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工程取得重要进展

2022.01.24 中国矿业报   

  ◎  本报记者 潘冰

  近两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启动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工程,在技术创新、数据收集、资源-环境综合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和认识,探索建立全国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体系,为自然资源管理、区域高质量发展等提供了数据和科技支撑。

  一是探索建立全国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体系。创新自然资源动态区划技术,将全国划为12个一级、100个二级和800个三级区域,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三级站网架构。建立了包括四大类、十四小类、34个模块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系统统一观测指标体系,形成了空-天-地-网立体协同观测技术方法和观测-模拟-预测技术体系,在青藏高原、黄河流域、塔里木河流域等区域通过融合共建和空白添建方式,构建起覆盖全国11个典型自然资源区的30余个观测站。

  二是高质量观测数据助力资源环境问题研究。构建了全国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一体化平台,实现了自然资源要素数据在线采集、存储、传输,现已汇聚形成5TB观测数据。开展了一系列资源-环境综合研究,初步摸清了长江源沱沱河地区冰川冻土资源家底,研究了格拉丹东大陆型冰川演变变化及其在2018-2020年期间年均消融产生的水资源量,计算了黄河三角洲单季水稻、黑麦草、苜蓿等作物全生育期单位面积耗水量。

  三是典型示范成果带动科技发展与多方资金投入。以观测站网建设和综合研究典型示范成果为依托,成功申报获批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要素耦合过程与效应重点实验室;召开了“变化环境下的自然资源与观测预测”第706次香山科学会议,举办2期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大型研讨会;在黄河流域、云贵高原等地获得地方政府批准长久观测用地5处800余亩,带动相关高校和企业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向自然资源部、西藏自然资源厅等提供咨询建议报告4份。

  “十四五”期间,中国地调局指挥中心将继续扎实推进观测体系建设,力争到2025年形成覆盖全国的全天候、全时段、全要素天-空-地立体观测能力,形成不同区域、不同尺度下自然资源系统演化规律和生态环境退化机理等科学认知,助力自然资源“两统一”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及区域高质量发展。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