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月球地质寿命“延长”10亿年

2021.10.11 中国矿业报   

  嫦娥五号返回样品首篇研究成果在《Science》杂志发表

  ◎  本报记者 刘盼盼

  北京时间10月8日凌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嫦娥五号年轻玄武岩的年代与成分》。这是以嫦娥五号返回样品为研究对象发表的首篇学术成果。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研究所北京离子探针中心刘敦一研究员和该所海外高级访问学者澳大利亚科廷大学Alexander Nemchin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车晓超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据悉,由刘敦一研究员和Alexander Nemchin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嫦娥五号返回月球样品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证明月球在19.6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使目前已知的月球地质寿命“延长”了10亿年,为完善月球演化历史提供了关键科学证据。

  自美国和苏联分别执行“阿波罗(Apollo)”和“月球(Luna)”月球探测任务以来,在对相关样品进行长达52年的科学研究后,人类对月球的地质演化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但月球的岩浆作用在何时停止,即月球在地质意义上何时死亡,这一月球演化历史研究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此次嫦娥五号采样位置设计在了月表最年轻的月海玄武岩区域,所采集的样品应含有年轻的月球玄武岩。此前发现月球最年轻的岩浆活动约为29亿年,全世界科学家都期待从嫦娥五号样品研究中获得更年轻的岩浆事件结果,以完善月球岩浆演化历史。

  中国地调局地质所北京离子探针中心团队在今年7月获得嫦娥五号样品后,立即着手对样品中的岩石和矿物进行了密集、高强度的元素和同位素分析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系统的年代测定。研究团队用详尽的微区原位高分辨率二次离子质谱(SHRIMP)定年数据和坚实的岩石矿物地球化学数据,证明月球直至19.6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使目前已知的月球地质寿命“延长”了10亿年。

  北京离子探针中心被国外同行赞誉为“世界著名地质年代学研究平台”“世界上运行最成功的实验室之一”。该中心刘敦一研究员团队自2007年起便与国际知名学者合作开展月球样品研究,凭借高灵敏度、高分辨率二次离子质谱(SHRIMP)的技术优势,在国内率先完成了阿波罗(Apollo)12、14和17号样品的分析研究工作,揭示出月球早期存在多起重大天体撞击事件,为解决月球岩浆演化和撞击历史两个关键科学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