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暴雨影响,日前山西省停产煤矿27座、非煤矿山99座、危化企业7家(截至10月4日8时)。作为国内第一大产煤省,山西省承担着14个省区市四季度煤炭的保供任务。随着供暖季越来越近,汛情和其导致的关停煤矿让煤炭供给遭遇“减法”,保供任务是否会产生影响也成为市场关注的话题之一。
10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将进一步部署做好今冬明春电力和煤炭等供应,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和经济平稳运行。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国内电力、煤炭供需持续偏紧,多种因素导致近期一些地方出现拉闸限电,给正常经济运行和居民生活带来影响。有关方面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能源供应保障。针对今冬明春电力、煤炭供求压力依然较大的情况,会议强调,保障能源安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是“六保”的重要内容,要发挥好煤电油气运保障机制作用,有效运用市场化手段和改革措施,保证电力和煤炭等供应。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一份落款时间为10月7日的《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关于加快释放部分煤矿产能的紧急通知》文件要求锡林郭勒盟、乌海市、鄂尔多斯市能源局、呼伦贝尔市工信局立即通知列入国家具备核增潜力名单的72处煤矿,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做“加法”,可临时按照拟核增后的产能组织生产。证券日报发文指出,内蒙古自治区72处煤矿核增,有望增加供应、有效缓解市场紧张状况和煤价的过快上涨。供暖季临近,煤炭保供迎来重要时间窗口,政策面除了核增产能外,还应做好安全生产和运能调度安排,以保证所增加煤炭产能有效发挥。山西省9月29日召开保供14省区市四季度煤炭中长期合同对接签订会。按照相关要求,中央驻晋煤炭企业将保供天津、福建、河北、广东、辽宁五个省市,晋能控股集团对接广西、江苏、吉林、安徽、上海、浙江等六个省区市等,涉及保供量5500万吨。山西省能源局9月6日公布的《全省生产煤矿生产能力情况》显示,截至2021年8月底,包含已取消(可恢复)的部分煤矿在内,共有682座煤矿在列,年产能自几十万吨至两千万吨不等。大部分煤矿的生产能力在90万吨-200万吨之间,粗略估算停产煤矿将影响产能2500万吨-5000万吨之间。随着山西地区的强降水告一段落,煤矿将陆续恢复生产,短期内煤矿停产对于供应造成的影响有限,对保供任务的完成不会造成实质性影响。
据央视新闻报道,陕西省积极主动履行煤炭区域协同保供职责,组织各产煤市、省内重点煤炭生产企业迅速增加煤炭产能,近日编制了国家下达陕西的保障湖南、湖北等14省份3900万吨煤炭任务分解表,协调落实了省内火电企业四季度保障发电供热用煤926万吨需求。
而据国家能源局官网10月9日引述的报道,今年以来,我国加紧推进在建煤矿投产,新投产煤矿(含联合试运转)实现产能增加1亿吨/年左右。同时,明确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新疆5省区15座联合试运转到期煤矿办理延期手续,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增产增供,有效稳定煤炭产能4000万吨/年。据不完全统计,自8月份起,我国已有1.2亿吨左右的煤炭产能被陆续释放。
综合各方情况来看,在多维度政策支持下,四季度动力煤有望摆脱紧缺状态。
来源:央视新闻、人民资讯、中国证券报等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