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 找回掩藏的地质印迹

2021.11.24 中国矿业报   

  访谈收集的资料有效填补了地质事业发展历史研究空白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地质资料馆)在自然资源部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的协助下,目前已完成对50位老同志的“口述历史”的访谈工作。访谈收集到了大量资料,有效填补了地质事业发展历史研究的空白。

  本次访谈共采集访谈视频81小时、访谈录音75小时,征集到珍贵老照片近500余张、原始报告37份、各类手稿28件,各类出版物书籍近千册,以及证书、信件、实物标本等其他各类材料数千份。经对以上资料初步分类整理,其中近百张老照片、报告、手稿和实物资料已达到文物级,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意义。

  全国地质资料馆在筹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地质矿产史料展时发现,馆藏资料中缺失的一些重要的地质事件、资料、照片等,往往能在老一辈地质工作者手中找到。作为中国地质事业发展的亲历者与见证人,他们更是我国地质工作发展历史的活档案,其记忆是档案与资料的重要补充,可以有效填补地质事业发展历史研究的空白。在自然资源部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的协助下,全国地质资料馆经周密筹备后,于今年正式开始了“口述历史”相关工作。

  “口述历史”访谈音视频采集与资料收集工作秉承以下原则,一是抢救为先,前期主要面向80岁以上,长期从事地质工作,经历丰富、贡献较大的老同志。二是以人为本,以尊重老同志的意愿与需求为前提,鼓励其参与访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三是突出重点,以重要历史节点与事件为纲,以老同志的求学经历、工作经历、重大工程项目的参与经历为主线,访谈其贡献、成果和思想感悟。四是严格管理,以档案归档的要求进行客观记录,对争议问题兼收并蓄,完整如实进行归档,并履行严格的管控措施,调阅和利用需审批,采编需征求本人同意。

  “口述历史”遵照以下程序进行:在征求参加访谈人员意愿后,全国地质资料馆约定时间、地点开展访谈,请受访者对个人学习、工作的主要经历进行回顾,最终形成相关录音录像及访谈文字材料。随后,邀请老同志将收藏的各类珍贵资料进行捐赠,包括其进行学习成长记录和开展地质工作中所形成的各类书籍、报告、论文、笔记、手稿、信札、实验记录、出版物手稿、实物标本、工作照、工作录影录像,以及授予的各类证书、证件、奖励等资料。将其捐赠资料依据归档要求进行整理与建档立册,由全国地质资料馆统一保管,提供相关研究和服务利用。

  下一步,中国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将依托全国地质资料馆的资料档案管理专业背景和规范的工作方式,在总结已有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局层面建立“口述历史”访谈工作机制,以“联合协作、分工负责、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为原则,将“口述历史”打造成完善、丰富我国地质资料的重要途径。  (孔昭煜)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