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7 中国矿业报
◎ 李惜 刘君安
编者按:矿业与粮食安全息息相关。在农业生产中,化肥成本、农机和运输使用的能源成本等,都与矿业有着密切关联。矿产品和能源价格的波动,将一环一环,传导到农业成本中,进而影响农产品价格和农业生产。
近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等发布的《2022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目前国际局势紧张等因素正在加剧全球粮食安全形势的恶化。尽管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但仍需对粮食安全形势具有危机意识。
在此背景下,本文简要分析了化肥市场对农业生产的可能影响,阐述如何从矿业方面为保障粮食安全出力。
赞比亚,一个全国80%以上人口从事农业的国家,正面临着粮食安全问题。
国际市场化肥价格、运输成本以及农机燃料价格等的上涨,正导致当地的农业种植成本升高,其中化肥涨价带来的影响较为显著。长此以往,当地农民将不得不另寻出路,这可能会导致该国农业从事者减少,最终不得不依赖粮食进口。
发生在赞比亚的这一情况也值得我们思考。
国内钾肥供应风险值得关注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化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计算,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约为40%。
氮肥、磷肥和钾肥是农业生产主要使用的三大肥料,其中磷肥和钾肥的生产都有赖于矿产原料。
磷矿在农业、化工、医药、食品等工业部门中都有广泛应用,而其中约71%的磷矿石会被用于制取磷肥,这也是磷矿最主要的用途。这种矿产是我国较有优势的矿产,资源量多且产量大。数据显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磷矿生产国,产量约占全球的一半。我国每年会少量进口磷肥。相对来说,磷矿石与磷肥大体上尚能自给自足。
而钾肥却不是。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共进口钾肥756.64万吨,同比下降12.68%。而据估测,2021年我国钾肥产量约为650万吨。尽管进口量在下降,但相比之下,去年钾肥的进口量超过我国自产量,钾肥对外依赖度仍较高。
钾肥的生产原料主要是钾盐。据统计,约95%的钾盐资源被用于生产钾肥。钾盐是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同时也是国内紧缺大宗矿产资源之一。我国钾盐的对外依存度约达50%。并且,2012年-2020年,我国钾盐进口前四大来源国均为俄罗斯、加拿大、白俄罗斯和以色列,进口集中度高达80%以上。
可以说,在三大肥料中,钾肥的供应风险性最大,最值得关注。
化肥高价之下全球粮食安全受威胁
国际市场上,2020年以前,钾盐价格保持了一段时间的低迷,波动于200-300美元/吨,总体上供应较为充足。但从2021年开始,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钾盐的生产和供应链受到冲击,价格一度暴涨。而2022年爆发的俄乌冲突更是打破了全球钾盐的供需平衡。
数据显示,加拿大、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是全球钾盐产量前三的国家。2021年,三者钾盐产量分别为1400万吨、900万吨和800万吨,占全球钾盐总产量的30.5%、19.%和17.4%。同时,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两国还坐拥全球第二、第三大钾肥生产商,占有相当大的钾肥市场份额。据国际肥料工业协会(IFA)统计,2020年俄罗斯钾肥出口量约占全球的14%,白俄罗斯占20%,二者加起来影响了1/3的国际市场。
去年8月份,美国就宣布了针对白俄罗斯钾肥的销售禁令;今年1月,立陶宛又终止了与白俄罗斯企业间的运输协议,切断了其重要运输途径。俄乌冲突爆发后,俄和白俄两国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制裁,乌克兰随后也宣布停止通过铁路运输白俄罗斯的货物。白俄罗斯钾肥的供应开始暂停。
而俄罗斯方面,由于受到多国制裁加上俄银行被排除在SWIFT系统之外,俄产品的运输和贸易等方面受到影响,俄罗斯化肥出口受阻,供应急剧下降。3月初,俄罗斯宣布暂停部分化肥出口,并对部分化肥实施出口配额。4月27日,俄总统普京指示将俄罗斯出口化肥的限制延长至8月31日,并考虑进一步延长限制的可能性。俄新社援引彭博社报道指出,今年俄罗斯对西方化肥出口下降了24%。
受供应链短缺等因素影响,国际市场化肥价格一度飙升至创纪录水平。目前,氯化钾价格仍然保持总体上涨的趋势。截至6月21日,温哥华氯化钾现货价达到999美元/吨,较2010年以来钾肥市场低迷期的最低价205美元/吨增长了近4倍。
由于国际市场化肥价格的上涨,像赞比亚这样的国家,其农业种植成本显著升高,粮食安全问题愈发凸显。
此外,除了受化肥、能源涨价等方面的影响,俄罗斯、乌克兰等国还是粮食出口大国,这些国家的粮食出口受限,又进一步推高粮价。
多重因素的叠加加剧了国际粮食安全危机。今年3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谷物价格指数平均为170.1点,环比上涨17.1%(24.9点),创下1990年以来最高纪录。5月,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和其他专门组织联合发布的《2022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俄乌冲突正在加剧现有粮食危机,2022年全球粮食安全形势将比前一年更加恶化。
如何从地矿角度保障化肥供应,助力粮食安全?
如前文所述,我国钾盐的对外依存度较高,2012年-2020年我国钾盐进口前四大来源国分别为俄罗斯、加拿大、白俄罗斯和以色列,进口集中度高达80%以上。目前,我国的化肥进口暂未受到影响,但供应链和进口方面存在的风险仍值得警惕。
化肥等农资成本的上涨,最终必然将会传导到农业成本上。西部证券研报显示,国际化肥价格与粮食价格密切相关,且粮价为领先指标。
而在我国,根据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出版的《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计算,化肥成本约占农作物生产成本的10%。可以说,保证化肥价格稳定,对保障农业生产,助力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国际市场钾盐价格的上涨也一定程度上传导到了国内。WIND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华东地区的氯化钾总体也呈现上涨趋势。不过,目前我国的化肥价格与国际市场相比仍处于“价格洼地”,这是受到国家发改委今年初以来多次投放化肥储备的影响。
除了投放储备,我国也在逐步引导化肥的减量增效,这可以说是“节流”。
而除了“节流”,还要“开源”。“开源”方面,我们可以一方面加大对国内钾盐资源的勘探力度,另一方面寻求更多的国际合作。
加大对国内钾盐资源的找矿探矿力度,提高钾盐的资源储量,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钾盐的自给率问题。
而拓宽钾盐的供应渠道、寻求国际资源合作,能够降低进口风险,改善进口渠道单一、进口集中度高的问题。这方面,我们可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寻求合作,重点关注现代盐湖型卤水资源丰富的国家,利用优势技术通过合资开采等方式进行合作。
另外,还可以从金融方面对产业进行扶持。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葛红林就提出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可以在金融、流通及税收等政策上出台具体支持措施,加大对境外钾肥生产(中资)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减少进口流通环节、加大对已有境外生产基地的中资企业钾肥返销国内的税收支持力度等,通过财政、金融手段保障钾盐供应。
粮食安全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更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尽管目前我国粮食供应充足、粮价相对稳定,我们还是应保持警惕,加强对化肥价格等农业成本的监控,从而保障我国农业生产的安全稳定。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