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养初心 淬炼灵魂

2022.02.07 中国矿业报   

  ——浅议如何发扬与继承“第一钻”精神

  ◎  吴春华

  67年弹指一挥间。“第一钻”那段光辉历程被岁月封尘在泛黄的相册。然而,那些事、那些人却见证着安徽省地矿局325地质队的开始,更树立了“找矿报国、舍身忘己”的精神图腾。时代在不断变化,但精神永恒。笔者在遗留的文字图片中寻索“第一钻”所诠释的精神,期待以此滋养初心、淬炼灵魂,焕发新时期325队人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继续前进的力量。

  325地质队在淮北地区开展煤田普查工作场景

  一、继承与发扬“第一钻”精神的意义

  “第一钻”早已终孔,重回那个如火如荼的时代,我们可以看到325地质队从何处而来,我们的前辈是曾如何热血澎湃;我们应该思考怎样作为才能擎起这面光荣的幡旗,这条地质的精神之脉又该如何承行。

  (一)发扬和继承“第一钻”精神,就是为了不忘来路明初心

  “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新时期的地质人只有了解那段建队历史和峥嵘岁月,才能够明晰地质工作者的“初心”,从而解决我们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的问题。

  (二)发扬和继承“第一钻”精神,就是为了坚定信念践使命

  现实永远是最好的题材。挖掘“第一钻”精神的过程,就是理解325队的发展过程,就是夯实自信的过程。“第一钻”的地质前辈在生活条件异常艰苦、设备简陋落后的境况下,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对于新一代地质人来说,前辈的事迹更有代入感和亲切感,有助于建立其自豪感、自信心,从而坚定理想信念。

  (三)发扬和继承“第一钻”精神,传承文化铸队魂

  在“第一钻”中孕育的行业优秀文化,积淀着地质人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地质行业独特的精神标识,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在地勘事业单位找准定位、力求作为之际,“第一钻”所蕴含的地矿文化是我们的信仰支撑,有了文化依赖,无论面对困境,抑或艰难险阻,我们都会更加理性从容。

  二、什么是“第一钻”精神

  (一)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

  1955年,由70名来自地质学院的实习生背着简单的背囊,来到皖北这片他们从未踏足、藏着无数未知的荒野。在这里,这支临时组建的普查队仅在半年时间,便完成了面积2000平方公里的1∶50000地质测量,提交了《苏皖北宿县、萧县一带煤田地质及区域地质报告》,首次揭开了淮北大地构造的面纱。闸河煤田是安徽省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按照勘探规范进行详细勘探的煤矿区,也是我国原覆盖区发现煤田的首例。

  (二)筚路蓝缕、以苦为乐的创业精神

  67年前的春天,这批新中国第一批培养出来的天之骄子在荒无人烟的泥泞里跋涉三十多里路,来到这个皖北贫瘠的小村庄。普查队借用的低矮茅草屋破旧飘摇,漏雨漏光,家徒四壁。在这里,他们找来木板拼搭成床,以废旧的报纸糊墙糊窗,用烟尘弥漫的吊炉起炊做饭。没有路,他们用脚走出来;没有电,如豆的煤油灯照亮创业者的梦。一穷二白的生活没有打倒这群年轻的异乡人,我们在照片上看到的是地质员们吹着口琴唱着歌,看到的是他们耳朵贴着用矿石自制的收音机自娱自乐。在这里,长春地质学校、北京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校等三十多名大中专毕业生为淮北平原的开发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全部知识、智慧和青春。

  (三)以身报国、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

  彼时,我国正在进行规模宏大的社会主义建设,急需等着用煤。由抗日战争的老八路、解放战争的老英雄、抗美援朝的老战士组成的钻探队历时83天出色地拿下了第一钻孔,年度总进尺18000米,赢得原地质部的嘉奖。闸河煤田大会战如火如荼推进时,淮北平原却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十级台风的袭击,钻塔刮倒九部,两名钻探工人牺牲,多人受伤。但为了拿下大煤田,钻井工人们日夜奋战,只用了5天时间就恢复了生产。数九寒冬,为了不影响进度,钻探工人们不分男女纷纷跳进泥浆池用自己滚热的身体去搅拌那结冰的泥浆。这62个战士,当祖国需要他们上战场时,他们义无反顾地扛起了枪;当祖国需要工业食粮时,他们用血、汗、生命去唤醒地下的宝藏。

  (四)百折不挠、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

  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第一钻”使用的为美国、日本、苏联遗留下来的150-300型浅钻,钻具、钻头奇缺,钻探用的钻杆全要从国外进口。为解决设备短缺问题,在325地质队党委的动员下,全队开展了技术创新活动,创造和改进钻头二十六种,大大提高了钻探工效,改观了工具短缺的困境。57年洪水肆虐的夏季,钻工们依旧坚持生产,他们将4个大油桶绑在一起走“水路”运送吃喝用,像桅杆一样露出水面的钻机演绎出24小时不停工的“奇迹”。 “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第一钻”的建设者就是以这样的信念,攻下一个又一个技术、工具、项目的难题。

  (五)安之若素、淡泊名利的无我精神

  “第一钻”吹响闸河煤田开发的号角,325地质队为国家探明煤炭储量3.46亿吨。计划经济时期,325人在并无额外回报的背景下,全力投入到原宿县地区、阜阳地区、淮北市等地30000多平方公里范围的地质勘探工作,探明煤、铁、铜、 金、 钴、银、耐火粘土、大理石、地下水等二十多种矿产资源。从建队到上世纪90年代初,“第一钻”的先驱还住在50年代十多平方米的简易平房里,拿着与付出不成正比的微薄工资,没人向政府、向组织提过要求。“‘国家功勋地质队’,这是历史和人民给予我们最丰厚的报酬”。在一本泛黄的地质工作记录表的扉页里,我们的“第一钻”地质员写下这样的话语。

  三、如何传承发扬“第一钻”精神

  (一)上好入职“第一课”

  “学史增信”。首先,可在收集整理“第一钻”文字、图片、视频资料,挖掘其丰富的内容、丰厚的内涵的基础上,将“第一钻”的往事做成一部视频,通过可视可见的方式将新职工带回那段峥嵘岁月,帮助其了解建队历史,增强队伍归属感。其次,可借助淮北矿山博物馆、“第一钻”旧址、队史馆,引导新职工理解“第一钻”中“爱国、奉献、吃苦、责任”的新时代价值意义。最后,还可以通过邀请老地质工作者讲 “第一钻”故事、组织年轻地质员重走“第一钻”之路、赴戴圩孜低矮的草屋重温生活等方式唤醒创业奋斗史,传递行业正能量。

  (二)用好“第一钻”品牌

  “学史崇德”。首先,可将提炼的“第一钻”精神运用到单位的评先选优中,分别以“创新创业类、爱岗敬业类、攻坚克难类”等命名在基层一线寻找、推选出不同类型的先进模范青年,催发“第一钻”精神的当代价值。其次,可将“第一钻”的建设者中的省级劳动模范:卢满格、易传本、田美玉、毛克强等来命名和建立党员突击队、先锋模范队、项目组等,如:“美玉”地调三八岗、“传本”党员勘查突击队、“满格”杯技能大赛,以此激发新地质人的干劲,链接新老地质工作者的精神纽带。

  (三)开展“薪火”传帮带

  “学史力行”。 老一辈地质人通过区域性地质调查,积累了宝贵的地质资料,摸清了地方,尤其是皖北片的地脉。对于“第一钻”老前辈开疆拓土所取得的地质成果,可以通过推行“以老带新”工作模式,为每位新入职的地质员指定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老同志担任“师傅”,针对安徽省面临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绿色低碳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和风险管控等工作进行指导和帮助,为打造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全新版做出新时期地质贡献。

  (四)建好研学“融平台”

  “第一钻”不仅结出精神上的硕果,同时也是地质勘查成功的范本,可总结归纳“第一钻”的方法论,将其与转型改革、专业技术、队伍管理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各种生产元素的对接。其次,还可以将“第一钻”精神与党建、团委、工会活动相融合,鼓励职工以“第一钻”为背景进行歌曲、文学、舞台剧创作,以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文化接力,从而让“老黄历”焕发新生机。

  改革发展任务重、矛盾风险挑战多。当下,我们追寻“第一钻”的精神图谱,就是要把其中的爱国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等与时代精神充分融合,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砥砺奋进,从历史走到现实,从辉煌走向下一个辉煌,在新时代创造325地质队新的更大奇迹! (作者单位:安徽省地矿局325队)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