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 | 采砂坑上建起了葡萄酒庄

2022.04.14 中国矿业报   

  ◎  本报记者 刘晓慧 通讯员 黄山

  2020年起,贺兰山东麓这座志辉源石酒庄成了网红打卡地。

  走进酒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建筑材料就地取材:荒滩筛拣出来的石块被铺砌成建筑和道路;用拆掉的旧电线杆与葡萄老藤搭建起凉亭;回收的铁道道轨成了葡萄架支柱。满眼都是深灰、淡青色的石头,大的、小的、方的、圆的,规则的、不规则的……这些原本废弃的贺兰山石料经过石匠手工打磨后,点缀以中国传统的石雕、青砖、青瓦,变成了一座错落有致、古朴典雅的建筑群。然而,少有人知,这里曾是一处地表裸露、渣石满地的采砂场,采砂历史超过20年。

  源石酒庄航拍图

  采砂场的重生

  上世纪80年代初,志辉源石酒庄曾是一片砂石场。挖砂铲砂、装车运输……挖砂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砾石遍布、风沙漫天的环境也成了他们的心病。2008年,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加大贺兰山周边生态环境整治力度,加之采砂企业面临砂石资源枯竭,采砂场的生态治理迫在眉睫。

  植树造林,改变地表状态是生态修复的基础。按照计划,宁夏志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开始在废弃采砂场上植树造绿,进行生态修复。连续数年下来,从防风林到经果林,从几棵到几百亩,绿意点染荒坡,却并不能彻底改变区域经济发展的乏力状态。

  发展亟待转型,新的产业亟待培育。

  贺兰山东麓土壤条件差,但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砂石土透气性好,是业界公认的最适合种植酿酒葡萄的黄金地带。

  宁夏志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分三期投资,一共治理了6000亩采空区,改造了贺兰山下的3个采砂坑。矿坑落差正好做成地窖,还有些矿坑引水变成湖。在采砂坑上打造了2000亩酿酒葡萄种植基地,还建成生态林10000余亩。园区种植了312种、200多万株植物。通过生态修复、林带和水系的建成,周边区域的小气候和人居生存环境都得到了改善。

  2014年,银川市政府将这里作为贺兰山生态修复项目之一,投资6亿元与宁夏志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修建休闲文化运动公园,治理矿区的同时也让市民能免费享受绿色空间。其中一座采砂坑上建起了志辉源石酒庄,曾经的采砂坑转型升级成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葡萄产业;另一座采砂坑建起了贺兰山文化运动休闲公园,依照矿坑本身的地形地貌,设计湖泊瀑布、亭台楼阁、健身跑道、篮球场等,已经成了当地人节假日免费骑行运动的后花园。第三个采砂坑采取有效措施持续恢复生态环境。

  生态与产业互惠多赢

  汗水浇灌了奇迹。戈壁滩上长出花园式酒庄。在这里,生态不仅存活于建筑的主框架,也渗透在每一个经营和管理的理念中。据了解,每年修剪下来的葡萄藤可用作装饰;园区里枯萎的树木、废弃的橡木塞也都重新利用。而建筑的功能细节也融入了生态理念,比如屋檐的设计更符合共生理念,方便让周边的小鸟来此做窝。酒庄里有300多种植物落户生长,入选了第六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的葡萄酒市场潜力慢慢被发掘。葡萄旅游是宁夏全域旅游不可或缺的元素。志辉源石酒庄地处宁夏西线黄金旅游带和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业核心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而酒庄就建在废弃的矿山砂坑上,这也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  

  如今,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志辉源石酒庄开启了集葡萄酒、休闲娱乐、生态观光等多元化发展的生态产业。年接待游客达20万余人次,年新增旅游产值收入达2000万元以上。昔日的镇北堡矿区如今已经形成了红酒、旅游、文化、餐饮、民宿等绿色产业,“生态+红酒”“生态+旅游”等多种业态融合发展,周边砂石矿企业也步入“边开采、边治理,边转型、边见效”的绿色发展轨道。志辉源石酒庄的绿色转型是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废弃矿坑生态修复及价值实现的经典案例。

  葡萄酒产业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品牌效益,还能提供就业岗位,种植葡萄改善生态,充分利用荒地资源打造酒庄和葡萄园生态旅游一体发展,可以带动周边村镇的百姓到酒庄务工,土地或流转或自己种植葡萄,每亩收入比原先种植玉米多三四倍。

  如今,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实现种植、酿造加工、文化旅游有机融合,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宁夏也以此为基础,逐步成为国内重要的葡萄酒产区,目前已建成80多家酒庄,全区葡萄种植面积达57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1/4。整个产区酒庄年接待游客达60万人次以上,正成为宁夏全域旅游不可或缺的元素。

  拯救全域生态

  2017年,宁夏提出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主动承担起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打造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统筹实施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构筑以贺兰山、六盘山、罗山自然保护区为重点的“三山”生态安全屏障。

  1988年,贺兰山获批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内的人类活动日渐繁杂,特别是2003年扩建后,新划入保护区的贺兰山北部,由于大量矿产开发导致昔日青山满目疮痍。尤其贺兰山山脉东麓曾是砂石料的主要产区,长期高强度的开采,形成了众多平均深度达40米的遗留矿坑,植被稀疏、沙砾裸露,生态系统质量急剧下降,生态安全屏障功能明显减弱。

  2017年5月,贺兰山生态保卫战正式打响。

  宁夏彻底关停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内所有煤矿、非煤矿山、洗煤厂等。贺兰山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开启,共涉及六大工程35个项目,建设规模达82381公顷,资金概算72.77亿元。在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以自然恢复为主,加大封育监测力度,实验区则采取人工辅助措施促进植被恢复。国家已投入资金18.3亿元开展贺兰山东麓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实施生态修复项目107个。

  石嘴山市西依贺兰山,煤炭资源是石嘴山市传统的优势矿产资源,号称“塞上煤城”。具有“三低、六高”(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高比电阻率、高机械强度、高精煤回收率、高块煤率、高化学活性)特点,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石嘴山成为西北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也基于历史原因,生态治理之难超乎想象。点多、线长、面广、量大,整治点散落在保护区1200多平方公里,治理面积达6.2万亩。整治点破坏严重,采矿坑最深谷达120米、沟长最长达5.7公里、治理区域最大达25平方公里,涉及煤矿、非煤矿山、洗煤厂、储煤场等各类企业197家,经营业主208人,同时还牵扯诸多矿山企业整治遗留的历史问题。

  2017年,石嘴山市开始拯救域内生态。2017年和2018年,关闭了118处煤矿、洗煤厂和储煤场,共拆除建筑物55万平方米、机械设备4.8万套;投资19.8亿元,实施“一线、两沟、多片”的生态修复工程,人工造林0.35万亩,完成整治面积6.2万亩,种植树木3万株。截至2021年,保护区内外共完成治理面积146平方公里,完成治理点278个,关闭退出煤矿、非煤矿山、涉煤企业682家,植树造林3.5万亩,播撒草籽101平方公里。曾经渣石成山、污水横流的矿区重新变成封山育林、绿意萌生。

  随着煤炭等资源逐步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石嘴山市传统煤炭产区大武口石炭井地区业已借助保存的“百里矿区”开启转型之路,这里有些废弃的厂矿已变身“工业旅游+影视拍摄基地”,给百姓带来可持续收入。

  六盘山的境况与贺兰山类似。

  三关口矿区位于六盘山南麓,占地面积2288亩,是固原市及周边地区石灰岩的主产地。管理混乱、无序开采,曾让这里成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重灾区。宁夏开展自然保护地“绿盾”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对六盘山自然保护区及外围2公里地带人类活动设施点位进行全面排查,累计清理整治125处,拆除设施建筑面积23.5万平方米,生态修复1500亩,并于2019年12月底完成了水泥厂搬迁拆除。三关口矿区工矿企业至此全部清零。

  紧接着,生态修复工作提上日程。面对陡峭、裸露的山体,植被将如何恢复?生态修复技术和方案如何制定和实施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

  挂网喷播技术在三关口植被恢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生态修复的技术人员将苜蓿、柠条等种子混入土壤挂在网上,再固定到山坡上,挂网喷播面积27万平方米,覆盖崖面能达到80%以上。此外,三关口还通过平整覆土、种草造林、加固护坡,分3期推进矿区生态恢复治理,先后投入资金6897万元,治理修复面积达1683亩。

  如今,贺兰山东麓重现青山碧水,成了优质葡萄酒产区,修复的矿坑被打造成休闲公园。

  2021年,自然资源部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联合发布10个中国特色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贺兰山生态保护修复名列其中。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