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乡村振兴的科学梦

2022.03.02 中国矿业报   

  ——广西自然资源系统推进科普入村二三事

  ◎  陶琦 陈志强 陆凌慧

  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理念也进一步深入人心。科学普及教育是“扶志扶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西,无论是脱贫攻坚战,还是乡村振兴,自然资源科普工作都没有缺席。

  乡村是天然的自然博物馆,也是自然资源领域科普的最佳场所。近年来,广西自然资源系统的专家、学者将乡村振兴与科普工作结合,走出博物馆,走进大石山区,走进乡村校园,发挥基地优势,挖掘行业特色,创新活动形式,为乡村送上高质量的自然资源科普精品。

  下牙地质文化村的地龙宫

  发挥基地优势,打造乡村研学课堂

  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山乡弄峰村是坐落在岩溶陡峭山坡上的村庄。这里曾是广西自然资源厅对口帮扶的国家级深度贫困村之一。然而,经济的贫困,石山的围困,也没有困住孩子们对科学的追求。

  2018年10月15日,巴马瑶族自治县弄峰村平洞小学的孩子们,睁大眼睛、竖起耳朵,津津有味地聆听广西自然资源档案博物馆的叔叔阿姨讲地球故事。

  孩子们的求知欲感动了广西自然资源档案博物馆的志愿者们。

  广西自然资源档案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说:“农村中小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渴望,令我们惊讶、感动。相对于城市,农村科普工作仍存在许多盲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点应该在农村,基础也应该在农村。今后,我们将利用自有展品,为乡村孩子送上高质量的自然资源科普教育活动。”

  “来自星星的礼物”就是广西自然资源档案博物馆利用自身的馆藏资源打造的主题科普精品活动之一。这份“礼物”讲述的是陨石的故事。2018~2021年,广西自然资源档案博物馆赴乡村校园举办了数场“来自星星的礼物”专题讲座,让孩子们心中装下布满星光的科学天空。

  中国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是广西的自然资源科普基地,区域内汇聚了许多典型岩溶地质遗迹。公园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为乡村研学实践教育搭建新平台。

  2020年11月24日,在凤山园区下牙地质文化村,地质科普研学教育实验班开班。70余名师生体验了金牙乡当地的民族特色、民俗风情;参观地质科普展示厅、古生物化石遗迹点;聆听科普老师现场讲解的古生物化石知识;参加户外帐篷和绳索使用实践课,提升了实践经验和实际动手能力。

  2021年11月20日,来自百色的700余名中学生代表和各县(市、区)105名教育系统人员组成的研学观摩团,前往乐业园区大石围天坑群景区,开展走进自然的沉浸式研学活动,揭开了天坑奇观的神秘面纱。

  研学活动进一步发挥科普基地优势,让科学走进原野、走进乡村活动。将地质遗迹资源与现场教学研究、旅游发展结合起来,将现场教学、实地踏勘教育相结合起来,促进地质科普常态化发展,突显乡村自然资源的生态魅力。

  挖掘行业特色,“黄书包”送进乡村校园

  地质灾害防治是自然资源的典型科普内容,及早科普防灾知识,构筑安全防线,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广西自然资源厅组织策划的“黄书包”自然资源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以下简称“黄书包”活动),通过向学生赠送装有科普宣传手册、应急避险小设备的“黄书包”,举办自然资源科普知识讲座和防灾监测设备展,开展防灾避险演练,从而提升师生们的灾害防范意识。广西山地面积大,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地区之一。“黄书包”活动由广西自然资源系统内经验丰富的志愿者送出地质灾害防范知识,在行业特色、形式创新上狠下功夫,并着重在乡村学校开展活动。2018年起,“黄书包”活动开始走向广西的乡村。

  随着“黄书包”活动深入开展,还增添了一个深受师生们欢迎的课程——“看地图,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科普宣传。

  2020年7月16日,暑假即将开始。“黄书包”活动来到桂林市临桂区四塘镇太平中心小学。来自广西地图院的科普小姐姐召集同学们参加“防溺水知识大作战”小游戏,同学们组队进行抢答比拼。

  “看地图”与“防溺水”听起来似乎不搭边。自然资源人却将它们搭在一起,用地图的形式来普及防溺水知识。从历年数据来看,安全意识淡薄、对危险水域缺乏清晰认识是学生发生溺亡事故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个现象,广西地图院发扬创新精神,利用现有的城区地图、卫星遥感影像等基础地理资料,结合广西教育厅“溺水易发区域上报系统”的数据和历史溺水事件,设计出专为学校服务的“防溺水地图”,引导学生通过看图来识别学校周围的警示水域,通过看地图来“防溺水”。

  “防溺水地图”基于遥感影像编制,其以学校校区为图幅中心,根据资料标记出警示水域和历史溺亡点等。对学校重点关注的危险水域,地图还辅以实地照片进行说明警示。中小学生可以通过“防溺水地图”对危险水域的分布现状和分布特点有感性的认识,从而形成对类似危险区域的辨别能力,产生戒备意识。

  两年间,广西地图院先后举办了12场主题活动,向超过20所中小学校赠出“防溺水地图”。“看地图、防溺水”模式在广西中小学生防溺水教育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拓展地质文化,“地质遗迹+”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7月18日,下牙地质文化村科普馆在凤山县金牙瑶族乡下牙村揭牌。这是广西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地质文化村科普馆。“地质为基、文化为魂、融合为要、惠民为本”是下牙地质文化村的目标定位。

  在下牙村,一个个科普基地建设起来了。下牙地质文化村科普馆由村里废弃的小学校园改建而成,下牙地质文化村还建设有洞穴大厅、古生物化石、地层剖面和矿石产地等科普活动场所。

  申报地质文化村、创建旅游品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等一系列措施增加了凤山县的旅游吸引力,发挥了地质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促进绿色发展的作用,形成了一种推进凤山县全域旅游快速发展的新方式和途径。

  自然资源科普走向乡村校园、走进乡村“自然博物馆”,体现了自然资源人对乡村振兴的高度社会责任感。每个科普精品活动的背后,都凝结了自然资源科普工作者的心血、智慧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下一步,广西自然资源科普工作者将继续关注乡村,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为依据,强化精品意识,在广大农村做好自然资源领域科普文章,讲好自然资源故事,促进美丽中国、壮美广西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点亮乡村振兴的科学梦。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