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快讯 | 云贵高原干热河谷观测站网体系稳步构建

2022.07.14 中国矿业报   

  《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近日公布了“云南中北部干热河谷区土壤侵蚀调查监测与评价”项目进展情况及取得的初步成果。

  该项目是“全国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体系规划与部署”项目的子课题,归属于“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工程,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承担,项目周期为2022-2024年。项目主要目标任务是立足云贵高原干热河谷区现有观测站网体系,针对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逐步构建与完善云贵高原干热河谷区的观测站网,形成覆盖不同自然资源要素的空-天-地一体化观测体系,获取各要素组分-结构-过程-功能-服务变化的第一手基础数据,系统查明干热河谷区不同自然资源要素的数量、质量、时空变化特征与演化规律,实现区域水-土-气-生自然环境及资源时空格局优化配置,支撑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式融合发展。

  一是对云贵高原干热河谷分布格局与现有野外观测站点概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梳理,为观测站网体系框架的构建奠定坚实基础。目前,整个云贵高原有干热河谷野外观测研究站点5个,研究方向以干热河谷脆弱生态环境的结构、服务功能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地质灾害机理与预测防治等为主。在构建服务于干热河谷自然资源一体化统筹管理的站网体系过程中,现有观测站点还存在不足,如何科学有效地整合观测站网资源与数据,将是未来观测站建设的重点工作。

  二是通过实地调查与系统科学论证,选定观测站点建设区域,明确观测站建设思路。项目组对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集中区的多个目标地点进行了详细地野外实地踏勘与调查,基于多重特征,拟定于楚雄州永仁县小务拉村石坎子大箐流域建设干热河谷区自然资源要素野外观测研究站。该流域位于金沙江西岸,气候炎热干燥,雨量偏少,干旱指数较高,植被类型以稀疏灌草丛为主,代表性较强,是开展干热河谷生态脆弱区自然资源要素长期定位观测与研究的理想场所。整个观测站的规划包括野外观测实验楼与综合观测试验场两部分,其中,综合观测试验场将以石坎子大箐流域为核心进行建设,按照点面结合,大中小三级流域嵌套的方式,依次设置不同海拔梯度的水-土-气-生自然资源要素定位观测点及固定试验样地等,形成多尺度嵌套式观测体系。

  三是围绕“融合共建、空白添建”的总体技术思路,初步开展干热河谷观测站网的融合共建工作。主要以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性的视角,探索长期稳定的站网融合共建运行模式,采取改、扩、新建结合的方式,创新站网融合、站点合建、数据共享模式,有效降低观测站网建设巨额成本,系统优化体系布局,形成多尺度-多过程-多方法-多来源观测数据的有效集成与整合,切实提高观测数据利用率与科学服务价值。 (杨朝磊)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