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档案中的青春故事

2021.07.02 中国矿业报/凤岐   

这是一个真实而鲜活的故事,她已尘封太久,长达半个多世纪,鲜为人知。她记述了那个时代老一辈地质工作者的人生经历,为祖国地质事业而献身的高尚情操。他们,见证了共和国地质事业发展的辉煌历程。今天,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把她从尘封已久的地质档案中提纯出来,展现给大家,温故而知新,不忘初心。

1968年11月,为探寻祁连山砂铂矿资源,原地质部一纸调令将驻守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的黑龙江省地质局第三地质大队(砂金队),成建制调往祖国西北青海高原,组成青海省地质局第四地质队(砂铂队)(以下简称四队),基地设在乐都县。

在命令下达后,经过组织动员,全队200多名职工热血沸腾,表示无条件地响应党的号召,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除极少数病患者外,全队都处于整装待发的状态。我和爱人也和全队职工一样,整理行装,拜别年迈的父母,安置好年幼的儿女,挥泪告别家乡,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新的征程。

这就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地质工作者爱党爱国的高尚情怀。

队伍抵达西宁后,没有经过休整,很快就到了祁连山区内的目的地——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黑河右岸酸刺沟矿区(海拔3600米)。这里群山环抱,白云环绕着巍峨的山峰,远望八一冰川耸立云端,白雪覆盖着山巅,寂静幽深的峡谷,宽阔无际的阶地高台,广袤的草原散发出诱人的清香,更有几处帐篷、牦牛和羊群点缀在山间……这一切对于我们这些外来者来说,都是新颖的。大自然的景观,如诗如画,令人耳目一新,仿佛到了原始无声的童话世界。这就是向往已久的祁连山,我们已踏上这陌生而神奇的土地,新的生活,新的工作,即将从这里开始。

我们是从海拔50米的三江平原,突然来到3600米以上的祁连山,高山缺氧、干旱少雨等不利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短期是难以适应的。队员们普遍感觉到头晕、气短、恶心、呕吐、厌食、失眠和身体无力等高山反应症状。正如技术员小刘的顺口溜所形容的那样:“海拔高、气压低,快步行走要喘气。”的确,我队山地组王班长,虽已年过五旬,但在黑龙江时扛起一二百斤的沙袋也是能行走如飞,可而今却是从小河边提一桶水到帐篷,几十米的距离也要歇上几歇。这是多么大的反差,艰苦的自然环境,给人身带来极大挑战。这就是踏上高原后必须闯过的第一道难关吧。

初夏的祁连山乍暖还寒,首次迎来远方的地质工作者。我们的营地驻扎在雪线3600 米之下,冰雪笼罩下的祁连山,常年低温,干燥寒冷,多风少雨,气候瞬息万变,夏季飘雪、飓风、黄沙随时侵袭。记得,在一次洪水樑(黑河源头)施工时,有一天深夜,暴风雨伴着黄沙突袭,风声鹤唳,顷刻掀翻了女同志和实验室的帐篷,砸伤了人员、损坏了仪器、吹跑了重砂样品。危险之中,全体队员顶着凛冽刺骨的寒风,转移伤员、抢救财产和地质资料,把损失降低到最小。这次暴风雨的肆虐,是对女地质队员意志上的一次洗礼,她们勇敢地战胜了疲劳和寒冷,巾帼不让须眉,仍然英姿飒爽地活跃在雪山之上。这也打破了这里是生活禁区的传说。

类似突变的恶劣气候,在这里是屡见不鲜,司空见惯。暴风雨的出没,给人们身心带来诸多的伤害,在精神上承载着巨大的压力,如此艰难的生活、工作环境,并没有难倒英雄的地质队员,他们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仍然顽强、勇敢地工作、战斗在高原上。

矿区彩旗迎风飘扬,一派繁忙的工作景象,在共产党员、总工程师张国华的指挥下,勘探工作如期进行。工程密布,钻机轰鸣,马达声、爆破声交织在一起,演奏出一首震耳欲聋的交响乐——“祁连山狂想曲”,震撼着空旷的山谷,唤醒了沉睡的大地,拉开了酸刺沟普查工作的序幕。钻孔穿透了坚硬的岩石和冰冻层,抵达含矿层,取出的样品,经过淘洗和镜下鉴定,银白色铂、黄色金(颗粒)矿呈现在眼前,这是我们劳动的结晶,这是国家的宝藏。初战告捷,我们成功了!

四队全体职工,以坚强的意志,辛勤的劳动,按原青海地质矿产局下达的工作任务,依照设计要求,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克服环境、生活和工作上的各种困难,经过3年的鏖战,完成北祁连山铂矿资源远景评价,提交了《祁连县酸刺沟砂铂矿床的详查地质报告》,结束了我国没有砂铂矿床的历史。这项成果是全队职工以战天斗地、刻苦耐劳的精神获取的丰硕地质成果,向国家交出的第一份成绩单,已收入地质档案,载入史册。

此后,四队改制,各分队分赴各地开展普查踏勘工作。我们分队的任务是,对海西、玉树地区铂、金矿进行踏勘工作。为此,我们西进,跨过日月山、进入柴达木盆地,到达阿尔金山茫崖石棉矿;南下,经鄂拉山口,跨越黃河、长江分水岭-巴颜喀拉山,到达玉树通天河(砂金矿)。取得了丰硕的地质成果,完成了工作任务。

历经艰难,几度春秋,千里征程,我们踏遍了青海的山山水水,地质队员在广阔的高原屋脊上留下了永久的足迹。

苦尽甘来,为表彰长期在高原、少数民族地区从事科技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原劳动人事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于1983年7月,向在高原从事15年以上的科技人员颁发了荣誉证书。这是国家对把美好青春献给祖国地质事业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褒奖与肯定。

现在,我们这一代人都已年过古稀,退休后各有所归,一部分人已离开了人世,长眠于高原;还健在的人,有的因健康因素,返回故土,休养生息;有的仍然留守于青海,享乐晚年,与高原共存。无论是选择哪种形式的归宿,他(她)们都心系祖国,以坚强的意志,博大的胸怀,诠释了光辉的一生,无怨无悔地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了宏伟的地质事业、壮丽的高原,这种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是值得发扬、光大和称颂的。

对于现时还健在的人来说,我们是幸运者,不仅跨进了21世纪,还赶上了新时代,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一个合格的党员;要笑看人生,养性健身,走好人生最后一公里。

仅以此文,纪念曾在高原工作,把青春献给祖国地质事业的地质队员们!

(作者系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退休干部)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