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人,自然就有了精神与灵魂

2022.07.08 中国矿业报   

  ——《自然文化概论》编写者对自然文化的感悟与体会摘要

  编者按:

  2020年6月30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国内首创成立集管理、教学、科研于一体的自然文化研究院。研究院成立两年来,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普及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出版了我国首部自然文化通识教育读本——《自然文化概论》。该书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书记马俊杰主编,系统阐述了自然环境与人类文化的辩证关系,提出了与生态文明相呼应、与自然学科相交融、与地球科学相衔接的全新文化形态——自然文化。本版摘发《自然文化概论》一书的编写者对自然文化的感悟与体会,以飨读者。

6.jpg


  根植于自然沃土的自然文化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 程 捷

  人类在认识自然和适应自然过程中,获得了自然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同时又激发了人类的创造性,这就逐步形成了人类特有的属性——文化。我们把这种源于自然、基于自然、由于自然、关于自然和对于自然的文化称谓自然文化。

  自然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在不同阶段其内容和形式都不一样,只有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能满足社会某些特殊需求时,文明才会出现,因此文明是源于文化,是文化整体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世界上四大古文明地域都与河流有关,而且分布在北纬30度左右的区域。这是巧合吗?不是,是那里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决定了那里的自然文化特点可以衍生出文明。河流是陆地上最好的农耕地区,北纬30度左右的地区气候温暖,一年四季变化较明显,便于日月星辰的观察,有利于农业生产,这就促进了这些地区的自然文化发展和人类进步,文明也就从这些地区产生。

  自然文化的精髓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与自然的协奏曲,体现在人的创造性与自然客观规律的融合。人类发展的历程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历史。只有扎根于自然、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合理地利用自然的文化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才能蓬勃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人类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反哺自然、重塑自然的具体行动,也是自然文化的深层次发展,使人类与自然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高质量发展。

  农耕文化与矿业文化的内涵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 白中科

  农耕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和根基,我们所处的现代工业文明就是由我国古老的农耕文明转变而来的。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孕育和塑造了中国人的道德品性和情感观念,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

  新时代,我们应全面理解传统、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特征,从文化本质上对实现乡村振兴、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矿业文化是人类在开发矿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史学家们正是根据人类在某一阶段发现、开发、利用的主要矿产资源种类来命名文明发展阶段,依次是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石油时代、硅时代、碳时代,也正是通过矿业的开发和发展,促进了5000年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新时代,我们应充分尊重自然,挖掘物态、制度、精神和行为层面的矿业文化,如矿业遗迹保护与利用、绿色勘查与绿色开采、生态保护与修复,以及担当社会责任的企业精神和制度。

  自然文化视野下的石玉文化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院长、自然文化研究院兼职副院长 郭颖

  石、玉,不过是冷冰冰的自然产物,平淡无奇,直到被千锤万击,被注入人文思想,终才朴散成器,即使斗转星移改天换地,也不失为载道之器,更逐渐形成了石玉文化。

  石玉文化的自然属性。石玉文化,作为自然文化中一个微观的具体方向,虽然体现为印石文化、砚石文化、赏石文化、玉石文化等诸多表象,但其内核却无时无处地体现着文化的地域性与时代性。

  石玉视角下品自然文化。一枚印、一方石、一块玉,材质不同、形制各异,在不同的时空里形成、发展、演变,彰显了中国古人理想与现实的自然观,也成就了各自独特的文化内涵。

  印石文化,伴随对柔软细腻质地的印石篆刻,代言了人类社会最初的征信,是先民们认知自然、利用自然的尝试,并奠定个体人处身立世的基础;砚石文化,依托对软硬适度不吸水的砚石研磨,满足了书写汲墨的需求,是先民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实践,体现了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哲学思想;赏石文化,直面形、纹、色、图卓异的天然美石,从瘦皱露透的直观认知到怪顽丑拙的质量评鉴,自然而然地悟道自然之美;玉石文化,借助对美玉的雕琢,融合内质与外饰,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极致追求的同时,对标了君子美德,从行为到思想再到标准的转变,实现了从崇敬自然到道法自然,最终形成石玉文化的天花板——玉德说。

  人与湖的生态诗篇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 孙洪艳

  湖泊文化是人类在认识、开发和利用湖泊资源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自然景观相协调的文化形态。湖泊文化的内容随着人类对湖泊认识的加深和利用的广度而不断丰富。东非大裂谷中以维多利亚湖为代表的系列湖泊,孕育了最早的人类。人类傍湖而聚,围湖而居,形成了独特的居住文化;以湖为生,形成独特的湖泊养殖文化;以湖为路,使得交通四通八达;以湖为矿,形成独特的矿业文化。湖泊更是优美的旅游资源,是历代文人墨客赞美的主题,流传下来无数优美的诗篇。同时,在湖泊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中,无不体现着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观。

  透过湖泊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湖泊,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历史。所以挖掘湖泊文化,传承优良的湖泊文化,就是要把人与湖和谐共生的理念传承下去。希望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地球上蓝色的眼泪永远不要干涸,让湖泊能够成为我们人类永远的聚宝盆。

  高原文化编纂过程中的感悟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 王根厚

  高原是大自然中形成于地表相对高海拔的特殊地貌,是诸多江河的发源区,孕育了中下游丰富多彩的人类大河文明。

  通常所说的“特提斯构造域”内包含着法国中央高原、巴伐利亚高原、特兰西瓦尼亚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亚美尼亚高原、伊朗高原、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阿拉伯高原、德干高原等,它们是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湄公河、黄河和长江流域文明的源头。作为独具特色的自然体系,高原在气候、水文、地貌等自然元素的控制下,催生出独特的民族、民俗、艺术等系列文化。

  因此,高原对人类的发祥、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探寻高原文化能够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这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基调下,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意义重大,正是笔者此次编纂《高原文化》的初心。笔者在编纂时,怀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类文明的尊重进行研习,受益匪浅。同时,也希望拙作能够对当今社会探究绿色发展道路提供一定的参考、佐证。

  博大精深的草原文化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刘晓鸿

  草原文化是草原人民在长期的草原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既包括深层次的心理、价值观念,又包括表层次的节日风俗、文学艺术、诗歌音乐等具体形式,体现在北方各民族的生产生活过程之中。

  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相互交融,共同造就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在历史发展的每个重要时期,草原文化都以其富有时代意义的内涵和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提供新的滋养,成为其繁荣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内在因素。在当代中国,草原文化又一次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个领域,产生出日益广泛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草原文化,弘扬草原文化的现代文明精神,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推进现代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自然文化研究院兼职副院长 于海亮

  《自然文化概论》作为国内首部关于自然文化研究的教材,其出版发行对于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文化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开辟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新路径。《自然文化概论》的出版发行为生态文明思想的教育普及提供了有效支撑,大幅增强了高校的课程思政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为高等学校践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开辟了崭新道路。

  提升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新高度。《自然文化概论》的出版发行实现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学科特色深度融合、协调一致,提升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系统性和有效性,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突破了新高度。

  赋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新内涵。《自然文化概论》的出版发行进一步丰富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增强了文化建设的专属性和先进性,为促进“兴文化”与“育新人”的深度融合赋予了崭新的时代意义。

  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 关翔宇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拥有最多样的生态系统。人类对海洋自然属性的认知,是海洋文化的属性和形成的前提。分布资源和海洋环境条件的不同,使得海洋文化具有不同的时代特色和区域特色。人类对海洋世界不断的探索、人类与海洋之间关系的不断调整,伴随着海洋文化的前行,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

  迈向未知的海洋则需要足够的勇气,船将人类带到海的那边,从而将文化传播到从未踏足的世界其他角落,进行文化融合和渗透,让不同异域文化进行联通和交融,在此过程中海洋文化得以发展和变迁。海洋浩瀚壮观、变幻多端、能量巨大且奥秘无穷,尊重自然和事物本身的特点是海洋文化的哲学理念。与土地的憨厚、踏实和隐忍、以柔克刚相比,海洋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海洋文化的审美取向更多了冒险、竞争、闯荡、自由、欲望、斗争和牺牲等。

  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研究员 王璐琳

  沙漠文化是人类在认识、适应、开发和利用沙漠资源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自然景观相协调的文化形态。在沙漠这种特殊环境下所形成的沙漠文化的内涵和表现丰富而多样,主要体现在饮食、服饰、居住等多个方面。透过沙漠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沙漠,沙漠不仅仅是美丽的风景,或是故事发生地,而是西部精神、家国情怀、生态意识等多重文化内涵的表征。

  地质公园是自然与文化结合的典范。地质遗迹是在漫长的地球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珍贵自然资源,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科学普及意义,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地质公园将地质遗迹作为一类特殊的矿产资源加以保护、管理和合理开发,并将其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有力的机制,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热烈响应和大力支持。

  截至目前,我国拥有41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 281家国家地质公园,其建设秉持着以人为中心,以地质遗迹资源为根基,融合自然生态资源、地方文化遗产为一体,其理念“颂造化之神奇、谋区域之常兴”与我国当前倡导的“两山理论、绿色发展”发展思路高度契合,是自然与文化结合的典范,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