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当“压舱石” 安全促转型

2022.01.14 中国矿业报   

  ——从市场走势看煤炭行业发展

  ◎ 本报记者 李晓娜

  2021年,煤炭在我国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中的“压舱石”作用格外凸显。伴随着国家增产保供措施的落地见效,煤炭市场在涨落交错的跌宕起伏中,逐渐趋稳。2022年,处于低碳绿色转型中的煤炭行业如何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供需能否持续好转?煤炭行业的定位和未来怎样?

  以稳为主 着力增强保供能力

  1月6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运销协会联合发布倡议书提出,要进一步做好煤炭保供稳价工作;扎实推进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行;切实做好煤炭安全生产工作。

  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通知,要求做好2022年1月的煤炭生产销售工作。根据通知内容,相关单位要继续保障煤炭安全稳定生产。2022年1月煤炭中长期合同暂按2021年12月合同方案执行,供应量原则上保持只增不减。年度中长期合同价格也暂按2021年12月价格执行。

  无疑,这些措施对保障国内煤炭市场短期平稳起到了重要作用。即便短期内动力煤价格可能因市场影响有所反复,但随着增产保供的落地见效,煤炭行业供需也将恢复平衡,中长期下行的大趋势很难改变。

  尤其是在2022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上,多部门定调后续特别是2022年煤炭保供。被称为市场“稳定器”“压舱石”的中长期合同制度在其工作方案的意见稿中提出,2022年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范围扩大,供应方原则上覆盖所有核定产能30万吨/年及以上的煤炭生产企业,需求方则首次实现发电供热用煤全覆盖。“基准价+浮动价”的定价机制不变,但实行月度定价,基准价出现2017年以来首次调整,并明确给出550元/吨至850元/吨的浮动范围。

  可以看出,此次调整的背后思路是,以稳为主,着力增强保供稳供能力。据了解,此次会议上,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的煤炭企业和部分国内大型发电、钢铁、供热企业签订了中长期合同,首批签约量超过2.6亿吨。2021年内保供阶段,我国共计批准5批次、数百家煤矿产能核增,合计增加产能约4.2亿吨。据山西省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12月28日,山西已完成49座煤矿产能核增,净增能力5680万吨/年。

  对于2022年内的煤炭市场而言,中长期合同的签订履约至关重要。因为,目前中长协煤覆盖了我国煤炭供应总量的80%左右。

  相对平稳 大概率趋向宽松

  2022年,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不确定不稳定性增加的下行压力。从我国疫情防控措施、各项政策调整的趋向看,我国经济发展有望在今年延续向好态势。

  一个基本的判断是,在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相平衡、煤炭中长期合同对发电供热企业全覆盖,以及政府部门宏观调控的综合作用下,煤炭市场将趋向平衡,煤价运行也相对平稳。

  对此,业内看法也较为一致——去年我国煤炭供需紧张态势已得到缓解,2022年市场大概率会进一步趋向宽松。在供给能力显著提高的同时,火电需求的平稳增长也将对动力煤需求提供支撑,煤炭价格出现大起大落的可能不大,将保持合理区间。

  当前,我国煤炭市场在耗煤需求和保供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呈现供需两旺,预计春节期间会回落。分析人士将5月设为煤炭价格运行的一个分水岭:5月份之前,考虑到春节假期和电厂机组检修,煤炭市场震荡偏弱运行,需求略有复苏;5月份之后,随着经济和工业用电的恢复,煤电需求形成有效支撑,煤价将出现一个明显上升期。发运上,预计2022年,我国环渤海港口煤炭发运将继续保持稳中有增的态势。

  有分析称,2022年将进入保供增产实质收效的阶段,预计产地供应增速将维持在5%,原煤产量总量将达42.5亿吨。但由于当前市场供需渐趋宽松,保供退出只是时间问题,后期主产地仍将受到安检、环保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不排除出现阶段性供应紧张的局面。进口方面,2021年,煤及褐煤进口总量同比增量超10%以上。预计2022年平控政策下煤炭进口总量将与去年持平。 

  此外,考虑到国家储备调控介入,有可能对市场形成托底作用,从而使得2022年供需整体宽松的情况有了坚实保障。国家煤炭储备能力逐步建设,总目标形成约6亿吨的煤炭储备能力。据悉,国家正在推进煤炭储备能力建设,总的目标是在全国形成相当于年煤炭消费量15%、约6亿吨的煤炭储备能力,其中政府可调度煤炭储备不少于2亿吨,接受国家和地方政府直接调度,另外4亿吨是企业库存,通过最低最高库存制度进行调节。

  变革继续 立足国情推进转型

  从全球来看,2022年的煤炭市场受多重因素影响。对此,《经济参考报》近日刊文称,全球煤炭市场2022年或将升中趋稳:一方面,鉴于能源转型压力下清洁能源供给不足情况的出现,全球电煤需求仍有望创出新高;另一方面,2022年全球煤炭供需不平衡问题有较大可能出现缓解。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2021年煤炭报告》,2021年电力需求增长超过了低碳能源供给能力,导致许多富裕国家更加依赖化石燃料发电,燃煤发电厂的发电量猛增9%。2022年,全球煤炭需求预计将创出历史新高,达到80.25亿吨。

  2021年的能源短缺危机使各国认识到煤炭等传统能源在现阶段仍起着一定作用,未来除了将继续发展新能源,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存储能力建设外,对传统能源的储备也有望增加,欧美国家或将重启部分化石能源作为能源储备。

  值得关注的是,全球煤炭市场仍处在恢复期。2021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比较严重的地区,如蒙古国、南非、哥伦比亚等国家,2022年煤炭产量恢复可能更加明显。此外,一些煤炭消费大国已经开始调整产能,增加了煤炭供应或储备,减少了对进口的依赖程度。预计2022年,全球煤炭产量和需求量将温和增长,供需关系更为稳定。

  文章称,从更长时间来看,当前乃至未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全球能源供需版图将处于深刻变革进程中,各国推进碳排放碳中和的行动将持续影响煤炭生产利用。各国政府也可能将采取更为强有力的行动,通过公平、负担得起和安全的方式来应对碳排放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煤炭的需求。

  同时,《经济日报》近日也刊文称,欧洲能源危机对我国带来三点启示,即能源供给要寻求独立;能源替代要科学部署;能源转型要立足国情。对我国而言,富煤、少气、贫油的能源结构较难改变,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在充分发挥煤炭在能源系统中“压舱石”作用的同时,做到“吃粗粮干细活”,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发展现代煤化工,优化煤炭产能布局。根据发展需要合理建设先进煤电,继续有序淘汰落后煤电,最大限度减少煤炭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总之,煤炭市场的走势,关系着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双碳目标的实现,关系着煤炭行业乃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们既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发挥好煤炭的“压舱石”作用,也要放眼长远,统筹煤炭上下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毕竟,安全绿色智能化发展和清洁高效低碳集约化利用,才是煤炭工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