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快讯 | 资源-环境-生态系统观测体系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2022.06.26 中国矿业报   

  《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近日刊发了“全国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体系规划与部署”项目近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果。

  该项目归属于“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工程,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承担。项目主要目标任务是对自然资源及环境要素进行长期、立体式地观测研究、系统部署,系统认识自然资源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研究自然资源种类、数量、质量变化对自然资源结构功能的影响,揭示其动因机制及演变规律。该项目明确了区域自然资源系统耦合配比、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及资源-环境-生态系统观测指标的相关理论。

  一是区域自然资源系统耦合配比理论。提出了区域自然资源系统耦合配比理论。通过开展区域自然资源间耦合作用研究,评价区域自然资源综合承载力、国土空间适宜性、生态保护修复效果、生态环境稳定程度及与自然资源的协调程度。

  二是区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有机整体理论。提出了区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是有机整体,是一个复杂资源-环境-生态系统,区域自然资源配比结构是该系统协调性、稳定性的基础,决定了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环境质量。

  三是系统调查、观测试验、预测模拟、监测评价互为补存的技术理论。提出了系统调查、观测试验、预测模拟、监测评价四种技术方法是一个有机整体、互为补存、缺一不可。

  四是模块化资源-环境-生态系统观测指标。提出以不同圈层内相互作用的自然资源为观测研究对象,按照“食材相同、烹饪不同,可做出不同菜品、菜系”“原子相同、排列结构不同,可形成功能、形态等不同的物质”的思路,提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系统一体化指标体系,一站多能综合观测研究。构建了资源数量、质量和相互作用共3大类、42类、105小类、500余个观测指标归类模块,并将这些模块组合成森林、草原、耕地等10类区域自然资源观测模块指标集,构建起个体、群落、区域尺度的指标体系。

  五是自然资源动态区划技术。形成了按不同年份构成的动态综合区划,创新发展了从静态区划向动态区划转变的技术。将全国划分为青藏高原寒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东部季风区,通过大数据聚类分析、关联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机器学习技术设定指标权重,将专家分析与机器自动区划相结合,探索研究了1990年、2000年、2010年、2018年5期全国动态自然资源三级区划,以及1990-2018年全国自然资源总体状态三级区划。  (刘晓煌)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