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9 中国矿业报
《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近日公布了“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一体化平台”项目近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果。
该项目是“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数据集成与应用服务”项目的子课题,归属于“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工程,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承担,项目周期为2020-2022年。项目主要目标任务是构建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一体化平台。围绕自然资源动因机制、变化趋势以及不同资源间耦合过程、作用机理和双评价等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核心研究内容,多渠道融合,集成全国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工程数据;构建重点区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数据模型,实现数据汇聚、管理、专题应用和共享服务功能,成为自然资源部“一张网”“一张图”和“一个平台”的重要节点。
一是初步构建包括六大子系统的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一体化平台并上线运行。设计了包括基础设施云、大数据中心、应用支撑平台和应用层等4个层级的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一体化平台总体架构。初步搭建包括物联网中心、大数据中心、展示中心、模型云中心、综合管理中心及门户网站等6个子系统、48个功能模块的综合平台。搭建起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点→三级站→二级站→一级站→数据中心的5级数据传输通道,建立了遥感、地面观测原始数据、质控数据、标准数据及共享数据等5个标准规范数据库,集成青藏高原、黑河流域、黄河流域等试点项目的观测数据和不同部门观测站(网)的融合数据,数据量达2.7TB。观测数据上线并运行服务后,初步实现数据采集、汇聚、质检、管理、专题应用和共享等功能,结合试点项目编制了《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数据标准(初稿)》《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数据采集指南(初稿)》。
二是初步建成物联网中心。通过物联网平台把前端感知系统连成一张网,完成监控中心、数据中心、配置中心、装备管理、报警管理、系统管理、日志管理、综合监视等8个功能模块的开发。物联网中心支持观测感知设备快速接入,联通青藏高原、黄河流域、黑河流域等试点项目以及28个观测站点的86类采集装备。实现了观测装备联网上线、实时传输,自动监控装备运行状态、网络传输状态,确保观测数据连续、稳定、准确、有效。
三是初步建成大数据中心子系统。1.数据汇集和处理。构建气候资源、地表覆盖资源和地下资源三大类十五小类的数据分类分级体系后,对观测数据进行统一归集和标准化处理,以供模型服务及业务应用系统和数据分析使用。2.建立线上质控技术。运行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由不同权限人员进行分类质控,确保数据质量全流程闭环管理。3.监管数据流向。实时查看各类数据的来源及服务流向。
四是创新了自然资源配比可视化技术。探索构建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一体化平台大屏展示中心,综合展示自然资源专题图层、存储当量和空间分布;实现自然资源观测数据及各种资源要素在线展示和时空分布统计分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站式全掌控。 (刘玖芬)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