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滩上的育人大课堂

2021.09.26 中国矿业报   

  ——记2021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东华理工大学教授周义朋

  ◎  朱天星

  去过新疆戈壁腹地的人,没有不知道“死亡之海”罗布泊的,那里人迹罕至、一片荒芜。

  2021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东华理工大学教授周义朋,这位地质教育工作者,离家万里扎根戈壁15载,默默耕耘,只为荒漠地下储量丰富的能源矿产和战略资源——被誉为“军工基石,核能粮仓”的铀矿。

  周义朋皮肤黝黑,外表质朴,话语不多,但在我国砂岩铀矿地浸行业,却是个小有名气的“腕儿”,只要一提到他,大家都会竖起敬佩的大拇指。荒漠坚守十余载,突破道道科技关,他为我国铀矿地浸事业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受他教育熏陶的学生和技术人员,很多已成长为行业的科技创新骨干……

周义朋(右三)带领学生在新疆开展野外试验

  “这辈子,我只要做好铀矿地浸这一件事就够了!”

  在新疆戈壁腹地的15年里,江西人周义朋见到了太多不曾见过的新奇——寒冬的泼水成冰,苦夏的流金铄石,还有百米沙墙的遮天蔽日……

  从三十出头到年近半百,为了研发绿色高效铀矿采冶技术和工艺,周义朋像候鸟一样“逐矿床而居”,先后从毗邻“死亡之海”罗布泊的吐哈盆地戈壁,到伊犁腹地的乌孙山下开展核能开发研究。在吐哈戈壁,他住过简易铁皮寝车,沙暴肆虐时,车内沙尘弥漫,睡觉也必须戴着口罩,这里四时不见甘霖,生活用水都需从几十公里之外运入;在乌孙山下,他经历过零下三十度摄氏度的严寒,顶着暴风雪艰难地开展野外试验……荒漠戈壁的艰苦,常人难以想象,用矿山职工的话来说,“20天上班期满,在戈壁滩多待一天就会疯掉”。

  但开“工”没有回头箭。周义朋的野外试验一旦启动就无法间断:小到试验材料、设备维修、学生工作和生活保障,大至工艺设计、资金计划、系统建设、试验运行、监测调控等细致而繁琐的工作都需要他通盘考虑,乃至亲力亲为。为保证试验的正常连续运行,他经常一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有时忙到凌晨三四点,连饭都顾不上吃。

  “他是个很纯粹的人”,天山铀业公司735厂崔裕禄最佩服的就是周义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把平凡做到极致的精神,“只要试验需要,什么脏活累活他都干,丝毫不贪图个人享受”。

  凭借着对核能开发事业的满腔热情,周义朋在祖国边陲实现了微生物地浸开采技术的新突破,成为我国首个并是目前唯一实现工业化应用的微生物铀矿地浸系统。同时,他还先后主持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国防科工局核能开发项目、国防基础科研项目、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际合作)等10余项……

  当有待遇优厚的其它高校和企业抛出“橄榄枝”,本可以离开的周义朋毅然选择留下,“铀矿是事关国防建设和核能开发的战略资源。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希望自己不要半途而废,把这份事业坚持下去是我的责任。这辈子,我只要做好铀矿地浸这一件事就够了。”

  从一个人顶一支队伍到“一群人的队伍”

  新疆十月就开始飘雪,工地一旦被雪覆盖,就得待到来年三四月才能动工。气候允许时,周义朋常常没日没夜地赶工,十多年来的野外工作,一直没有节假日。

  但忙成陀螺的他,对学生总能挤出时间。在很多人看来,做科研出成果多,带学生那是捎带手。周义朋却常来到“小年轻”中间,带着他们到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等工厂车间“出诊”,免费为合作单位、企业指导解决技术难题。此外,他还经常组织团队的青年老师和学生,为当地村民和矿山的青年工程师开展了100多场科普培训和义务教学,哪怕是软件的基础运用,也要面对面指导,手把手教学。

  一开始,周义朋的同事徐玲玲不解,“这既不是科研项目的工作,也无法计算教学工作量,为什么要做呢?”

  年复一年,看到了周义朋的坚持与执着,大家才明白,他是把课堂搬到了戈壁滩。

  为保证科研进度,学生会主动要求春节留下。2010年除夕夜,在万家团圆之时,当看到周义朋在冰天雪地的野外现场,为修复坍塌的实验支架而忙碌,同学们主动加入,与老师一同忙到天黑,最后才想起来矿山的人还在等他们一起去吃年夜饭。

  每当想到初入戈壁时亲力亲为的“一个人顶一支队伍”,到现如今“一群人的队伍”时,周义朋都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生活中,他更是将对学生的关爱融入进点点滴滴。

  2016年,研究生袁新到戈壁滩之初,每天偷偷在房间里吃泡面。周义朋发现没在食堂见过袁新,才了解到他患有痛风,不能吃油腻、辛辣的食物,于是果断给同学“开小灶”,有时忙完了手头的工作,还会带着学生们打打羽毛球,去厂区的健身房锻炼。

  常年扎根戈壁,只要一回到学校,周义朋坚持要为研究生授课,让学生们尽可能接触实践操作。课后,他还喜欢和同学们分享他在新疆野外科研的经历,激发大家服务军工、报效国家的热情。

  就这样,在边疆勤勤恳恳耕耘15载的周义朋成了深受年轻一代敬佩的专家和老师。

  “老一辈的核工业精神不能在我们这一代弱下去

  “你不怕苦吗?”常常有人这样问。

  “野外生活当然艰苦,但这些别人眼里的‘苦’,与一个个突破带来的成就感和大家对我的认可相比,就不那么重要了。”在野外度过5个春节的周义朋如此答复。

  他反复说起第一次去新疆时的种种情景。“那时候带队老师是留苏老专家、我国铀水文地球化学开创者史维浚。当时都已经70岁了,但他坚持和我们同吃同住在野外寝车里,起得比我们早,睡得比我们晚,专注科研攻关,物资不够了,他就带头啃馒头。”

  2019年,已经82岁的史维浚不顾家人反对,再次跟周义朋去了一趟新疆。

  “生活的苦从未对他造成任何困扰,他的心在核事业上。”周义朋感慨,自己并非天生能吃苦,但在老师多年的言传身教下,他愿意选择吃苦,也想把这份家国情怀传递给学生。

  因核而生,与地结缘。在中国核工业第一所高校东华理工大学,“老一辈核工业人”是个让人肃然起敬的群体。在他们的浸润熏陶下,学校培养出我国核地矿系统60%以上的技术和管理骨干。

  “功成名就”后,周义朋选择继续留在戈壁滩搞科研,“铀矿采冶事关国家安全和核能开发,我放不下自己手上的事业,放不下国家的事业。老一辈的核工业精神不能在我们这一代弱下去。”

  让他欣慰的是,现如今不少学生就是冲着这项事业报他的研究生,队伍也在越来越壮大。

  9月8日,教育部第6场教育金秋系列发布会上发布了2021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得知自己获评,周义朋说得更多的是感恩:“荣誉属于千千万万人民教师,我只是其中幸运的一个。”

  看到昔日学生取得的卓越成绩,史维浚教授十分欣慰:“周义朋耐得住寂寞、经得起磨练,放弃了许多个人利益,一心为事业奋斗。如今,水文地球化学后继有人、东华理工大学后继有人、中国铀矿事业后继有人……”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