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文旅:大放异彩的新兴产业

2022.04.01 中国矿业报   

  ◎  蒋铭君

  自谷爱凌在首钢滑雪大跳台获得2022年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后,这座别具一格的滑雪大跳台便成为了人们关注议论的焦点。

  滑雪大跳台位于北京西郊石景山区。走在园区里,谁会想到,这里曾是首钢一座关闭的钢厂。如今,退出历史舞台的钢厂正不断迎来她的新生——曾经的厂区被打造成工业创意园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创园区,加之2022年北京冬奥组委的入驻、国家体育总局训练中心的落户,首钢园成功将老工业区的有机更新与绿色发展进行了紧密结合,在带动体育、文化、科技等产业发展的同时,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留念。

  钢铁废墟成功化身为人们追捧的复古潮流地,成为矿业文旅产业的风向标,引起各城市的效仿,娓娓动听地诉说着现在的荣耀与曾经的辉煌!

  湖北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一角

  从鲁尔区到卢斯德莱希特湖

  先讲两个典型例子——

  德国鲁尔区位于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是世界著名的老工业基地。经历了数十年的循序渐进和吐故纳新之后,鲁尔区成功摘掉了老工业基地的帽子,新兴产业逐渐兴起。

  作为世界闻名的旧工业区改造范本,鲁尔区没有废旧立新,也没有全部推倒重建,而是在原有建筑、设施和场地的基础上再现了工业区的历史,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文化和娱乐功能。

  无独有偶。

  紧邻德国的荷兰,有一条因湖面上排列着各种造型奇特的狭长岛屿而在网络上走红的湖——卢斯德莱希特湖。它位于荷兰南部乌得勒支省,距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约1个半小时的车程。中世纪,卢斯德莱希特湖曾是荷兰重要的泥炭开采地。泥炭由腐烂的植物和有机物组成,在当时是极佳的燃料。人们从水底挖出泥炭,晒在相邻的岸边。随着泥炭开采的进行,堤岸变得越来越小,泥炭的开挖使沟状的长切口越来越深,直到沟渠被地下水淹没形成狭窄的岛屿。

  这条湖曾因过于潮湿而无法进行任何农业活动,让荷兰人头疼了近半个世纪。如果说泥矿开采给了卢斯德莱希特湖重生的机会,那么旅游开发又给了这片土地第二次生命。如今的卢斯德莱希特湖早已成功转型为荷兰最热门的度假胜地之一,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这里。

  这是国外矿业遗迹开发的两个成功典型,从老到新,从重工业到轻文旅,矿业遗迹的价值被唤醒,并被赋予了新的价值。

  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宝贵资源

  什么是矿业遗迹?一般而言,矿业遗迹指的是矿业开发过程及矿产采空之后遗留下来的踪迹以及与采矿活动相关的实物,主要包括矿产地质遗迹和矿业生产过程中探、采、选、冶及加工等活动的遗迹、遗物和史籍。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矿业遗迹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性的宝贵人文自然资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一些国家将矿业遗迹与文化旅游业有机融合,把当地的矿业遗迹以及与矿业相关的产业或建筑物,开发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景点,将采矿活动的文化遗产、历史遗迹与当地的遗产深度融合,不仅让老矿区迎来新机遇、绽放新活力,给废弃的矿山带来“第二次生命”,也为矿山生态修复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诸多有益启发。 

  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业遗迹的开发离不开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

  近年来,我国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为矿业遗迹开发奠定了基础。2016年7月,原国土资源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原环境保护部、国家能源局共同发布了《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提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统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工作,破除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投入、政策、科研等机制障碍,推进废弃矿山的山、水、田、林、湖综合治理,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园则园、宜水则水,尽快恢复矿区的青山绿水,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与相关产业发展融合推进。2017年11月,财政部、原国土资源部、原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布《关于取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的指导意见》,明确以基金的方式筹集治理恢复资金,用于已产生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同时建立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管机制,加强对企业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的监督检查。

  20世纪初期,西方国家就开始了采石场生态修复的相关工作,且部分发达国家由于采矿年代久远,主要集中在矿山生态修复上。与之相比,我国矿山生态修复虽起步较晚,但因积极探索矿山生态修复模式,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矿山重建目标从单纯的植被恢复向新兴替代产业转变。

  眼下,“边开采、边治理”“规划开采与治理相结合”的矿山治理模式在许多矿山矿企的生态修复工作中广泛推进,使生态治理变被动性治理为主动性治理,变修复性治理为保护性治理,保护性治理结合前期规划治理,使生态修复工作朝着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无论是国家政策的支持,还是行业意识的增强,无不折射出我国对于矿区生态修复与治理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实践。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矿业遗迹“重生之战”的大幕悄然拉开,各矿山、矿企正蓄势待发,集中力量奔跑在转型发展的大道上。

  矿业遗迹开发进入新阶段

  为了保护重要的矿业遗迹,促进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通过景观手法来解决废弃矿山治理的思路脱颖而出,矿山公园、地质公园随之应运而生。由此,废弃矿山恢复治理进入一个全新阶段。

  自启动国家矿山公园申报与建设工作以来,截至2017年底,我国已有88个矿山公园获得国家矿山公园资格,截至2019年9月,正式命名的国家矿山公园有34处。此外,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开启了地质公园绿色发展的新征程。

  经过数年努力,矿业遗迹已逐渐成为大众出行旅游选择的一个新热点。采石场摇身一变成为颠覆大众想象的佘山世茂洲际酒店;山东威海龙山的44处矿坑华丽转身成为国家级5A级景区;同样广受好评的还有南京汤山矿山公园、杭州良渚矿坑探险公园、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南宁园博园采石场花园等。矿山公园的建立不仅展示了以矿业遗迹景观为主体、体现矿业发展历史内涵、具备研究价值和教育功能的新兴场所,同时还给人们游览观赏、科学考察提供了特定的空间地域。

  统计显示,截至2019年10月,我国地质公园年接待游客已超过5亿人次,已然成为重要的自然教育基地。

  当然,矿山公园在产品设计和推广方面也面临挑战。例如,国家矿山公园在传统的旅游产业基础上如何融入矿业或地质文化?由于许多矿山公园所在的地区,同时还有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或其它旅游景点,因此协调整合、发挥多种资源的综合效应,可以取得更为显著的效益。此外,矿山公园可能会逐渐变为矿业产业集聚区或矿业产业园的一部分,与所在地的文化创意产业、科普产业、教育产业等相关产业结合,完善矿山公园产业链,从而提高矿山公园的整体效益。地质公园、矿山公园是矿业遗迹“变废为宝”的完美体现,它让人们更深刻地感受到,矿产开发不仅是一种给人类带来强大视觉冲击力的独特景观,在经历了生态科学治理和特色规划后,作为景观重塑平台的它更是人类历史片段的见证者、亲历者、创造者。

  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矿业遗迹资源的保护和再利用的意义,已不仅仅是守护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而是展示一种资源循环、和谐共生的理念。矿区生态建设的重点也不仅仅是修复,而是在此基础上将矿业文明与文化旅游相结合,一头牵连着历史脉络,另一头维系着后世传承。

  未来,矿业文旅这一新兴产业必将开发出一条新的道路,保护矿业文化遗产,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在为旅游目的地带来福祉的同时,让更多的人感受和认识矿业文化、矿业文明,这一曾经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物质承载。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