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些口水多点敬畏,让罹难的地质队员安息吧!

2021.11.29 矿业界   

48c3079e6284a26bdc3d8253a7431b1.jpg

▲配图为艰难的救援过程

11月23日,云南省普洱市哀牢山"11·15"联合指挥部传来消息,当天晚上9点50分,进入哀牢山的4名中国地质调查局野外工作人员遗体被转移出山,移交给其所在单位。24日零时左右,4名遇难人员遗体已运送至镇沅县殡仪馆。

据当地村民介绍,遗体转运下山的当天晚上,山上又下起了冰雹,似乎是为逝者哀泣……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这四个年轻人罹难七日已过,该是到了告别亲人友好,永远安息于他们热爱一生的这片土地的时候了。

此时,网络上传来的讯息却似乎有些异样。少了一些敬畏和悲悼,多了一些争论与追问。

其实,任何有意义的理性追问,可以给死者以安慰,给生者以警示。

但争议和追问一旦变成了“口水战”、“道德战”、“无知战”,就容易混淆视听,改变初衷,导致欲求真知的公众懵懂,空余“键盘侠”在嘶吼。

比如,有网友质疑,地质队员们上山为什么用的是一次性雨衣?

言外之意,似乎有“草菅人命”的嫌疑。

涉事单位已经做了“用来防护粘性草籽的”回应。可这样的追问似乎并没有罢休。

当然,4名失联人员的遇难原因还在深入调查中,自然会有明确的答案。

不过,事件的主角不应该是雨衣,而是罹难者和他们从事的地质行业。

没有谁敢拿生命开玩笑!

但地质行业太特殊了,危险无时不在,艰辛相伴相行。这一行当,本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崇高职业。

再比如,还有网民质问,科技这么发达,无人机、遥感卫星无所不能,何必用人工这么原始的调查手段?

就以此次遇难者从事的森林资源调查为例。卫星和无人机可以精确或者森林面积和分布距离,但像是森林覆被类型、起源、优势树种、郁闭度、每公顷株数、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年龄等数据,只能靠地质队员实地勘察,登记入库。

还比如,网民追问进山的队员每人一台RTK,还带有森林罗盘,为什么不懂得自救确定方位?

且不说已经有消息披露了许多可能出现的原因,但就户外工作而言,有太多的主观不可能客观却存在的危机发生。之前许多野外发生危险的案例中,就出现了仪器失灵错乱、危险瞬间而至等各种意外。要知道,无论人类的科技多么高端,技术多么先进,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不过是一个小学生罢了。太多的未知,太多的风险,需要我们观察了解、学习探索,才能有效规避。

举了舆论关注和网民追问的两例。如果说以上的话题尚有务实和捕捉细节之说,还有一些完全站在所谓的“道德”高度,以极为主观的认知,去诘问、指责,乃至延伸到别的层面去冷嘲热讽,形成所谓的热议,实在是无用的口水。

不妨回过头来看一下救援过程,在找到遇难队员并转移下山的过程中,有救援队员在山上累昏倒,24小时可能还没走到1公里。这足以证明这些年轻人生前经历了非常多的艰难,他们所遇到的危险恐怕人们难以想象。

对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四名遇难队员都有失温现象。不知是否还记得白银马拉松事件中的那些失温遇难者。那次事件中的幸存者所还原的了失温致命性,大量的资料可资参考。

四个年轻的生命远去,更多的地质人还行走在万里河山的每一处角落,还在直面难以预估的各种挑战和危险。

原因很简单。我们的生活没有地质行业行不行,答案当然是不行!

任何事故,都有调查与结论;任何追问,都有真相和答案。

与其无意义的争执,何妨稍微等等呢!

在调查结论和真相还原进行的过程中,少些无用的口水,多些对这个行业的敬畏,才是真正的悲悯与仁德。

常言道,死者为尊。

请保持默默的哀悼,让这些逝去的生命安息吧!

以上文章来源于舆图公子 ,作者悦溪书院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