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7 中国矿业报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李四光入党心路历程史料展”掠影
◎ 赵 曼 韩凤彬
前言: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习百年党史,汲取奋进力量,激发地质工作者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和实干苦干的精神,在第十七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颁奖会暨《李四光科学论著集》出版发行座谈会召开之际,征得主办单位和原作者同意,我们选取“山巍巍 水洄洄——李四光入党心路历程史料展”的部分资料,概述李四光的光辉一生,再现党和国家对地质事业发展的谋篇布局、对科技人才的尊重关怀,展示李四光的报国之路和入党初心。
李四光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科学遗产,更给我们留下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李四光精神就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伟大建党精神的生动实践,新时代又赋予了其更深厚的现实质地和情感温度。我们要深入开展弘扬李四光精神的教育活动,学习他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求真务实的科学品格、强烈执着的创新意识、诲人不倦的师表风范和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使之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凝心聚力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务实笃行推进新时代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为国为民:一面旗帜
李四光的入党历程
1957年3月,周恩来总理前往杭州,探望因病疗养的李四光,鼓励他入党。1958年12月,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委员会正式批准接收李四光为中共预备党员。根据支部大会上的发言,李四光写了《我经历中的两条道路的斗争》一文,载于《中国青年报》1959年2月28日。
1958年李四光入党后特意在北京西山象鼻子沟寓所留影,纪念这个光荣的日子。
内容:“我入党了,这是我一生中最愉快不过的事情!我活了70岁到现在,才找到了归宿……我个人也和千千万万的普通劳动人民一样,在这个伟大的革命运动过程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彻底地认识了我们中国人民的进步是和党的领导不可分离的,在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永远是这样。”
1951年6月30日下午六时,中国共产党成立三十周年庆祝大会在北京先农坛体育场隆重举行。作为科学界代表、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主席,李四光参加了庆祝活动,其演讲词作为献词在报上发表。
载于1959年2月28日《中国青年报》的“我经历中的两条道路的斗争”一文。
内容:“……到毛主席全面地领导革命以后,才把马列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逐步深入地了解如何从实际工作中、生活上来体会辩证唯物主义,从而学习善于用辩证唯物主义来做工作和生活的指导。由于这样发动了的工农革命群众,它的质便大大的不同了,它的量也就迅速地形成了浩浩荡荡的队伍……”
二、烽火岁月:初心
1. 青年时代——积极投身伟大的爱国运动
1904年李四光留学日本,受宋教仁、马君武等人影响,民主革命的思想进一步增强。1905年7月,年仅16岁的李四光参加了由孙中山等人创立的“中国同盟会”,成为最年轻的创建会员。在参加完宣誓仪式后,孙中山赠其八个字“努力向学,蔚为国用”,给以勉励,寄予厚望。
《行路难》小提琴曲谱。
1913年,李四光第二次离开祖国,就读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采矿冶金专业和地质学专业。1918年获得自然科学硕士学位后,准备回国开展地质调查工作。几个月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中国作为参战国,在巴黎和会上受到了强烈的不公正待遇。李四光十分愤慨,于1919年11月欧洲考察期间,写下了5行19小节乐曲,抒发心中的愤郁之情,并于1920年2月创作完成小提琴曲《行路难》。经考证,《行路难》被确定为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
2.为人师表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推动了中国科学与民主思想的发展,也深深地影响了李四光。经过丁文江的建议和傅斯年等人的联系与推荐,李四光接受了国立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的聘请,1920年回到阔别7年的祖国,1921年-193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系主任。
北京大学任教。
1933年春,北京大学师生为李大钊举行公葬,得知消息后,李四光立即捐出一笔钱款,襄赞这一义举。
3.早期科研工作和斗争
李四光一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一面坚持与反动政权抗争,在黑暗中痛苦摸索前行的日子里,始终坚持“为真理奋斗”。
1946年,周恩来同志在重庆两次会见了李四光。出于对科学家的保护,他劝李四光出国避一避,并传达了党中央的政治主张。1948年2月,李四光携夫人从上海启程赴伦敦,参加第十八届国际地质学会。
1949年初,解放战争进展迅速,国民党政府仓皇逃往广州,并命令各机关南迁。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的同仁经商量后决定留在南京,并写信告诉身在英国的李四光。李四光在1月19日到2月9日期间,多次写信给地质研究所许杰、赵金科等人,表明支持大家的决定,并愿意将个人积资捐出,与大家共渡难关。
在地质研究所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这场反搬迁的斗争胜利了。南京解放时,地质研究所没有受到一点损失,完整地回到人民的怀抱。
三、新中国成立:使命
1. 辗转回国
1949年,在祖国的召唤下,身在英国的李四光毅然踏上艰辛归国之路。1949年11月,周恩来总理以电报形式请吴文焘在捷克设法接触李四光,保护其入境。后又委托叶剑英派人到香港寻其行踪。经多方努力,在香港与李四光取得联系。
2. 地质事业的主要领导人和开拓者
经过综合考虑和广泛协商,李四光提出成立“一会、两所、一局”的地质工作组织方案。1950年8月,政务院批准通过了该项提议,同时任命李四光为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17次会议决定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地质部,任命李四光为部长。
李四光在石油勘探工作会议上发言。
3. 对新中国地质事业的贡献
新中国的诞生,揭开了李四光科学事业崭新的一章。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祖国的地质事业中,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在他的具体领导下,中国的地质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1)指导全国石油地质普查
李四光组织石油勘探大会战,指导全国石油地质普查,对我国东部油田的发现,作出了重大贡献,甩掉中国“贫油”的帽子。
1953年12月,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征询李四光对我国石油资源的看法。李四光根据数十年来对地质力学的研究,表明不同意“中国贫油”论,他深信我国天然石油资源的蕴藏量是丰富的,关键是抓紧开展地质勘探工作。1956年5月,周恩来总理在国务院司局长以上干部会议上,肯定了李四光关于我国石油资源远景的意见,指出石油在我们的工业中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首先是勘探情况不明。地质部长很乐观……我们很拥护他的意见。
1964年元旦,毛泽东主席邀请李四光到中南海观看豫剧《朝阳沟》,并对李四光说:“你们两家(指地质部和石油工业部)都有很大功劳。”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起来的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质专家独创的石油地质理论进行勘探而发现的。
2)为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李四光十分关心铀矿地质的发展,多次听取找铀队伍汇报,亲自指导找铀队伍,他根据构造体系控矿理论指出了铀矿资源的分布规律。在李四光的指导下,铀矿地质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两弹一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我国核工业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突出贡献。
1955年1月,毛泽东主席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研究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会上听取了李四光、钱三强和刘杰的汇报。李四光拿出野外带回的铀矿石标本给领导同志们传看,说明我国铀矿地质与铀矿资源及勘查情况。
3)倡导开发和综合利用地热能源
李四光以战略科学家的视角,最早提出并组织开展我国地下热能的开发与综合利用。李四光认为,地热是人类开辟自然能源的一个新来源,就像人类发现煤炭、石油可以作为燃料一样重要,是地质工作的一个新领域,是一件很有前途的探索性工作。他不顾身患危症,81岁高龄仍亲自到天津实地考察地热利用情况,因为“要是把地热充分利用起来,我们可以节省多少燃料!可以给人民的生活造很大的福利!”
4)开展地震地质与地震预报研究工作
李四光深感地震灾害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之严重,晚年投入了很大精力从事地震地质的开创性工作。
1966年邢台发生强烈地震,周恩来总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救灾工作、讨论地震发展趋势,李四光年高体病仍坚持参会,他坚信地震是可以预报的。周恩来总理对于李四光这种“独排众议”勇于探索的精神表示称赞。
四、科技自立自强:创新
1. 地质力学——创新的典范
1)创立地质力学理论,引领中国地质事业自立自强
地质力学是李四光创立的有重大科学影响的边缘学科,为研究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开辟了新途径。
1921年,李四光从探索大陆海水进退规程开始了地质力学的研究历程。1926年他发表了《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一文,指出地球自转速率变化是地表形象变化的主要原因。1929年,他发表了《东亚一些典型构造型式及其对大陆运动问题的意义》一文,明确了构造体系的概念,为地质力学打下了初步基础。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初期,李四光用构造体系概念论证中国区域地质,修改、补充、丰富了构造体系概念,出版了《中国地质学》专著(1939,英文版),从此地质力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1944年,李四光在贵阳举行的中国地质学会第二十次年会上发表《南岭东段地质力学之研究》一文,第一次提出“地质力学”这个名词。1945年《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专著问世。
《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是地质力学的第一块里程碑。该书原是李四光1945年应当时中央大学和重庆大学联合邀请做学术报告的讲稿,经过整理后,由重庆大学地质系首先油印发行。1947年1月由中华书局作为中国科学社丛书之一出版发行。该书是李四光第一次总结20世纪20年代初到40年代中期为止的研究成果,为地质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石,更为地质力学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2)丰富和发展地质力学的理论、方法,为新中国建设服务
这一时期李四光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地质力学方面的著作,大大丰富和发展了地质力学的内容。另外国外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地质力学研究,而且来所的年轻大学毕业生学习、工作也急需教材。此时,李四光认为有必要对地质力学研究成果进行一次系统地总结。为此,1959年1月,李四光借在青岛疗养的时机开始《地质力学概论》的写作,经过一个多月时间写出初稿,打印后,广泛听取意见,而后经过两年多的讨论、修改、补充,终于在1962年初,《地质力学概论》这部经典科学巨著问世。
3)旋扭构造等理论引起国际广泛重视
旋扭构造概念是李四光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与此同时,日本气象学家藤原根据关东大地震也提出类似的概念,苏联学者也发现东欧地台有旋转迹象。20世纪50年代,李四光为了寻找石油,摸清构造地质的底而写作《旋卷构造及其他有关中国西北部大地构造体系复合问题》。1958年由钱祥麟、赵鹏大译成俄文,引起苏联和东欧众多学者的兴趣和重视。20世纪60年代李四光又将此旋卷构造理论推演到全球,解释巨型造山带、环状岛弧及南北极圈构造特征。
2. 䗴类化石古生物研究
李四光是我国䗴类化石研究的奠基人。他创造性提出䗴科分类十大原则,至今仍为国内外学者所使用。“䗴”就是李四光创造的一个字,意为“筳状之虫”。根据䗴科研究,他确定了中国北方太原系的时代和划分,继而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古生代及其以后地层的划分、对比和构造研究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3. 开创中国第四纪冰川和冰期研究
在第四纪时期,全世界曾有过广泛的冰川流行,但外国一些地质学家或地理学家对中国第四纪气候变迁提出种种无冰期发生的论断。
1922年,李四光首先在太行山东麓及大同盆地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20世纪30年代初期,又在长江中下游庐山等地,相继找到了冰川流行的证据,并对中国第四纪冰期进行了划分。尽管证据确凿,但那些外国专家为了维持其既有的看法,仍然不遗余力地反对中国有第四纪冰川的遗迹,并断然否定中国第四纪有过冰川活动。当时,我国一部分地质、地理学家,也就默认了中国第四纪没有冰川存在的看法。
解放后,这项过去不大受注意的冰川遗迹的研究工作,在李四光的组织下,才逐渐有了起色,我国地质、地理工作者在全国范围内,发现了广泛的第四纪冰川遗迹,肯定了我国第四纪有冰川广泛流行,建立了中国的第四纪冰期。
4. 对其他矿产与海洋地质研究的贡献
1)指导铬矿、煤炭、金刚石等矿产找矿勘查
自1961年开始,在李四光亲自指导下,我国许多省、区开展了铬铁矿找矿工作。1962年李四光指示地质力学研究所科技人员开展“新疆达拉布特超基性岩带构造形变与相变分布规律研究”。终于在1969年,经勘探证实为一大型铬铁矿床。在随后的几年,还对西藏罗布莎铬铁矿纵向构造控矿、辽宁某铬铁矿固态侵位及成矿机理进行了研究。关于煤田勘探方面,特别对于在南方找煤和地质力学在煤田研究方面的应用,李四光很关心并提出工作意见。在金刚石找矿方面,李四光强调了构造控制矿产分布的作用,指导科研人员在实际中要“马上追求”,加强研究。
2)筹划和推进我国海洋科学事业的全局发展
李四光以很大兴趣关心中国海洋科学事业的发展,亲自考察了青岛海洋研究所,并乘坐海洋调查船“金星号”到山东海域考察,指导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与地质力学研究所合作,调查黄海沿岸青岛、海阳、乳山一带地质构造特征以及大陆边缘与海底地质构造关系。
5. 最早在国内开展古地磁应用研究
李四光教授在20世纪40-50年代就敏锐地预见,新兴的古地磁方法在研究地壳运动问题时的独特作用。1952年李四光在《受了歪曲的亚洲大陆》一文中指出:“作为测试大陆规模的岩石蠕变的一种方法,在某些选定地区系统测量古地磁,如萨尼教授所提倡的,可能证明是最有帮助的”。
1959年地质力学研究室筹备建立古地磁实验室,以帮助解决大地构造方面的问题。1965年10月李四光在“地质力学的发展过程和当前的任务”的讲演中,又一次指出“古地磁工作在国外绝大部分是利用某一地层时代的岩层或岩体的磁性的南北向与现今当地地理上南北向的差异,来推断大陆作为一个整块转移的方向;也有时利用岩层中古地磁方向的转变,来验证有关岩层的对比,这些方法是可以使用的。”
1963年在李四光教授亲自指导下地质力学研究所十三陵古地磁实验室建立。1966年完成基本建设。十三陵古地磁实验站曾经是国内第一流水平的科研实验站,对我国古地磁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6. 最早在国内开展现今地应力研究
地应力存不存在?1962年,广东新丰江水库建成后,连续发生诱发性地震。李四光十分关心,着手组织力量研究测试地应力活动规律,一次又一次在不同地点证实地应力的存在。
李四光说过:“地应力工作的开展对两方面工作都有推动,一是从事地震预报,一是作为找矿的一个指导。”地壳内部和表面发生的各种构造现象及其伴生的物理化学现象,都与地应力的作用密切相关。研究地应力状态,对于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预测地质灾害都有重要意义。
在李四光指导下,从1962年开始,地质力学研究所科技人员创制了电阻丝断层微量位移测量装置和电感应力测量仪,对强震地区进行了地震地质工作,探索出了一套地震地质工作方法,即在调查活动构造体系和活动构造带的基础上,以地应力观测为中心,配合其它的综合观测手段。并预报了1967年3月河间地震和判断北京地区的地震活动趋势,为保卫首都、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贡献。
7. 提出“安全岛”思想,倡导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工作
李四光的“安全岛”思想是在我国开展地震地质和工程地质等调查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作为我国的大后方——西南地区要建设许多项目,但强烈的地震太多,许多“厂矿、铁路、水电站及至于民房建筑等”放在什么地方,“都涉及到安全问题”,因此,提出了“选择建设基地的工作,是开路的工作”,这就是李四光首次提出了“安全”问题。后来,通过了整整一年的地震、活动断裂、新构造、地应力和地壳运动的调查和分析,于1965年12月正式提出了“在烈震地区,找到比较稳定的地带或‘安全岛’”问题。之后,又经过邢台强烈地震和广东河源地震,在地震预报工作总结基础上,李四光又再次提出了“在一些活动地带中,也是有相对安全的地区(又叫‘安全岛’)”。进一步说明了在目前重点建设地区,关键在于在活动构造带中去找出相对稳定地块,并提供给工程建设场地使用。
寻找“安全岛”,目的是为工程建设服务,而研究“安全岛”又必须研究地质力学领域中的活动性构造体系,因此,它又是工程地质与力学相结合的典范,为工程地质力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这就是李四光在学术领域中的又一大贡献。
近六十年来的工程实践证明,“安全岛”思想已成为我国重大工程选址而进行地震地质和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工作的指导思想。随着今后更多更大工程建设地区的转移和发展,将会越来越显得重要。
8. 开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
李四光认为,地球是宇宙间的一个天体,它在宇宙发展过程中诞生,在宇宙发展过程中演化和发展。宇宙间的每一种物质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联系、相互依存的。在《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摘要(初稿)》一书中,李四光强调以整体、联系和变化的思想,将天体运动、地壳运动和生物活动结合起来,把宇宙作为一个相互关联的体系进行了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9. 培养更多人才,报效国家和人民
新中国成立前,李四光长期担任北大地质系教授、系主任,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生。新中国成立后,他从战略高度谋划人才队伍建设,建成了完整地质教育体系和地学普及体系,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地质专业人才。他主持了北京地质学院、长春地质学院建设和成都地质学院扩建。为发展地质力学理论和应用,他亲自授课举办了多期地质力学培训班,大大提升了地质力学在地质调查、勘查及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笔底大地——《李四光科学论著集》
此次出版的《李四光科学论著集》,全面、翔实反映了李四光长达半个世纪的科学研究进程及其丰硕成果,是李四光终生发展地质科学的忠实记录与科学总结,再现了李四光作为一位卓越的科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教育家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的真实心路。在这部作品集中,完整记录了李四光从英国留学青年、北京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再到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地质部部长等各个历史时期的经历和风貌。他的科学成就,大致可分两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侧重地质基础学科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继续重视基础研究的同时,根据国家需要,积极开拓应用研究领域。为此,将这些著作分为“基础理论篇”“应用研究篇”“工作实践篇”及“社会活动篇”,其他方面的著述、手迹、书信等,以“补遗”单列一篇。共计11卷,篇幅约500万字。
新时代弘扬李四光精神
追忆李四光入党心路历程,感悟李四光精神的挚烈深沉。地质工作者要进一步学习党的历史,弘扬党的传统,开启新的征程,创造新的伟业。
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正向第二个百年目标不断奋进。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高举“科技报国,科技为民”旗帜和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胸怀“两个大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牢记党和人民嘱托,把地质工作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解决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和地球系统科学问题的能力,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在独创性独有性上下功夫,在解决受制于人和重大瓶颈问题上强化担当作为。
历史铭刻着奋斗者的辉煌。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我们更清楚从哪儿来、往哪儿去。踏寻地质先辈足迹,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地质工作者一定不辱使命!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