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6 中国矿业报
——记“吉林国土地质工匠人才”获得者、吉林有色地勘局六○七队总工程师周树亮
◎ 本报记者 谭红梅
结识周树亮,是在13年前西安召开的百家地质队长座谈会上,那时的他还是副总工程师,在台上作了典型发言,其找矿经验引得与会人员一片喝彩。会议期间,主办方组织了一次野外地质考察。绝大部分代表都热衷于“山野观景”,唯独他当作了一次正式的野外踏勘。他坡上坡下来回攀爬,看到裸露的岩体,随手拿起一块小石头这边敲敲,那边砸砸,有时还喃喃自语。当拣到一块好标本时,他会发出孩子般的笑声,并拿给其他代表欣赏。
周树亮在察看岩芯
他有点“怪”,怪得可爱
真是个怪人!这是周树亮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如今13年过去,当年的小周已经成为老周,且荣誉满满。2020年,他在吉林省国土地质系统“身边大国工匠宣传学习活动”评选中,荣获“吉林国土地质工匠人才”。为此,记者想视频采访他,但联系几次均说“忙”,看来他对“典型宣传”之类的事也不感兴趣。后来实在推不过,他介绍了一位同事与记者交流。
据他的这位同事介绍,周树亮从2010年1月任总工程师至今,已累计提交16份资源储量报告,均评审通过并备案;备案的资源储量金金属量28774千克,钼金属量287615吨,镍金属量44673吨,铁矿石储量35609千吨,高岭土矿矿石量4067千吨,石灰岩矿43469千吨;提交的资源储量潜在价值521.28亿元;他主持完成的“吉林省桦甸市双杨树铜、钼多金属矿勘查成果”获“吉林省地质找矿成果一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地质找矿成果奖一等奖”,“吉林省桦甸市老牛沟铁矿大西沟东山矿段外围铁矿详查”“吉林省桦甸市大秃顶子金锑矿勘探”“吉林省和龙市和安河金矿详查”3个项目勘查成果获“中国有色金属地质找矿成果奖二等奖”等。
周树亮有许多“珍藏”,除了岩石标本外,还有一大摞野外考察记录。随意一翻,就发现他去过的地方太多了,山、川、湖、戈壁、草原、沙漠……“若矿体走向长度和倾向延伸大于200米(200米~500米),勘查类型有可能上升为Ⅱ类型或介于Ⅱ类型与Ⅲ类型之间,按Ⅱ勘探类型网度进行勘查,40米×40米探求111B,80米×80米探求122B的量,160米×160米探求333的量……尽快形成单独矿体的垂直或水平投影图,从地表到现场施工工程都要落在图面中 ,并标注孔号、加权平均品位、厚度、勘探线上水平或垂直厚度等,从中查找出规律性,对金矿体进行封闭施工,要做到见矿工程外有封闭工程,以保证提交资料的完整性。顺便提一句,工作中要相互照应,注意安全。”“工作中要注意发现在下石炭统鹿圈屯组地层中的红帘石硅质岩,可作为红帘石玉进行开发利用。注意查阅一下吉大孙德有的《吉林省中部红帘石硅质岩的特征及意义》(地质通报,2003.6)一文。”又比如,某日,他进了一个村子,村民们反映井水有异味,按原来的工作部署,和他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但他却认认真真取了水样,专门拿去送检,直到找出原因才罢休,并告诉村干部今后要注意什么。
同事们谑称他“整天游山玩水”,他的反应是“嘿嘿”一笑;夫人责怪他“把家当旅店”,他也“嘿嘿”一笑。
他有点“痴”,“痴”得执着
长年在野外开展地质找矿,周树亮用一颗初心,慢煮岁月的沧桑。现在的他双鬓染霜,但依然还在野外找矿。
1982年,他从长春冶金地质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六〇七队工作,开始唱“是那山谷的风,吹动我们的红旗”。可惜,虽然从专业学校毕业,但一到野外,他就懵圈了。
“刚到野外,一开始我完全不在状态,脑子里一片空白,两眼一抹黑,岩石认不了,地层分不清,地质现象什么蚀变啦,矿化啦,更是不知所以然。那时的我就产生了一个认识,地质学光靠书本学是学不好的,必须到大自然中去才能学到真本事。”
到大自然中去,就要有双“铁脚板”,就要不辞辛劳,栉风沐雨。从那时开始,周树亮便暗暗下了决心,学校仅仅是第一课堂,一定要扑进野外,在第二课堂继续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仅仅用了几年时间,周树亮在实践中打磨,留下了十几万字的学习笔记,并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地质找矿中小试牛刀。
吉林红旗岭镍矿是一个已开发了43年的老矿区,资源濒临枯竭。2007年,国家实施危机矿山找矿专项,与企业资金配套进行深部找矿,由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担纲实施。在此前的十多年里,吉林镍业公司先后与一些科研单位合作,试图在红旗岭镍矿深部寻找新的矿体,但由于多种原因,未有建树。一家加拿大的公司也前来探矿,结果无功而返。
这时,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委派六〇七队承担该项目勘查,时任总工程师孙超亲自挂帅,副总工周树亮全身投入。
周树亮说,孙总工找矿很有经验,红旗岭矿区是勘查工作程度较高的矿区。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理论和技术方法是很难获得良好的效果,只有运用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转变找矿思路,才能获得新进展、新突破。为此,在红旗岭矿区的地表及浅部找矿阶段,他们采用了“三高一低”的找矿模式,即磁力高、激电高、铜钴镍次生晕含量高和自电负异常,取得了极好的找矿成果。
周树亮介绍:“在深部找矿过程中,我们发现‘重力分异型矿床’是大岩体成矿,决定把3号大岩体作为主要靶区。3号大岩体呈蝌蚪状,长1400余米,宽50米~500米,纵深可达1000余米,与已知老矿的成矿岩体相一致。于是,我们采用了TEM(瞬变电磁法)等多种物探新方法,其中井中TEM测量及钻孔原生晕测量,更是得出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确定了异常源与岩矿体之间的关系。特别是3号岩体钻孔原生晕铜、钴、镍值自上而下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反映出3号岩体有重力分异成矿的特点。在3号岩体勘查区发现的TEM异常和在0号~3号勘查线发现的TEM1、TEM2异常,以及异常在5号勘查线交汇成一个异常,后来被首选为钻孔施工靶区。通过钻孔施工确定是矿致异常,表明其物探方法极为有效,以使这项新技术成为找矿的引路标。”
红旗岭矿区在50余年的勘查开发中积累了大量的地质及物化探等资料,如何合理地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料,对找矿思路形成、靶区靶位的选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他们将这些资料进行“二次开发”,拓宽了找矿思路,重新选定了靶区靶位,找矿获得巨大成功。
一般说来,钻头穿出岩体进入“底板”,发现矿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这在矿床学上可称“经典”。但是红旗岭3号岩体施工的2号孔,竟然逆“经典”而行,在穿出岩体后又穿出大理岩“底板”,在其下部发现了大矿体。为此,著名的地质专家叶天竺说:“看来矿床学应该重新修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厚积薄发的周树亮在2009年迎来了收获。2009年,他被长春市总工会基建交通工作委员会评为“建设明星”,同年被吉林省政府评为“吉林省地质勘查行业先进个人”;2015年4月,被长春市总工会授予“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章”。
痴迷,使周树亮把地质找矿视为乐事、福事,当记者问他“老出野外苦不苦”时,他笑着说:“苦是必然的,但找到矿后的乐是你们体验不到的。这么说吧,有个词叫苦尽甜来,它是充满哲理的,如果没有苦,甜的滋味绝对不会那么浓烈。”
他“谦”字当头,讲究团队协作
由于有担当、有责任感,2010年,周树亮担任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六〇七队副队长兼总工程师;2013年3月,又被吉林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聘任资源储量评审专家,目前为专家组组长(主审专家)。
老周尽管身兼数职,但为人依然低调。作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多年来,周树亮带了一茬又一茬的徒弟。每次队里来了大学生,他都会以身作则,先教做人,再教技术。他深知,地质工作者不是电焊工,得讲究团队协作。
“地质工作本身既要在课堂上学,更要在实践中学习。”周树亮以自己的感悟作先导,所以带徒方式也有些特殊,他会经常带着徒弟去野外一线实习观摩,从理论到技术细节,手把手地教,甚至怎么画图,怎么编录,怎么预测含矿层,都悉心指导。他对自己的找矿业绩,总是自谦地说:“那是我运气好。”他和蔼可亲,年轻人也愿意与他交流、请教。
强将手下无弱兵。周树亮带出的第一个徒弟,如今已成为队里的项目大拿。大部分的徒弟也都独当一面,逐渐成长为项目负责人。
桦甸市大秃顶子金锑矿勘探项目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地质构造复杂,日伪时期采锑,后经过多家地勘单位经年勘查,均无较好的找矿成果。2017年,业主把“吉林省桦甸市大秃顶子金锑矿勘探项目”交给六〇七队勘查,由周树亮任项目负责人。
接到任务后,周树亮带领他的部分徒弟组成项目组先从外围查,大致摸清了该矿可能的成矿规律,他们召开诸葛亮会,大家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后,周树亮总结概括了大多数同志的认识,即金锑矿化系统倾向上延伸在640米左右,矿体在地表至倾向方向延伸200米内,以锑矿化为主,局部构成团块状、脉状、囊状锑矿体,金矿化不连续。为此,在该区他先后提出“上锑下金”“浊积岩成因”“滑脱构造面储矿”等多个找矿新思路。后来果然验证了大家所料,钻探施工后即见矿,最终提交金金属量6850公斤,金矿储量达中型。
他说:“通过这个项目,我更加确信‘就矿找矿’事半功倍,要发动团队在打钻前周密思考,尽可能去掌握地层、构造的规律。要通过对老矿区积淀的大量资料分析后,抽丝剥茧,深入研究,从中找出突破点,就有可能有新的发现。一般来说,如果没有大的构造变化,在勘区深部有可能还有平行的含矿构造系统。”
如今,知天命的周树亮也快退休了。但他说:“忙惯了,歇下来感到不自在。”近年来,为让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掌握的操作知识薪火相传,他编写整理了《金属非金属矿产矿(点)床登记卡片》《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六○七队论文集》《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六○七队提交勘查报告评审备案材料汇编》《六○七队地质科会议纪要选编》等。
“周工腿歇不下来,手歇不下来,脑更歇不下来,真是劳碌命。他除了部署地质找矿、技术业务管理等大量工作外,还要更新技术培养接班人,一天忙得脚打后脑勺。”同事孙雪峰怜惜地说。
从“怪”到“痴”,从“痴”到“谦”, 周树亮一直在大山深处磨砺。“新时期,我们除了坚守传统地质找矿外,还拓宽了地质相关行业服务空间,如绿色矿山建设、地质灾害治理、矿山动态监测等,确保走出一条多业发展的新路子。”他说。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