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 | “自然”恢复了无痕

2022.03.17 中国矿业报   

  ——安徽省桐城市实施矿山生态修复见闻

  ◎  特约记者 洪曙光

  “过去这里是雨天泥水横流,晴天灰尘四扬。”“这里恢复后,草木都与原来山体上的差不多,好得很。”……

  春光明媚时节,记者一行来到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文昌街道碧峰村,走进位于同康路南侧、西山公园内的碧峰废弃采石场,居住在周边的朱正国、吴金富、李思远等村民,向记者如此这般地述说着这里的变化。

  记者一行沿着步道拾级而上,只见过去千疮百孔的山体被绿植整体覆盖,采场平台上一排排青翠欲滴的绿植立于绿草丛中,一派春意盎然景象。

  “这是我市贯彻‘自然恢复为主’原则,实施废弃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的典型案例。”桐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吴大龙介绍,项目恢复治理面积近50亩,其中废渣占地面积20多亩,废渣体积约11万立方米。治理前植被资源被破坏,常年水土流失,且岩壁上多危岩体,废渣堆坡角过陡无挡土墙,极易引发地质灾害。

  据介绍,该项目先后投资100万元,清除危岩(含爆破)2330平方米,修建挡土墙1485立方米,护坡绿化2761平方米,挖排水沟540米,废渣堆清理、回填、碾压15000立方米,场地平整14720平方米,挖掘机挖土1330立方米,岩壁、挡土墙复绿、植树6250平方米,一般护栏251米。

  “废弃矿山要按照自然肌理实施生态恢复,尽最大可能恢复原生态,不能急功近利图面子,不要里子。” 吴大龙说,碧峰废弃采石场恢复治理过程中,桐城市坚持对边坡清渣复土50厘米以上,栽种、播撒与原山体草木基本相同的绿植,经过多年的恢复,矿区与原有山体基本融为一体。

  “碧峰废弃采石场恢复治理虽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在其中积累的经验和确立的生态理念十分宝贵,可谓‘十年麿一剑’。”吴大龙说,2009年,桐城市政府在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对该项目进行认真审议的基础上,启动首次恢复治理。然而,由于经验不足,绿植成活率比较低,‘自然’生态恢复比较慢。2018年,在安徽省自然资源厅相关部门指导下,桐城市聘请专家到现场把脉,组织第二次补种,达成预期效果,2019年9月获省自然资源厅和财政厅同意验收通过。

  “桐城地区雨水充沛,为废弃矿山‘自然’恢复提供了天然条件。”吴大龙说,2017年以来,桐城市共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13个,治理面积近500亩,均按碧峰废弃采石场恢复治理模式进行,其中2个项目通过省级验收,其余通过市级验收。

  吴大龙在采访中说道:“因种植原有山体的草木一般生长慢,成活率也比较低,四大皆空废弃矿山‘自然’恢复时间长、见效慢,但使其深度融入大自然,同时防止能够易生‘疯长’的‘外来物种’形成‘绿疤’,以免造成二次生态破坏,值得。”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