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5 中国矿业报
◎ 本报记者 刘艾瑛
中国碗装中国粮、中国地产中国粮,土地优劣直接关系到粮食质量。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刘俊来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东北黑土地调查与保护,支撑“双碳”目标实现》的提案。
刘俊来委员介绍,东北黑土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也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土壤又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其中黑土地有机质平均含量是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的1.4倍,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天然生态碳汇。农业土壤固碳,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赢得10~20年的缓冲期。但是,调查结果显示,经过百年高强度的开发利用,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形势严峻,受沟蚀、肥料药物使用等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东北黑土地盐碱板结、养分失衡,生态功能退化,黑土变“瘦”、变“薄”、变“硬”明显。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以及《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等政策措施,东北四省(区)相继颁布实施地方黑土地保护相关地方性法规,对黑土地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初步建立了黑土地保护的长效机制。
刘俊来委员表示,东北黑土地存在“底数不详、根脉不清、病况不明”,科技研发有待加强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黑土地的保护性开发和利用。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黑土地面积和分布范围存在分歧。现有黑土资源及退化情况的数据大多来自较早时期全国土壤普查、相关部门专项监测和部分科研机构野外试验研究成果。目前,没有对黑土地资源分布数量和面积开展专门统计和建库。前两次土壤普查根据不同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国土调查、土壤分类体系和分类标准开展调查工作,调查对象及其精度不一致,采用不同分类标准划分黑土类型,导致黑土地面积和范围差异大。二是黑土地“变瘦、变薄、变硬”的精准数据依据不足,局域调查研究较为深入,区域的仍需进一步开展。虽然各部委在不同年度分别开展了土地调查、耕地质量评价、水土流失调查、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等,但不同部门不同时期基于不同服务目标,致调查内容、调查方法不同,采用的标准不统一、不一致,且时间跨度大、调查布点差别大、数据内容与形式不统一,黑土地属性、退化程度及区域变化缺乏精准数据依据,严重制约了黑土地保护战略的精准施策。三是黑土地退化的区域性生态系统调查和黑土地生态功能调查缺失。四是在黑土地保护性开发和利用过程中,社会资本、农业经营主体、农民和其他种植者进行资金投入的能力不够、农民积极性不高。大型深耕和施肥等机械设备、进口设备成本高,国产设备效果较差,且使用年限短。五是黑土地保护缺乏法理依据。黑土的形成对气候与地理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目前黑土地拥有的自然属性大约经过了1.1万年才得以形成,一旦被破坏很难修复。
刘俊来委员建议,一是摸清家底,建立土地质量档案。开展全域黑土地土壤普查和黑土地资源专项调查。统一黑土分类标准,查明黑土地土壤类型、数量和分布。结合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建立黑土地资源大数据平台,开展黑土地资源“一张图”,实现“数字黑土地”,形成黑土地数量、质量、生态现状及变化定期监测和预警管理,为黑土地保护精准施策等不同需求提供多元智慧服务。二是加快构建科技支撑体系,开展黑土固碳机理、源汇属性转化机制、阻止土壤有机碳流失、提升土壤生产力,以及人工干预提升黑土地土壤碳减排增汇有效途径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攻关,促进黑土地保育水平提高、土壤碳汇能力提升,服务国家“双碳”战略。三是统筹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社会资金,健全黑土地保护、开发和利用长效生态补偿机制,保障黑土地可持续发展。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