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社会资本 破解资金难题 安徽50万亩矿山废弃地变身生态资源

2021.07.12 中国矿业报   

本报讯 (特约记者 洪曙光 通讯员 许明伟)记者日前从安徽省自然资源厅获悉,截至目前,安徽省通过引入社会资本,积极破解废弃矿山治理资金不足难题,使近50万亩矿山废弃地得以修复再利用,历史包袱变成生态资源。

据介绍,安徽省利用社会资本整合采煤沉陷区。在省级财政补助21.61亿元的基础上,安徽省采用PPP等市场化方式吸引社会资本近30亿元,对采煤沉陷区的规划、修复、利用等环节进行整合,完成治理27.11万亩,恢复耕地9.24万亩,占稳沉采煤塌陷区可治理面积的75%,探索出“浅造田,深改湖,不深不浅种藕莲”“稳建厂,沉修路,半稳半沉栽上树”的“绿金淮北”等综合治理模式,成功解决20多万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安徽省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改造废弃矿坑。“十三五”期间,安徽省共有历史遗留废弃矿山3538个,完成治理2516个、24.7万亩,提前一年超额完成规划任务。以马鞍山为代表的部分地市把大青山等废弃矿山打包投入市场,通过企业进行“生态+文旅+服务业”全产业链开发,打造成深受群众欢迎的主题乐园,为当地带来了就业岗位和门票收入,解锁绿色发展新技能。

安徽省利用社会资本盘活矿山生态修复中的废弃矿山土石料。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实施意见》,明确矿山生态修复中废弃矿山土石料的市场交易方式,形成“以用定治”的土地整理路径。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安徽省回收废弃土石料500多万立方米,并将4亿多元收益反哺生态修复。目前,安徽省将遴选的池州等市24个项目,纳入省级项目库后推向市场,预计可利用遗留土石料资源2400万立方米、恢复土地面积2.52万亩。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