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1 中国矿业报
——江苏省地质环境勘查院发展纪实
◎ 徐 莉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省地质环境勘查院撸起袖子加油干,共同致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着力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
一、砥砺奋进,交出精彩答卷
江苏省地质环境勘查院在江苏省地质矿产勘查局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地质立院、科技兴院、人才强院 、产业优化提升、开放发展和幸福地环院建设”六大发展战略,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强富美高”新地环院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开启“十四五”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施春华院长视察南京地铁勘察项目
(一)地质服务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系统梳理国家重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对地质工作的战略要求,江苏省地质环境勘查院主动服务、贴近服务、靠前服务,大力实施“地质+”战略,开拓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村农业、城镇建设等地质工作领域。
在技术服务上,江苏省地质环境勘查院率先开展资源、环境、灾害、地下空间、安全保障等多要素地质调查,成果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该院承担的南通城市地质调查项目,从总体设计到十项专题、综合成果均以优秀等级通过评审,得到专家“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好评。项目除完成1项综合研究成果和10项专题研究成果外,还完成了7项应用型研究,获得发明专利3个、实用新型专利4个、软件著作权7个,开创了城市地质调查新模式,为沿江绿色生态城市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南通城市地质调查项目,不仅为该院探索高质量地质服务积累了经验,也为地质项目在县市层面开展起到了引领和示范的作用。
坦桑尼亚项目
在组织体系上,在以南通市地质灾害应急地质环境保护技术中心、综合研究室、水文所等为主体部门的基础上,江苏省地质环境勘查院积极拓展地质公益事业服务领域,先后成立了环保工程分院、地质环境分院,以及海外分公司,为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现代农业、防灾减灾、海外经济发展等做好服务,提供技术支撑,并取得了多项应用性、创新性、突破性成果。
在资质建设上,江苏省地质环境勘查院新增矿山资源规划、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及监测、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污染场地修复等资质,实现测绘资质两个专业子项甲级的升级,及6个专业子项乙级的增项,现有1个综合甲、8个甲级、5 个乙级、1个二级、3个三级等共24项资质,为加强地质工作提供了资质基础。
(二)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
江苏省地质环境勘查院瞄准产业发展目标,加强科研设备投入,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着力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产业经济呈现稳健增长、提质增效的良好态势。“十三五”时期,江苏省地质环境勘查院累计完成到账收入比“十二五”时期增长39%;净资产比“十二五”时期增长69 %;向国家缴纳税金超过1.2亿元,综合经济实力与社会贡献率大幅度提升,步入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连续荣获“江苏省质量管理先进单位”“江苏省设协综合实力三十强”“江苏省勘察设计行业诚信单位”等荣誉称号。
当好重大工程建设者。江苏省地质环境勘查院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延伸地质工作服务领域,在重大工程与基础设施的规划选址选线、优化建设方案、工程勘察施工等方面,发挥了基础性、先行性支撑作用,工程勘察产业继续保持业内领先地位,规模与效益持续增长。尤其是“岩土工程监测业”发展态势良好,业务拓展到基坑监测、地铁施工期运营期监测、铁路工程监测等领域,年均合同额达5000万元。
环保工程项目
当好生态保护生军力。江苏省地质环境勘查院紧扣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完成宿迁市沭阳城区浅层地温能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典型地区(高淳、洪泽)耕地污染调查与修复试点研究项目、常州外国语学校及周边地段水土环境应急调查等项目,以地质灾害和环境治理、地热能源开发利用、水土污染修复等为重点的生态地质工程成为新的产业经济增长点。
当好国际经济先行者。“十三五”期间,江苏省地质环境勘查院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在安哥拉分公司基础上,新组建了东南亚、东非分公司。宏程海外公司、北方分院等克服国际工程产业萎缩和国际疫情双重不利影响,因势利导地积极开拓业务,在铁路、公路、港口、码头、机场等大型勘察项目上积累了丰富的国际技术标准及经验,并因地制宜地建立了3个属地化的欧美标准土工实验室,完成海外项目160多个。
当好地质安全守护者。“十三五”期间,江苏省地质环境勘查院完成工程勘察、测绘监测、岩土设计、地质灾害评估、勘查、设计、监理等项目约7000项,在全国地质工作投入下滑的大环境下,规模实现稳步递增。
(三)科技创新管理取得历史性突破
江苏省地质环境勘查院成立创新领导小组,加强科技创新战略实施,2020年成功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在创新团队建设方面。江苏省地质环境勘查院成立了南通市地质灾害应急地质环境保护技术中心;与同济大学浙江学院进行了产学研合作;同江苏索益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南京市水土调查与修复研究中心”;成立了局级土壤与地下水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中心,重点建设水土污染重点实验室。在全自动化监测领域积极探索创新,自主研发了深层水平位移自动化监测装置,南京中海滨江项目成为省内首例全自动化监测示范。
科特迪瓦项目
在科研基地建设方面。江苏省地质环境勘查院先后建成了东南大学研究生实习基地、挂牌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创新创业服务基地”、在南通分院设立江苏省地热能源学会“协同创新技术服务示范基地”。
在标准规范编制方面。“十三五”时期,江苏省地质环境勘查院主编了江苏省《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32/TJ208-2016、江苏省《岩土工程勘察安全标准》DB32/T 3703-2019、江苏省《污染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标准》DB32/T 3749-2020,参编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标准》GB 50497-2019;正在主持编制江苏省《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地质环境监测标准》,参编行业标准《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监测技术规程》、行业标准《地面沉降防治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江苏省《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标准》、江苏省《数字化交付标准》。
在成果创新创优方面。“十三五”时期,江苏省地质环境勘查院获省、市、局级优秀成果91项,在各类期刊发表专业论文 98篇,申报发明、实用新型、软件著作权23项。
(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战略性成果
江苏省地质环境勘查院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认真践行“三严三实”,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提升党支部组织力为重点,扎实开展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注重打造党建品牌,获评“省级机关先进基层党委”“省级机关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等荣誉称号;以抓好巡视整改为契机,强化管党治党责任意识,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以党建带团建,促进团建上水平,院团委获得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
(五)幸福地环院建设取得亮丽成绩
江苏省地质环境勘查院高层次专业人才比例逐年提高,目前专业技术人员占在职人数超70%。
在职工中,该院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和技能竞赛、职工科技创新等活动,提升职工技能素质水平,已先后获得江苏地质调查员(地质灾害方向)职业技能竞赛团体三等奖,江苏地矿测量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等。
同时,做好新形势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该院还探索实践地质文化建设的新路径、新方法。如制作单位宣传片、第三党支部宣传片,宣传展示支部书记工作室;以南通项目高质量完成为契机,通过新华网、中国江苏网、《中国矿业报》等国家和省媒体平台,创作了一批精品力作,讲好“江苏地环故事”,提升了社会影响力,凝聚起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
二、改革创新,构建发展新格局
进入“十四五”时期,江苏省地质环境勘查院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和新要求,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系统观念,以“省内一流、国内知名”为总目标,强化地质公益职能履行,夺取高质量发展新胜利,开创跨越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在全局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一)强化公益职能,构建新发展阶段地质服务体系
紧跟国家和社会对地质工作的需求变化,以支撑服务自然资源管理为目标,主动进位,构建市场与公益职能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地质工作新格局。
强化地质技术优势。江苏省地质环境勘查院深入挖掘推进沿海发展、滨海湿地保护、新能源开发利用等领域的战略机遇,加强与自然资源系统内国土、规划、测绘地理信息、海洋部门沟通合作,建立与水利、林草等管理部门一对一联系,精准把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围绕江苏省“1+3”重点功能区战略,江苏省地质环境勘查院结合城市主体功能定位,探索支撑区域协调发展的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模式,推进南通、海门等城市地质调查成果转化应用。
拓展监测检测空间。江苏省地质环境勘查院充以地质环境监测为主攻方向,以建设国内领先的水土检测中心为目标,加大科技投入,研发、购置水土检测、智能远程自动化监测等仪器设备,促进监测、检测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提升地灾应急智能服务。江苏省地质环境勘查院利用“南通市地质灾害应急地质环境保护技术中心”平台,开展地质灾害、地质环境保护的规划、调查评价、评估、勘查、设计、监理工作;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方法的研究,参与建立面向社会的地质灾害信息平台,建立和完善监测预警体系,为公众提供防灾减灾信息咨询服务。
(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地矿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深化地勘行业事业单位改革为契机,找准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切入点,稳步推进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创建优势品牌,形成产业特色,提升发展动能。
服务民生,支撑重大基础工程建设。江苏省地质环境勘查院开展“地质+”或“+地质”的定制化服务,加快地质调查成果的延伸和应用转化,更好地服务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重大战略。充分利用院资质、品牌和技术优势,巩固工程地质传统市场,深耕城乡重大交通设施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国家重点投资产业领域,拓展、延伸岩土工程设计、咨询、岩土工程监测市场。拓展“工程地质勘察现场管理系统”应用场景,立项合作高质量完成徐州地铁勘察的BIM成果,通过运用互联网+智慧岩土技术,助推产业经济转型升级。
对接需求,延伸地质工作服务领域。江苏省地质环境勘查院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地质工作的谋划,积极拓展海洋地质工作,介入重大地质服务项目,谋划参与各类土壤地下水污染调查防治、生态环境整治和修复工作。作为牵头单位,积极承担南京市地质资料收集与综合集成项目,在南京市自然资源局组织下,做好系统集成研究工作,使地质工作更好地向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大众提供服务。
强链补链,优化升级产业体系。广泛挖掘、培养经营人才,打造一支结构合理、公关能力强的经营团队,确保城市轨道交通、重大市政项目市场占有率稳中有升,积极拓展与国有大公司的战略合作,进一步扩大工勘市场范围。大力发展监测产业,积极寻求专业领域的技术突破,推广新技术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提高核心竞争力,推动院监测业务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在大型高陡边坡、水利工程、轨道交通工程等重要工程或风险较高的工程,推行在工程运营期间实施长期自动化监测。推广应用如无线传感器监测系统、自动测量机器人、自动深层位移监测、无人机航拍监测等新技术、新方法,推进监测技术自动化、智能化。
(三)创新科技赋能,引聚“高原”之上起“高峰”
坚持创新决胜未来,通过完善创新科研体系、加大科研投入、推进科技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产出与转化等具体举措,促进科技发展。
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江苏省地质环境勘查院通过规划指导、项目支持、监督考核等方法,推动现有平台的升级。以安德门基地C座为依托,加快推进测试中心建设工作,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努力以科技特色、生态环境优势创优争先,确保“十四五”建设成为省级重点实验室。依托院在基坑自动化监测的既有技术优势,打造“地下空间管控技术中心”,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与高校、高企结合,争取建设成为一流的“省级技术中心”。
加强加大科技投入。由江苏省地质环境勘查院科技创新管理机构对科技创新工作进行全面引导和管理,为科技项目创新创优工作保驾护航。加大科研项目的配套,对在不同层面立项的科研项目,进一步加强人员、资金、技术等方面投入力度,产出一批优秀科研成果。对于有规模有特色的工程项目,从源头抓起,加强方案策划,做优质工程、精品工程。
促进科技成果产出与转化。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促进工程勘察及延伸产业、水土有机检测、地下空间监测、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控、生态环境修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等产业方面科技成果产出与转化。通过项目发表一批有水平的科技论文,产出一批发明专利,并利用专利产出效益。积极参与规范标准编制,提升院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提高行业话语权。
(四)锻造人才队伍,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根据江苏省地质环境勘查院行业特点与发展趋势,加强企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在地质环境、勘察监测、水土污染分析等专业逐步培养、打造核心竞争力强、技术创新亮点多的专业团队。以“五坚持五提升”为导向,培育人才成长的沃土,加强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建设,逐步锻造出一支结构合理、层次科学、竞争力强、团结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黄金比例人才梯队。2021年着重加强水土有机检测能力建设,构建以重点实验室为引领的科技力量,培育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五)构筑文化品牌,提升民生福祉
积极传承“三光荣”“四特别”的“地质之魂”,弘扬新时代江苏地矿精神,通过强化公益地质职能,服务城市基础建设,助力生态环境整治等工作,发出地质文化声音,讲好地质行业故事,参与社会交流,切实增强社会认同度美誉度。进一步把握职工需求,建立常态化沟通联系,为职工群众提供丰富的文化活动阵地,广泛开展丰富多彩、适合基层一线职工的文体活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注重倾听群众呼声,解决好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单位内部和谐稳定,增进民生福祉。认真做好2019-2021年江苏省文明单位申报和迎检工作,强化亮点品牌建设,切实提升正向激励、示范引领和共同发展的价值效应。2021年,多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局“十三五建功标兵”称号。
以规范管理、防范风险为重点,进一步梳理完善内控管理各项制度,强化执行监督,依法规范一院一企管理。根据新形势,及时修订完善院文明及经济考核办法和评分细则,充分发挥指挥棒作用。加强全院合同管理,组织开展合同质量抽查评比活动,从源头防范法律风险。健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强化财务审计工作,确保国有资产使用效益。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加快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和安全管理信息化步伐,打造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平台,营造安全发展文化环境,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抓实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落细各项管理措施,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监督检查,守牢安全生生产底线。
(六)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建引领
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结合江苏省地质环境勘查院实际指导推动工作,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注重思想铸魂。今年以来,江苏省地质环境勘查院党委切实以史为源,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基层调研,讲好专题党课,做到入脑入心悟思想,用心用力办实事,学习教育过程中开展了实地缅怀英烈、党史知识竞赛、手抄红色经典、“致敬英雄”实境演讲等形式丰富的活动,精心组织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为24名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全体党员集体重温入党誓词,引导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感悟思想伟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广东阳江海上风电勘察项目
夯实党建基础。今年9月,江苏省地质环境勘查院第六次党代会胜利召开,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班子和纪委班子。加强对党支部工作分类指导,开展党支部达标定级工作,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开展关怀慰问帮扶。提高党员发展质量,规范党员教育培养,广泛应用“江苏机关党建云”平台,推进“党员之家”建设全覆盖。
着力正风肃纪。江苏省地质环境勘查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落实基层减负措施,深入推动突出问题整改,高质量完成局党组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从严推动“两个责任”落实,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强化政治监督,推进“三重一大”事项监督,深入开展内部巡察,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对权力、资金、资源集中的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的监管;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立足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江苏省地质环境勘查院将充分发扬“三牛”精神和新时代地矿精神,砥砺奋进,开拓创新,为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作出应有的贡献!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