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地质情怀 | 在百年地质资料中读懂中国

2022.07.27 中国矿业报   

  ◎  李东风

  珍藏有一个多世纪宝贵地质资料的辽宁省自然资源资料档案中心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其前身为成立于1953年的原地质矿产部东北地质局资料室。截至目前,现有馆藏成果地质资料16592种,最早资料可追溯至1895年。风雨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如今,这座现代化的地质资料馆正为共和国长子重振雄风保驾护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史海钩沉:铭记日本侵华掠夺东北资源的罪行铁证

  辽宁省地质资料馆的历史文献区,近2000余种陈旧泛黄的地质资料排满了多架6层档案柜。这些资料主要是日本侵略者遗留下来的满铁情报调查部门在辽宁实地勘测形成的有关矿产资源的文字和图表档案。

  部分档案资料显示,日本侵略者在辽宁的地质勘查包括地形、地质测绘及矿产勘查,这些活动从甲午战争后就已经开始了。调查范围涉及辽宁全省2201处矿区,探明矿产种类61种,占现有辽宁省已探明矿产种类的近一半。“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在东北的资源调查更加明目张胆,调查人员多由专业领域训练有素的专家组成,为发动全面战争收集情报。

  据资料记载,从1916年至1945年,日本从鞍山地区共掠夺钢铁资源达1000多万吨。这些沉甸甸的地质资料,警示着后人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砥砺前行。

  白山黑水:珍藏中朝两国守望相助的深厚友谊

  辽宁省与朝鲜一衣带水,中朝两国在战火中结下的深情厚谊源远流长。在辽宁省地质资料馆,珍藏有朝鲜两江道铜矿地质考察报告等8种地质资料,记载了抗美援朝胜利以来,为支援朝鲜建设,我国地质工作者在朝鲜境内开展铜、铅、锌、磷等矿产资源调查,以及中朝太平湾发电厂重大工程的建设。这些资料从地质工作角度见证了中朝两国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友谊。

  中朝太平湾发电厂是中朝两国共同出资兴建的大中型水力发电厂之一,位于鸭绿江下游中国边境的辽宁省丹东市太平湾镇,与朝鲜平安北道朔州郡方山里隔水相望。1977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东北勘测设计院于完成了《中朝太平湾发电厂初步设计工程地质报告》,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地质资料信息技术保障。中朝太平湾发电厂自1976年3月开始工程地质勘察、建设,至今已近半个世纪,一直服务于中朝两国经济建设、人民生活,是中朝友谊见证的标志工程。

  国之担当:记录共和国长子跃动奔涌的脉搏

  在辽宁省地质资料馆,一件件地质资料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辽宁省在区域地质、矿产资源勘查、水文地质、工程建设、环境灾害调查评价、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海洋调查、地质科研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其中矿产勘查资料最多,占总量的42.7%。 

  抚顺红透山铜矿、辽阳弓长岭铁矿、鞍钢集团东鞍山铁矿、齐大山铁矿、凤城市青城子铅锌矿、本溪大台沟铁矿、凤城白云金矿、阜新排山楼金矿、瓦房店金刚石矿、兴城市杨家杖子钼矿、抚顺西露天煤矿、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凤城市翁泉沟硼矿、海城菱镁矿等大中型矿产资源地质资料为辽宁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位于辽宁本溪的大台沟铁矿,经勘探发现储量可突破100亿吨,超越瑞典基律纳铁矿,成为目前世界第一大地下铁矿。其矿体埋藏深度达1100米,底部超过2015米,平均品位约32.2%。2019年7月由辽宁省地质矿产调查院提交的省馆档号10685“辽宁省本溪市大台沟矿区铁矿详查报告”显示,大台沟铁矿为一隐伏的超大型“鞍山式”火山-沉积变质铁矿床。

  每一份资料的背后凝结着产业工人战天斗地的豪情,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正是这些宝贵资料唤醒了沉睡的山河,孕育出大国之重器,夯实了国泰民安的基石。

  薪火相传:书写丹心永系家国的情怀

  地质资料在表面上看,是一组组冰冷的文字、图表数据,但这些文献资料的背后,是无数地质工作者跋涉的脚步、奋斗的汗水、火热的青春、生命的轨迹,展现着中华儿女丹心永系家国的情怀。

  2013年11月末,我偶然间得知,一位82岁的老人,解放前曾在辽宁省庄河芙蓉铜矿工作,直到1948年庄河解放,矿山被中国共产党接管。由于老人的人事档案记载不全,后又调往外省工作,换过多个单位,临退休时才知道,由于档案证明材料不全,无法证明老人解放前参加过革命工作,从而无法办理离休待遇。

  解放前参加革命工作,是老人一生的骄傲。为了找到相关证据,老人不远千里来到当年工作过的矿山,可庄河芙蓉铜矿20世纪60年代初资源已枯竭,该矿后续整合到辽宁瓦房店华铜矿,老人查找了所有的矿史档案资料,只保存有1953年以后的。十几年来,老人辗转多个部门,查阅了大量的档案和史料,都没有任何收获。一次次的失望,让老人心里埋下了无法解开的心结。

  了解情况后,我想起了辽宁省地质资料馆珍藏有芙蓉铜矿地质资料,会不会有老人需要的相关史料信息呢?经过同事们的共同努力,我们把馆藏保管的从日伪时期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芙蓉铜矿的地质资料共计15种进行了详细查阅,终于找到了老人所需要的信息。老人的女儿冒着风雪从长春赶来,说老人身体状况已不太好,我们的资料真是风雪中送去的温暖。几天后老人的女儿打来电话,经过组织部门的认定,我馆提供的档案信息终于圆了老人多年来的心愿。

  回首过往,我从事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已25年了,与这些地质资料相伴的日子越久,我愈加觉得这份工作的价值所在。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工作虽不惊天动地,但却无处不在。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和地质工作者,我要管理守护好这些百年地质资料,把提高服务质量作为永恒的主题,与时俱进创新服务方式,让这些数据宝藏最大程度地发挥价值。

  (作者单位:辽宁省自然资源资料档案中心)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