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1 中国矿业报
科幻小说作家所描写的机器人与人类并肩工作的梦幻场景在巴西的淡水河谷矿区正在成为现实。据淡水河谷公司日前发布的公报,该公司已经在投资可协助员工开展维护作业的各种机器人,以帮助员工远离危险作业环境,助力公司实现成为采矿行业安全标杆的目标。
目前,淡水河谷主要使用三种机器人,其中两种由淡水河谷技术研究所采矿部开发,另一种则是从国际供应商处采购的ANYmal机器人。淡水河谷技术研究所正在制造三款同型号机器人,它们将被用于位于帕拉州的铜矿以及位于圣埃斯皮里图州维多利亚市和米纳斯吉拉斯州伊塔比拉市的铁矿,负责对磨机、管道及其他密闭环境进行检测。
淡水河谷技术研究所还与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合作开发“检测服务机器人(ROSI)”。自立项之初起,ROSI就被当作淡水河谷运营区的一种检测工具,主要负责检测传送带,这是采矿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ROSI配备了一个能够在运营环境中灵活操作的机械臂,它可以重新定位传感器,并在难以触及的地方采集样本。ROSI的研发工作始于2017年,目前已进入测试阶段。
“这些机器人由淡水河谷员工自主开发,其技术不断升级。”淡水河谷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古斯塔沃·佩辛表示,“机器人的开发是开源的,从硬件到软件都完全开放,且采用模块化结构。所有开发成果均可应用于其他机器人和设备,并可通过利用淡水河谷的资源适用新的场景或具备新的功能。”
据了解,淡水河谷技术研究所成立于2010年,该研究所设有一个专门从事机器人、无人机和人工智能运营解决方案开发的部门。2015年,淡水河谷洞穴研究部启动了“洞穴机器人”项目,次年,研究所与米纳斯吉拉斯联邦大学合作接管了这一项目。洞穴机器人是一种带有摄像头和照明系统的遥控机器人,它能在崎岖不平的地形上行走,其设计初衷是通过绘制运营区附近的洞穴地图为淡水河谷洞穴研究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帮助。2017年,科研人员开始测试将洞穴机器人应用于其他作业场景,例如对人员难以进入的密闭环境进行检测。检测范围除了球磨机和破碎机齿板等工厂设备外,还包括管道、通道和下水道。洞穴机器人已在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圣埃斯皮里图州和帕拉州超过15种不同的服务场景中得到应用。洞穴机器人具有可互换的运动系统,能根据不同的地形使用轮组、轮胎、踏板或支架进行移动,其感应系统则支持高分辨率检测、三维地图生成及其他模块化功能。 (马晓敏)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