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遥感服务黄河流域及“一带一路”沿线绿色发展

2021.12.22 中国矿业报   

  ◎  本报记者 李平 通讯员 康璐燕

  卫星遥感支撑黄河流域及“一带一路”沿线绿色发展学术交流会近日在西安召开。与会院士、专家以“绿色发展”为主题,深入探究了黄河流域绿色发展与卫星遥感应用,系统解析了“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本次会议由中国遥感应用协会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遥感分会、中国-上合组织地学研究中心卫星遥感应用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西部绿色发展研究院、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秦巴研究分会共同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国伟、郭华东,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双明应邀出席,来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业界的专家代表云上线下齐聚一堂,共话卫星应用未来,共谋绿色发展之路,共拓交流合作空间,共绘产业振兴愿景,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及“一带一路”沿线绿色发展建言献策。

  学术交流会现场

  会议开幕式由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党委书记洪增林主持,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志忠,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研究员成升魁,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许秋雯分别致辞。会议指出,绿色发展理念是人类共识,实现绿色转型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需要充分依靠卫星遥感技术等科技创新手段。专家学者应当立足区域特色,直面突出问题,充分发掘卫星遥感技术优势,促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探索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机制,实现黄河流域及“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绿色发展。开幕式上,大会主办方向院士及参会单位专家代表赠送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等单位主编的《中国黄河中上游流域自然资源图集》。

  会上,郭华东院士作了题为“数字丝路”的主旨报告,王双明院士作了题为“煤炭主体能源地位与低碳利用”的主旨报告,徐学义研究员作了题为“黄河流域若干生态灾害问题遥感调查监测”的主旨报告,李志忠作了题为“地球健康光谱体检——黄河中上游高质量发展思考”的主旨报告,洪增林教授作了题为“黄河流域卫星遥感体系探索与实践”的主旨报告。会议期间,近30位专家学者围绕黄河流域绿色发展与遥感应用、国产卫星遥感数据服务“一带一路”生态文明建设、地质灾害防治与风险防控、“一带一路”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黄河流域历史文化与人居环境时空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市发展时空格局作专题报告,交流内容聚焦区域特色,紧扣时代热点,为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理论支撑。会议采取线下主会场和线上直播同步进行,8000余人在线上与现场专家共同参与了本次学术盛宴。

  凝聚各方共识,集聚强大合力。通过此次研讨交流,与会院士专家形成了对黄河流域保护与治理、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发展等诸多新思路、新举措。下一步,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和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将围绕卫星遥感技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加强与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中国自然资源协会等单位和机构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充分挖掘和奋力打造卫星遥感技术在服务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和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的增长点与增长极,持续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生态系统格局分析和生态功能评价等应用分析,实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监测;积极融入和推进卫星遥感技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然资源领域和绿色发展等方面的合作研究与推广应用,力争出一批高质量成果,为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社会繁荣发展贡献地质调查力量。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