徽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徽矿业),但见整个矿区鲜花盛开成堆,草色青翠接云,俨然一个美丽花园。

而就在不久前举行的2021年全国绿色矿业发展大会上,金徽矿业获得了“全国绿色高质量发展二十佳单位”这一殊荣。

金徽矿业成功的经验是什么?面对《中国矿业报》记者的采访,亚特集团党委书记、金徽矿业董事张世新一语破的:“金徽矿业以‘四个一体化’为抓手,以超前的理念、一流的科技、精细的管理,探索出了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关口前移 资源勘查和环境保护一体化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勘查活动的全过程,是实施绿色勘探工作必尽的义务和责任。

从2009年开始,金徽矿业就与中国地质大学等多所知名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先后投资近10亿元,在自有探矿权范围内开展深部风险探矿,累计完成钻探岩心50余万米,发现了特大型铅锌矿床。

自探矿伊始,金徽矿业就坚持绿色勘探原则,多措并举实现资源勘查与环境保护一体化,尽最大可能减少资源勘查对环境造成的扰动。

据了解,他们在作业现场采用湿法喷水,抑制地面起尘;在钻探废水泥浆池沉淀后进行重复利用,无废水排放;对钻探岩心全部施行编号管理,所有岩心均完整保存在两个岩心库中,将固体废物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勘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我们在勘查期间充分利用矿区原有道路,严格控制临时占用范围,有效减轻施工场区周围的水土流失。同时,选择荒地或植被稀疏地带开展作业,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及时恢复生态环境,实现一体化管理。”张世新说。

金徽矿业还科学制定工程勘查计划,在地面勘查工作结束转入井下开采后,与采矿施工无缝对接,实现了人员、信息、设备和资源共享,从根本上减少了采矿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扰动。金徽矿业的探矿成果先后荣获中国地质学会“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奖、第七届中国有色金属地质找矿成果一等奖,被自然资源部评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优秀找矿成果”。

理念先行 考察学习和绿色设计一体化

金徽矿业按照“高标准一次建成,避免今后打补丁”的一体化原则,坚持理念创新,实现考察学习和绿色设计一体化。

在矿山建设前期,金徽矿业就择优选择了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并组建开发设计团队,又历时1年先后到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国内20多家知名矿山和有关设备制造厂家考察学习,充分借鉴世界一流矿山企业的经验,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矿山整体设计中,让资源开发与生态和谐相统一,实现企业增效、生态良好、社会受益、员工增收、党建提升的共融共赢格局。

为节约用地,保护环境,金徽矿业在规划设计时,坚持吸收借鉴城市建设新理念和世界最先进的矿山规划,在矿区范围内,合理科学规划工业广场和职工生活区,把矿山的选、储、运、废石处理等工程建设在地下。仅把占矿建工程20%的关乎健康、污染可控的职工公寓、调度、信息中心、科研、水处理等放在地面。矿区自然林草逶迤葱茏,人工绿地错落有致,松柏依山巍峨,山水就势婉转,登山栈道时隐时现。

在绿色矿山建设中,金徽矿业注重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依靠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实现最大的经济价值。厂区基本建设低耗环保,工业厂房阶梯布置,实现矿浆自流输送,主要厂房采用门式钢结构,优化窗墙面积比、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照明充分利用自然采光,灯具采用节能型照明灯具。设备采用变频控制,进而达到节能、调速目的,使整个设备和系统更加安全,使用寿命延长。磨机衬板引进国际先进的橡胶复合衬板,使衬板寿命延长两倍,磨机噪音降低15%,运行功率降低20%,也使更换衬板的安全风险大大降低。

金徽矿业自觉履行企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环保设施“三同时”。他们采用充填的办法,将废石、废渣和尾矿充填采空区,减少废石和尾矿在地表的排放。建成两套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工业污水直接循环利用,生活污水处理后用于绿化,实现废水零排放。为了应对暴雨等极端天气状况下尾矿库的污水处理,他们在下游建设污水处理站和2个4000立方米缓冲池,采用生物制剂协同氧化工艺,处理后达标排放,把尾矿库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金徽矿业先后被工信部评为全国首批绿色工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被自然资源部评为国家级绿色矿山;被中关村绿色产业联盟授予首届绿色矿山突出贡献奖、全国绿色矿山重大工程一等奖。

生态优先 矿山建设和生态恢复一体化

金徽矿业在开发建设之前,矿区为撂荒地,荆棘丛生。在矿山建设中,他们充分利用地形阶梯优势,整体上根据现场地形设计布置了许多台阶,一般10米一个台阶,满足选矿工艺流程需要,做到了少占用土地。

金徽矿业坚持边开发边治理的原则,在资源开发的同时开展矿山土地复垦,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边坡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目前,他们共修建山体护坡4万多立方米,绿化面积80多万平方米,矿区绿化率达到了可绿化面积的100%,有效避免了地表沉陷、边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金徽矿业还高标准建设尾矿库、井下破碎及环保设施,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边坡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实施无缝隙绿化美化;高标准建成的樱花大道、迎宾瀑布、劲松迎客、森林栈道等一系列休闲观光景点与矿业文化展览馆、员工活动中心、网球场等融为一体,形成了地下工厂,地上花园。2018年,金徽矿业被评为国家AAAA级工业旅游景区。

金徽矿业在高标准建设井下“六大系统”、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加大投资力度,建设设备完善、功能齐全的安全防范救护设施。他们先后高标准建设了集安全监管、生产调度、应急指挥为一体的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和采矿、选矿生产控制中心,建成了生产、生活区域监测点位近万个,形成矿区地上、地下全覆盖的安全监控网络体系。他们通过严格的入井安检和人员定位,随时掌握井下每个人的信息和位置,车辆及人员定位系统实现了全国范围即时跟踪。他们在井下建设高标准的紧急避险硐室,可供上百人百小时的应急生活需求。与此同时,他们还成立了矿山应急救援中心,保证矿山救护、森林防火等情况的应急处置。

“近年来,甘肃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现场会、绿色矿山院士行活动首站走进金徽矿业、新时代绿色矿山建设与创新发展论坛等活动,进一步推动了绿色矿山的建设和发展,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矿山的根本看法。2018年7月,时任甘肃省委书记林铎对金徽矿业绿色矿山建设经验作出批示:‘可推广经验,树立标杆,并予以宣传’。”张世新介绍。

科技先导 生产经营和科技创新一体化

绿色矿山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不仅要“外表”靓丽好看,更要在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

金徽矿业坚持生产经营和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重视科技研发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成立了金徽矿业研究院,建立了协同创新基地和甘肃省人才培养基地,先后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多所知名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建立了“产学研基地”“地矿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实习实训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吸引优秀的专家技术人才加入金徽矿业,并建立了“聘人、用人、留人”的良好机制,先后聘请了39位专家教授,白春礼、王志珍、汤中立、毛景文、袁亚湘等院士专家也纷纷前来调研和指导工作,为企业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各位院士专家在对矿山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我们绿色矿山建设和探、采、选工艺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我们的技术研发工作注入了活力。”张世新说。

机械化采矿技术是绿色矿山建设的基础要素。金徽矿业通过推行采掘作业机械化、生产管理一线化、施工队伍小型化、质量管理标准化等“四化”管理,实现了采矿工序的机械化,为采矿技术进一步向数字化、智能化过渡打下了坚实基础。

金徽矿业采用进路式充填采矿回采法,有效降低了损失率及贫化率,提高了矿山回采率,使资源利用最大化,采矿生产指标超设计完成,回采率达到了92.35%,损失率7.65%,贫化率降低至7%左右。

“电位调控”浮选工艺赋能选矿生产实现一流水平。金徽矿业通过专家的努力,铅锌银等有价金属最大限度地被回收利用,铅锌回收率分别达到92.04%和95.28%,铅精伴生银的回收率达到87.25%,从而使铅、锌、银综合回收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他们研发出的浮选过程同步净化提高回水水质的新技术,使选矿回水可直接循环利用,解决了国内外浮选回水循环利用率低的难题,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由金徽矿业专家自主研发的数十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5项,全国先进适用推广技术1项,发表专著1本,论文107篇,为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夯实了科研基础。金徽矿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被授予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企业、2020年度全国绿色矿山高质量发展二十佳。”张世新最后表示,金徽矿业是新时代绿色生态发展理念的践行者、绿色矿山建设的推动者、绿色生态理念的受益者。在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指引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金徽矿业将继续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绿色高效、争创一流,不断扩大资源、提升产能、做强主业、对标百强,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