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4 中国矿业报/黄蛟 易志辉 陈志/文 陈志 易志辉 高宇馨/图
队长感言:
江西省地质局普查综合大队始建于1969年,走过了52年不平凡的岁月。52年的地质勘查史、产业转型史必将成为普查综合大队人心中永远的骄傲和动力。
对于新时代国有地勘单位的我们来说,认真履行地质事业职能,服务自然资源领域,聚焦生态修复、地理信息大数据及公益基础地质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是普查综合大队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在破解发展难题中,我们将通过创新发展模式、突出绿色发展、构建开放合作格局、加强科技攻关、突出共建共享等方式,不断推进产业转型发展升级,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新时代催人奋进,新征程策马扬鞭。我们将继承发扬地质人“三光荣”“四特别”精神,认真落实江西省地质局“四六六三”发展思路,努力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领域作示范,在国有地勘单位中勇争先,奋力在为描绘好江西省改革发展新画卷的征程中贡献地质人更大的力量。
——江西省地质局普查综合大队队长 周就猫
江西省地质局普查综合大队队长 周就猫
项目一区实施前后对比照,上图为治理前,下图为治理后。
江西省地质局普查综合大队隶属于江西省地质局,为全额拨款正处级事业单位。建队之初,该队是一支以物探、地质、测量为主业的地质队伍,曾先后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江西省科学大会奖、江西省科学大会研制奖、江西省科技成果奖、煤炭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在物探方面,曾因完成重要任务而被誉为“江南一枝花”。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普查综合大队顺势而为、坚定转型,积极探索地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组建了一支100余人的生态修复及自然资源大数据研发专业团队,实现了从传统地勘单位向以生态修复为主业、以地理信息大数据为支撑的新型智能化地勘单位转型升级发展,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敢为人先,生态修复领域当表率
近年来,大队紧紧围绕江西省地质局“四六六三”发展思路,聚焦自然资源领域,优化产业布局,积极融入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省级矿山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做出贡献。
2020年,该队在国家和江西省“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政策”的指导下,先行先试,与兴国县建立了“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生态修复新模式,承接了该县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
该队地质环境院在上高县开展2021年汛期地灾巡查技术服务
兴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是江西省第一个以市场化方式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立项实施的项目,被列为江西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试点项目。项目计划利用3年时间完成3700亩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任务。施工中,大队按照“系统性修复、整体性保护、综合性治理”的理念,通过“山上山下同治,流域上下游同治”的方式,还当地一片绿水青山。
项目的实施有效解决了该县废弃矿山治理资金不足,生态系统欠账较多的问题。同时,大队还有力助推了《江西省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实施指南(试行)》等相关文件的出台。为进一步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大队积极探索“两山”转化通道,打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项目建设所产生的生态产品在省域范围内进行流转使用,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
项目实施过程中,自然资源部、江西省自然资源厅相关领导曾先后亲临现场调研指导。同时,项目也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矿业报》、《江西日报》等主流媒体相继报道了项目的经验做法。
大队深耕生态修复产业,通过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积极融入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今年5月20日,大队成功中标“寻乌县废弃矿山生态修复EPC总承包工程”项目。目前,大队还与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上饶市广信区、赣州市大余县、赣州市安远县等人民政府初步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就整个区域的矿山生态修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乡村振兴等工作进行深度合作。
善于创新,大数据科技领域勇争先
大队充分发挥大数据及自然资源软件研发优势,瞄准行业前沿,主动融入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通过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创建智慧城市和数字江西提供高效优质的技术支撑。
2020年,大队成功中标“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自然资源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项目。该项目是全面贯彻国务院及江西省委省政府关于“放管服”改革要求的重大举措,走在江西省乃至全国县域自然资源一体化大数据信息化探索的前沿。项目打破自然资源内部数据、业务、应用等现有条块分割现象,打通了政务审批与内部管理,形成有机融合、互相贯通、前后一体的自然资源业务体系,有效提升了业务办理效率,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办事便捷度。
上饶市广信区自然资源一体化信息平台
今年5月26日,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张圣泽率队一行调研广信区自然资源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情况。调研中,张圣泽对平台建设成果表示高度赞扬,同时表示,在区县一级进一步开展自然资源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从基础数据梳理到业务过程重造并逐步形成完备的全面的可扩展的自然资源一体化信息平台在江西省尚属先例。从基层开始构建自然资源一体化信息平台能够充分保障“两统一”职责履行,持续助力“六个一”自然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也是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造最优营商环境、学党史为群众办实事的实际之举。
今年,为落实江西省委省政府聚焦长江经济带存在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矿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和生态修复保护工作,大队率先研发建设了“江西省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信息管理系统”,服务于全省矿山环境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不仅对江西省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工作进行全面、动态化、精细化监管,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充分挖掘全省矿山企业变化趋势、矿山生态变化趋势,从而有效推进江西省绿色矿山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为进一步深化不动产登记“放管服”改革,提升不动产登记便民利企服务水平和能力,大队根据自然资源部《“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建设指南》要求,积极开展江西省“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平台建设。通过“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变过去的“面对面”为“网对网”登记,让不动产登记插上互联网“翅膀”。同时,创新构建跨部门联动机制,建立自然资源部门与住建、税务、司法、公积金、金融等业务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实现不动产交易与登记业务、转移登记与缴税业务、不动产登记与司法查控业务、抵押登记与金融信贷业务等集成办理,避免群众在多部门之间来回跑和重复提交材料。
通过科技攻关,大队相继开发了一系列符合市场需求且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系统、平台和软件,这些科研成果和创新之举为该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业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同时推动大队地理信息大数据产业不断发展,转型升级更具生机和活力。
服务公益,发挥地质人专业优势
大队坚持把“主动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提供公益服务,发挥地质人专业优势,服务自然资源管理,融入地方经济发展战略”作为新时代地质人的初心使命,作为存在的终极价值和意义,作为责任和担当。以此为契机,深入破题,主动服务地方,做好地质服务公益事业,做好产业与地方经济的融合。
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助力构建高质量绿色发展空间格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队长期致力于地质灾害治理、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的技术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等相关工作。
积极参与地质灾害治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大队充分发挥专业人员技术优势,不断向地质灾害治理与防治方向延伸发展。在宜春、赣州、九江、上饶等地区,积极融入江西省防灾减灾工作,开展1∶5万地灾调查与区划,并利用江西省地质局科技资金研究小型滑坡机理,为防灾减灾贡献力量。同时,该队还参与了大量大、中、小型地质灾害治理工作,通过精准勘查地质灾害和科学制定地灾防治措施,有效减少了潜在地质灾害的发生,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赞扬。
利用大数据研发技术,协助地方政府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的技术支撑。大队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通过5G、NB-IoT等物联网技术与北斗、测量机器人等现代化地理信息技术的结合,利用无线物联网技术永远在线、低时延等特性,实时传输相关监测数据至后台预警指挥中心,变被动为主动,有效提升了地方政府地质灾害防治、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
积极开展空间规划编制,构建高质量绿色发展空间格局。大队不断融入国土空间规划领域,先后承接了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村庄规划试点项目等多个空间规划类项目。充分彰显各地特色、沿袭历史文化脉络,合理划分“三生”空间,优化空间布局,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为助推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保障。2020年,该队选派精干力量参与江西省国土空间规划、江西省生态保护红线评估优化工作,得到江西省自然资源厅的好评,对大队协助推动全省上述工作的开展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党建引领,凝聚转型发展强大合力
普查综合大队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根本思路,将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深度融合,有力引领中心工作更好发展。
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
大队党委始终加强领导班子政治建设,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加强支部建设,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始终加强实体、驻外办事处、项目部班子建设,做到“项目在哪,党组织就设在哪,党的工作就延伸到哪,党的作用就发挥在哪”。坚持抓好文化建设,凝聚发展正能量,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培育和传承以“三光荣”“四特别”精神为核心的地勘文化,用先进文化滋养人心,凝聚大队转型发展的强大力量。坚持关注模范人物,以先进人物引领新风尚,通过举办“最美地质人”“烈日下的地质人”等系列专题报道活动,用模范人物引领崇德向善,营造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52载砥砺前行,52载探索创新,必将成为普查综合大队全体干部职工心中永远的精神财富。在江西省地质局的领导下,大队将继续凝心聚力、主动作为,在转型发展中续写传奇,奋力完成新时代赋予地质人的职责与使命。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